一单元教案 (2).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1963232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单元教案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一单元教案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一单元教案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一单元教案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一单元教案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单元教案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单元教案 (2).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窃读记学习目标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3.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难点、重点:1. 通过学习记叙与描写的语句,体会文中“我”的心情;2. 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2.自学生字新词.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多年来我们一直和书形影不离,我门感觉到读书真的很重要。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会得

2、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这节课,就让我们去品读书滋味,跟着窃读记融入书的海洋,和作者林海音共同感受一番读书的滋味吧。(板书课题)二、一品读书滋味,丰富阅读体验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词。 2.读通课文。3.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 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三、二品读书滋味,感悟读书乐趣让我们回到林海音的时代,回到她窃读书的书店,一起来感受一下窃读的滋味。1自由读课文。读完后划出直接说明窃读滋味的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2默读课文,边读边画。我们此时此刻无法亲身体会到窃读的滋味,但是,如果一篇文章写得好,就能让我们如临其境,就能和作者的情感一起跳动。再去仔细

3、的读读课文吧,这种窃读的滋味我很快乐,也很惧怕。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把描写作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画下来,多读一读。结合画出的描写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来说说自己的体会。a“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什么?b“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根据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

4、读。c“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还像在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神态和内心是相违背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d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窃读”,我的心理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吗?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a课件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b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自主交流:“我”为

5、何快乐,又惧怕什么?c相机指导朗读。四.三品读书滋味,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现在,你能感受到作者窃读的复杂滋味了吗?看来,读书还真得要细读,遇到像这样的好书(指课本)得细细地去品读,才能读出书中的更多味道。小组内分段朗读课文,各自说说自己读后的新滋味。五、我的收获通过读窃读记,你有哪些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是怎样“窃读”以及“窃读”的滋味,请同学们把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读一读。2.生自由读文。3.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励“我”窃读。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1.合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课件显示):a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

6、解。b交流课前搜集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2.汇报交流3.总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4.诵读句子。三.回归整体,理清层次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的吗?2.尝试分段。四.积累内化,课外拓展作者从小就酷爱读书,只有爱读书的人才能写出更好的文章。就像作者的国文老师所说的,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读书成了作者的精神食粮。有的同学说,这篇文章特别好,很真实,也很感人。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1用自己的方式品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

7、,也可以时默读时朗读。)边读边画出你认为文章写得精彩的地方。把他填写在读记录卡上。2同位俩互相交流记录的内容:你为什么觉得这里写得好?3全班汇报交流:读一读自己摘抄的记录卡,谈谈摘抄它的理由。(1)引导学生注意到作者对复杂心理活动的描写。如:刚进书店时回想、安心和担忧几种不同心情的转换。下雨时非常的高兴,却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在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得喊着:“大些!再大些!”高兴却又装着不高兴的复杂表情。我已饿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一种惧怕。激发学生读出这种复杂的感受。(2)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注意到作者细致的动作描写。如:跨

8、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腋下钻过去,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以上三句可以看出作者对书的急切渴望。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读书的满足与快乐。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对书的酷爱。4练习朗读。师生共同来练读,个人读;把自己找出来的语段读给大家听;可以邀请其他同学和你一起读。五、补充材料,倡导个性阅读分发

9、材料:窃读记节选。1用心读文章,品味文章。动笔去划一划,写一写自己的感受。2全班交流读书的收获与感受。(引导学生能够简单用上学习课文时的方法。谈出自己的体会,自己的滋味。)五、拓展延伸1谈读书经历。把自己的读书经历与作者的读书经历进行比较,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2如果没有了书,世界将会是怎样?3搜集名人读书故事,并做好记录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教学目标】、认识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重点】自读课文,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

10、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教学难点】学习访谈中如何倾听对方的表述,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用于自身的实践活动。【课时安排】课时。【课前准备】、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阅读我的童年节选。【教学过程】一、话题导入,激发学生对访谈的兴趣、不知同学们有没有留意最近电视上实话实说、艺术人生等谈话型节目十分火热。这些节日以什么吸引观众获得大家的青睐呢?(学生自由谈这类节目的特点,教师相机引导这些节目的话题与人们生活联系紧密,主持人幽默、睿智。)联系学生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激发学生对访谈的兴趣。、同学们对节目的“了如指掌”足以说明这类访谈节目的成功,一期好的节目不仅需要好题材,更需要对话双方彼此尊重、真诚

11、相对,以及渊博的知识,风趣的语言:你想学习采访吗?让我们一起跟随岁的女孩张苗来到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的家,欣赏他们的访谈片段。、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谈话的主要内容自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苗苗给季老提出了哪些问题?(可在书上做上记号)(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学生读后交流,教师引导概括。 板书: 闲书、偏科、学习外语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三、研读课文,明晰季老对读书、学习的见解、对于苗苗天真而真诚的提问,季老是如何解答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季老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语言。、学生自由读课文:(提示:边读边在表明季老观点的地方做上记号,也可写出自己的感悟。

12、)、根据学生对访谈的再现,因势利导,明晰季老的见解以及对下一代的殷切期望。导语:季老对于苗苗感兴趣的那些问题,持有什么态度,他是如何解答的呢?交流预设: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季老主张看闲书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季老以自己小时候的趣事以及询问苗苗如何写好文章来阐明自己主张读闲书。)同学们对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有哪些了解?(均为清代侠义小说,以行侠仗义,惩恶扬善为主题)什么样的书是闲书?你的父母允许你看吗?季老是主张看闲书的,但是在课堂上和写作业的时候看行吗?激发学生共鸣,促其酣畅淋漓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努力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的人才,因此不能偏科:同学

13、们如何理解“三贯通,这才是世纪的青年。”(“贯通”,即全部透彻地理解和领悟,达到精通。“三贯通”则是指清华大学提出的“中西贯通”“古今贯通”和季老提出的“文理贯通”。这句话是季老针对苗苗偏科而说的。国力的竞争取决于人才的竞争,世纪是一个知识和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还要文理兼备。这种综合型的人才,才能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小组讨论,交流偏科的危害。小组讨论使更多的学生有阐明观点的机会,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学生对偏科的危害有更全面的了解。要学好外语,还要进行古诗文积累:“起码”怎么理解?“注”是什么意思?(“起码”即最低要求,最低限度。注:用文字解释字句。文中指对古文观止中难以理解的词句加上注释。)交流:“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你听了季老的话有什么感想?在交流和讨论中,培养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四、品味人物,分角色朗读、过渡语:“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同学们的对季老的话感想不一,苗苗有什么反应呢?请同学读一读。(指名读,读出苗苗的惊诧、童真)、苗苗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谦虚好问,率直而有礼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