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鲤城区“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泉州市鲤城区“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规划.doc(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泉州市鲤城区“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规划 1 目 录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5 (一)发展基础.5 (二)存在问题7 (三)面临形势8二、总体要求9(一)指导思想9(二)发展原则10(三)发展目标11三、主要任务13(一)数字经济创新体系行动13(二)数字生态工业提升行动15(三)数字文旅融合引领行动17(四)数字化新动能培育行动21(五)数字鲤城城市建设行动.24(六)数字支撑体系打造行动.25四、保障措施27(一)加强组织领导27(二)建立工作机制28(三)加大政策扶持28(四)强化金融保障28(五)强化网络安全29 数字经济是大势所趋,当前,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突破,数字化、网
2、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加快了向数字化转型的脚步。我国作为世界网络大国和数字经济大国,正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十三五”期间,我国数字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9年数字经济总量超过35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6.2%,对GDP增长贡献率达67.7%。面向未来,一方面需要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进程中,创造和拥抱新模式、新业态,将数字经济真正打造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另一方面,尤其需要注重数字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让数字经济新引擎能够持续输出强劲动力,发挥好驱动作用。 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进一步融入省、市数字
3、经济发展快车道,释放鲤城区数字经济发展势能,鲤城区根据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部署和福建省委、省政府,泉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编制本专项规划,规划时间为2021-2025年。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一)发展基础鲤城区数字经济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巨大发展空间,具备成为新时期深化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1信息基础设施水平较高。截止2020年底,十三五期间累计实施
4、信息工程包总投资5.8亿元,重点推进4G、宽带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化能力。抢抓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G)建设发展机遇,发挥5G对数字鲤城建设的支撑作用,牵头成立了鲤城区推动5G建设工作协调小组,印发了鲤城区推进5G建设工作方案(泉鲤信息化办20193号)。已在医院、学校、文旅产业区域等重要区域和重点场所完成702个5G基站建设。计划至2021年年底累计部署950个5G基站,5G网络覆盖率超过90%。2数字产业化发展实现新突破。2020年,7个项目对接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总投资1.855亿元;10家企业申报2020年两化融合(工业数字经济)专项资金,获得市级补助资金143.03万元;
5、幸福街电子商务生态集聚形成合力,电商平台企业、电商服务企业、个体网店等协同发展,实现了小微电商的量增质升,限上电子商务实现零售额达11.84亿元,比增16.7%。平台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中织源织造协同管理云平台(含MES系统及智能设备)正式上线,高技修车创客平台(O2O)线上活跃用户数突破20万个,线下实现省内全覆盖,正域forudesigns 跨境在线定制电商平台,在9610海关监管通关上持续发力,成为我市行业标兵;泰好康电子科技入选省数办公布的“2020 年度全省数字经济领域创新企业”名单,4个产品2项服务入选工信部等3部委公布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0年版);功夫动漫的“
6、数字动漫城市IP创新设计服务模式”己被纳入福建省发布的数字经济百项应用场景。支持企业开展“互联网+”行动,鸿星尔克入选福建省第二批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企业;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6家,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11家,3家企业产品获评省级单项冠军产品,拥有21家省市龙头企业和7家省级高成长培育企业。3产业数字化步伐加快。随着国家、省、市、区有关“数控一代”“工业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深入实施,己培育海天科技为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梅洋塑胶、佰源机械、汉威机械、海天科技4家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鸿星尔克等19家企业通过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建成梅洋塑胶、七
7、星电气、众益太阳能3个数字化车间;培育佰源机械、远东环保、汉威机械3家企业4个项目为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华盛机械、汉威机械、佰源机械、新日成热熔胶4家企业6个项目为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培育新日成热熔胶为泉州市重点研发企业;佰源机械、汉威机械等多家企业的项目被纳入泉州市“数控一代”示范产品项目;鲤城数字经济智慧园项目开工,高新区在全市“一区多园”考核中实现三连冠,市级新型研发机构数量位居全市第一,梅洋塑胶、七星电气2家企业获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社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和“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提升。贯彻落实市政府“2020年底基本实现全市政务数据全量汇聚”的决策
8、部署,开展全区政务数据普查,共梳理出有11家单位存在自建系统14个,其中符合数据汇聚要求的系统7个;截至2020年底,相关系统已全部完成数据汇聚和系统迁移,共汇聚数据272.72万条。区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基于市汇聚共享平台调用6个部门8类数据,为审查申报项目企业资质提供了数据支撑,有效推动了政务数据的共享运用。细化省、市和区阶段的具体任务,扎实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指标提升。截至2020年底,我区 “互联网+监管”系统检查实施清单梳理率100%,已梳理检查实施清单合格率100%,监管行为主项覆盖率100%,已录入监管行为数据1427条,各项指标均在全市前列。 (二)存在问题1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
9、模小。截至2020年底,鲤城区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企业680个左右,占全区法人单位企业约4.3%。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高。产业链条较短,缺少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领军企业,富有活力与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尚未形成。 2制造业数字化水平较低。鲤城区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集中在自动化生产线改造、采购、销售等单项应用,处于集成提升阶段以上的企业比例不高。从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例来看,2018年占比42%,2019年占比40%,呈下降趋势。 3科技创新能力薄弱。创新能力不强是制约鲤城区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短板,区内影响力较强的研发机构少,高端人才聚集
10、水平低,尤其缺乏精通信息化与生产制造的复合型人才。 4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缓慢。创新创业氛围待提升,人工智能、区块链、新零售等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原创少,目前仅有幸福街、淘宝城等为数不多的创业园,缺少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领域的优势企业。 (三)面临形势当今世界,数字经济作为引领未来的新经济形态,既是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变量,也是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蓝海,前所未有地重构经济社会发展新图景。为此,全球主要经济体把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最大程度释放数字红利,作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的新依托,作为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增长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重塑全球竞争力的共同选择。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已进入快车道,日
11、益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包容性增长、可持续增长的强大驱动力。前沿技术迭代加快,5G、人工智能、车联网、无人机、量子通信等领域的创新能力提升,关键技术不断突破;产业数字化提速,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和行动方案,超前布局5G网络、工业互联网,带动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融合发展成为主战场,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深度扩散到传统产业之中,产业的边界被打破,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加快整合重构。 与此同时,福建省已迈入数字经济发展快车道,2019年省信息化综合指数居全国第6位、数字经济规模约1.7万亿元,信息服务应用指数位居全国第1位,互联网普及率第4位,多项指标名列前茅。鲤城区也正处在千载难逢的重要战略机
12、遇期,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依托鲤城区既有的产业优势,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推动鲤城区迈入数字经济新蓝海,既是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换道超车、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围绕要素流通、核心技术产业发展、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环节,深化5G、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大力
13、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探索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思路、新模式、新路径,总结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创新发展经验,因地制宜、有效施策、精心组织,引领带动鲤城区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二)发展原则 1创新驱动、应用牵引。鼓励企业坚持创新,加快建立自主参与、激励创新的制度基础和社会氛围,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创新体系;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打造一批应用场景,发挥政府在数据共享应用方面的示范作用,探索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机制、新路径。 2数据赋能、融合发展。与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东南大数据产业园对接,着力构建数据资源体系,高效释放数据资源的价值作用,开启数据驱动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
14、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特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3开放合作、改革创新。坚持以全球视野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用好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平台等展示交流,引进培育一批数字经济新型市场主体;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创业活力,调动产学研用多方资源和力量,打造有利于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集聚的产业生态。 4共建共享、安全可控。加大区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力度,推广数据资源建设和行业服务标准;加强数字经济市场监管和司法保护,建设数字经济安全保障体系,防范、控制和化解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风险,推动网络信息安全与数字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三)发展目标力争到2025年
15、,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57%,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率年均增长1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累计提高3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6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全面优化,产业、政府、社会数字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培育取得突破,生态工业、文化旅游等领域融合发展亮点突出,成为数字生态经济先行区。1产业数字化应用加深。全面推进一二三产数字化转型,实现规(限)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园区数字化改造全覆盖;电商企业网上销售额突破200亿元;培育10个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3个以上数字化车间;区域两化融合指数达到60,重点企业装备数控化率达到50%、机器联网率达到30%,新增工业机器人20台以上 以规上企业数量预估。,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30万元/人年 2020年计划目标是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到25万元/人,按照每年1万元/人估值,2025年为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