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摘要).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1785902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摘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摘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摘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摘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摘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摘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摘要).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摘要)第一章 建设教育强省 实现教育现代化(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坚持分类指导、分区规划、分步推进,以建设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育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着力完善现代教育体系,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着力

2、建设人力资源强省,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二)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公平。改革创新。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深化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招生考试制度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管理机制、教育投入体制和教育评价制度。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3、步伐。鼓励基层和学校大胆探索、先行先试。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世界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加快培养国际化人才,提高教育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增强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提高质量。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推进教育发展从注重外延扩张向注重内涵提升、从注重硬件建设向注重软件建设转变,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服务社会。坚持“三个面向”,瞄准世界教育先进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

4、才的需求,着力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完善知识创新和知识服务体系,推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紧密结合,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文化引领能力,着力提升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三)战略目标适应“两个率先”战略部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到2015年,教育发展规模、教育质量、教育投入、教育贡献度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建成教育强省;到2020年,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省。实现更高标准的普及教育。学前三年教育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5%以上,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

5、0%以上。提供更为丰富的优质教育。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通,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衔接,形成开放灵活、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立交桥”。教育公平得到保障,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显著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增强,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扩大,省定优秀标准学校达80%以上,学生、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达90%以上。建成更加先进的教育设施。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实施更有成效的社会服务。第三章 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十)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统筹规划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统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统筹推

6、进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建立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加大对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营造尊重劳动、重视技能、重视高技能人才的社会风尚。(十一)提高职业教育发展能力。优化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引导职业院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设置职业技能人才紧缺专业或方向。拓展职业教育服务功能,面向“两后”(初、高中毕业后)毕业生、退役士兵、返乡农民、在岗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进职业教育集约发展。组建多形式的职业教育集团,建立有效的运行机

7、制和合作机制。加强省示范性高职教育园区建设,实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集聚发展,推进经科教联动、产学研合作。加强职业教育城市与农村合作、南北合作、东西部合作,推进区域共同发展。加强职业院校优质资源建设。实施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实训基地建设计划、示范专业建设计划和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不断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全面推进中职专业规范化建设,创建一批国家示范专业点。加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技能标准和岗位规范,建立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和课程标准,形成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培养模式和学制衔接贯通。强化职业教育文化课程、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库建设,构建职业教育网络

8、学习平台。实施技工院校示范专业和精品课程创建工程、高等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建设工程和示范院校建设计划,到2020年,建成100所国内一流的中等职业学校、40所示范高等职业院校、5个高等职业教育园区和一大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十二)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改革教学方法和管理机制,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完善职业院校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全面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院校从教制度和职业院校教师赴企业实践、学生顶岗实习制度,建设有职业教育特点和行业企业特色的专业文化、校园文化。定期开展教学质量评估,把毕业生的职业道德、

9、职业能力、就业质量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作为考核职业院校工作的主要指标。支持省有关部门及行业协会、大中型企业成立省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联盟,构建开放、多元的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推进创业创新教育。加强和改进职业教育创业与就业服务,到2012年,所有职业院校建有学生创业基地和项目。开展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并创新竞赛制度,选拔培养一批技能标兵。遴选40所新兴工业园区职业院校,围绕园区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专业设置,依据园区企业岗位要求创新课程教材和人才培养模式。(十三)完善职业教育体系。适应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健全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探索特殊领域和专业五年制高职发展,支持高级技工教育

10、发展。2011年起试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注册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级技校、技师学院学习的制度。完善五年制高职专升本制度,扩大专升本招生规模。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通融合。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课程和师资向普通中学开放,发展中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建立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互通的高中阶段学籍管理平台。促进职业教育终身化。推行学历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十四)健全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增强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作用。依靠社会力量发展职业教育。支持行业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制定行业职业教育规划和人才培养规格。支持行业组织、企业

11、举办职业院校,或依托职业院校进行职工培训。制定校企合作办学促进条例,健全校企一体办学规范,明确校企双方权利、义务,形成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支持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教学、生产、经营合一的开放式、示范性实训基地,支持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师生实践实习、订单式委托职业院校培养人才。建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2012年前,在有条件的市、县(市、区)先行试点,着重围绕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等进行改革创新。遴选100所中等职业学校作为省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创新试点学校。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把职业能力作为人才使用的重要依据。促进职业院校课程与职业

12、标准融通、教育考核标准与职业技能考核标准衔接。实行职业院校“双证书”制度,支持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严格就业准入制度,认真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规定。健全督导检查制度。完善职业教育督导评价标准,定期开展职业教育执法检查和督导,促进职业教育政策措施落实。第七章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三十)大力实施人才强教战略。(三十一)强化教师职业道德。(三十二)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优化教师教育布局结构,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教师教育基地,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性大学参与、职前职后教育贯通、学历非学历教育并举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形成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开放性、多样化、高水平的教师

13、教育格局。合理确定师范生培养规模和结构,深化教师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和实践能力培养,整体提升新教师的培养质量。完善优惠政策,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师范专业。强化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依托行业企业和高校,重点建设一批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形成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和行业企业共同培养,教师在岗研修与到企业实践培训并重、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并举的“双证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造就一批职业教育专家、教学名师、学科专业带头人和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优秀教师团队。完善职业院校兼职教师制度。健全兼职教师跨校聘用的机制。开展职业院校教师“双师”素质培训,到2015年,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双师型

14、”师资分别达78%、68%以上;到2020年,分别达85%、75%以上。(三十三)着力培养教育教学专家。倡导教育家办学,鼓励教师和校长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教育规律,改革教育方式,创新教育实践与理论,努力成为创新型教育教学专家。支持学校广泛设立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到2020年,省辖市要有若干名社会广泛认可、成绩卓著的教育教学名家,县(市、区)中小学主要学科至少要有1名以上特级教师。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设立教学成果奖,奖励教学成绩突出的各级各类教师。设立“江苏人民教育家”荣誉称号,表彰作出重大贡献的教育工作者。总结、宣传和推广教育教学专家的教育理论、实践成果及办学经验,充

15、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三十四)健全教师激励保障机制。完善学校分配制度,建立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机制。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支持高校进行年薪制改革。完善并落实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采取有力措施,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到农村从教。改善农村教师工作条件,对长期在农村任教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施倾斜政策,贡献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对到苏北农村任教的大学毕业生实行学费补偿。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探索在职业学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三十五)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健全教师准入和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定期登记制度。省教育部门统一组织教师资格考试和资格认定,县级以上教育部门按规定履行中小学教师招聘录用、职务(职称)评聘、培养培训和考核等管理职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在动态调整教职工编制时,统一县镇、农村中小学编制标准,科学核定幼儿园、职业学校、高校、特殊教育学校的编制标准。创新学校人事管理和薪酬分配方式,强化岗位管理,对教师实行分类聘用、分类管理和分类考评,健全教师转岗和退出机制,对不适应教师岗位的人员要及时分流。建立校长任职资格准入制度,促进校长专业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