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点解析.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1701079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7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点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点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点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点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点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点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点解析.doc(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录第一单元 地球的宇宙环境1考点直击1 地球的宇宙环境1考点直击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考点直击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3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5考点直击4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5考点直击5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6考点直击6 水圈和水循环10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10考点直击7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0考点直击8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VS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桂林山水的成因12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13考点直击9 自然资源与人类13考点直击10 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分布的影响14考点直击11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15考点直击12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15

2、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16考点直击13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16考点直击14 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17考点直击15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17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18考点直击16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18考点直击17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18考点直击18 城市空间结构(含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19第三单元 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20考点直击19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20考点直击20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21第四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23考点直击21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23考点直击22 交通运输方式和分布的变化对聚落形态和商业布局的影响24考点直击23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RS、GPS、GIS、数

3、字地球)25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26考点直击 24 认识区域26考点直击25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26考点直击26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27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8考点直击27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28考点直击28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29考点直击29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30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1考点直击30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31考点直击31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32考点直击32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南水北调为例32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33考点直击33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33考点直击34 农业

4、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34考点直击35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36第一单元 地球的宇宙环境考点直击1 地球的宇宙环境测试目标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一、宇宙的组成物质-天体P2类型多样,包括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天体。二、天体系统的层次P3-4天体系统 概念: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地月系其他行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银河系 河外星系 级别:总星系 测试目标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P6-71.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

5、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2.对地球的影响A.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B.太阳能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一种新能源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P7-81.太阳大气分层与太阳活动太阳活动的类型较多,其中最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周期约为11年,具体如图1-1所示:2太阳活动的影响(1)原因:太阳活动强烈时,产生的短波辐射和粒子流对地球电离层、地球磁场和地球大气状况均有影响。(2)表现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产生磁暴, 极光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与不同纬度地区年降水量变化周期相关测试目标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

6、因一、普通性P81. 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地球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其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2. 表现(1) 从运动特征看,地球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 方向一致 轨道近似圆形 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2)从结构特征看,地球与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似之处。二、特殊性P8-91.表现: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2.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1)宇宙环境 安全的宇宙环境 稳定的太阳光照(2)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地表水多以液态存在。体积和质量适中,引力能使大量气体聚集形成地球大气层,经漫长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使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都不太

7、大,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发育。考点直击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测试目标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地球的自转P11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2周期:23时56分4秒,即一个恒星日3.速度(1)角速度:每小时15度,除南北极点外,其他地点都相同(2)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0测试目标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一、昼夜交替P121. 原因地球自身不发光,不透明,太阳只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晨昏线分地球为昼半球和夜半球)地球自转2. 周期:约24小时二、时差P12-131.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相对

8、位置偏东的地点时刻较早2.区时(1)时区的划分:以经度每15度范围作为1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3)换算每相差1个时区,区时就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公式:T某=T已+(-)两地时区差1小时(东“+”西“”)(4)国际日期变更线:180度线向东过日界线减一天 向西过日界线加一天(5)北京时间=东8区区时=120E的地方时北京地方时考点直击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测试目标知道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方向:自西向东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1个恒星年1.公转特征 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速度近日点快,时间为1月初

9、 远日点慢,时间为7月初 轨道: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 P14-152.与地球自转的关系P15(1)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度数2326 (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cdba范围:南北回归线之间 规律测试目标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并理解其成因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P16-17(1)变化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2)变化规律 纬度变化:同一时刻,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季节变化节气夏至春、秋分冬至太阳直射点位置北回归线赤道北回归线达全年最大值的地区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赤道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全年最小值的地区南半球无北半球2.昼夜长短的变化P17

10、(1)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使晨昏线(圈)以地心为中心在地轴两侧来回摆动所致。(2)判断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则昼短夜长昼弧等于夜弧,则昼夜等长(3)规律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夏至日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极昼范围达最大(南半球相反) 冬半年情况与夏半年情况相反3四季更替P18(1)原因:一年中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不同。(2)纬度差异低纬度地区,全年皆夏,季节更替不明显高纬度地区,全年皆冬,季节更替不明显中纬度地区,正午

11、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大,昼夜长短的变化也较大,且两者同时达最大值或最小值,单位面积上获得太阳辐射变化最大,四季更替最为明显。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考点直击4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测试目标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了解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地球的圈层结构P261. 外部圈层:位于地表以上,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2. 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 (2)分层地壳 莫霍界面(地下约17KM)地幔 古登堡界面(地下约2800KM)地核(3)岩石圈:由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组成测试目标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了解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一、岩石圈的组成P27-28三大类岩石:岩浆

12、岩 成因:岩浆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花岗岩、玄武岩)、沉积岩 成因: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的作用下形成(砂岩、页岩、砾岩、石灰岩)、变质岩 成因: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下,矿物成分和核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而形成(大理岩、片麻岩、板岩)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P28-291.过程岩浆岩浆岩冷凝重熔沉积岩风化侵蚀搬运堆积重熔变质岩变质作用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熔重用变质作2.意义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改变地表形态,塑造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实现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改变地表的环境测试目标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形态;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

13、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1.内、外力作用P30分类能量来源表现形式相互关系内力作用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缓外力作用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2.内力作用的“足迹”地质构造P31-32常见类型成因地形表现褶皱背斜岩层受挤压向上拱起一般地形倒置山岭山谷向斜岩层受挤压向下弯曲山谷山岭断层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错动或位移谷地、陡崖、或断块山3.外力作用表现P32-33(1)主要表现: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等(2)主要外力作用作用因素作用形式对地貌影响流水作用侵蚀坡面被冲刷,下切成沟谷,水流汇集使沟谷不断加宽加深常形成峡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堆积流水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沉积下来山区山口处洪积扇或冲积扇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