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历史科命题质量分析报告12搞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1680404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高考历史科命题质量分析报告12搞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09年高考历史科命题质量分析报告12搞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09年高考历史科命题质量分析报告12搞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09年高考历史科命题质量分析报告12搞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09年高考历史科命题质量分析报告12搞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高考历史科命题质量分析报告12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高考历史科命题质量分析报告12搞(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文科综合历史学科命题质量分析报告福建省历史学科高考评价组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以福建省考试说明为依据,并结合我省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实际命制。参加本次考试的考生有105167人,主要为应届高中文科考生(含体音美艺术类考生)和部分非应届考生。本分析报告包括试卷评价、实测分析、命题建议及教学建议等方面。一、试卷评价(一)总体评价1.严格依据考试说明命制试题2009年福建省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自行命题依据考试说明,本着“有利于高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切实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改革精神”的原则,根据我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推

2、进的实际情况,贯彻省教育厅领导关于“平稳过渡、稳步推进、服务基层”的原则和“让改革者受益”的要求。命题较好体现了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主要表现在:考查内容立足于历史课程内容而不局限于历史教科书的内容,推进课程观的转变;既考查历史学科基础知识,更考查历史学科基本能力,推进学习观念的转变;体现史学观念的更新和史学研究角度的多元化,促进历史价值观的转变。2.实测结果基本达成预期目标(1)文综卷历史试题平均分、难度值符合高考要求选择题非选择题选考题 总计平均分31.3119.565.5354.4难度值0.640.490.370.54上述实测数据表明,从客观题到主观题考查的难度逐次提高,难度值下降,

3、体现了考查的层次性。 (2)文综卷历史试题平均分、难度值明显提高年份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平均分44.73分48.24分48.24分54.46分难度值0.450.480.480.54与近几年全国试题相比,2009年我省高考历史试题的实测难度值明显提高,难度明显下降。它客观反映了三年来推进高中历史新课程取得的成效,也较好贯彻了平稳过渡要求。但历史试题实测难度值0.54,与考试说明规定的“难度值0.60左右” 的目标还存在差距。(3)基本完成“平稳过渡、稳步推进、服务基层”的使命从福建省高招办等有关部门反映的情况看,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文科综合卷的难度、效度和区分度都较为理想;基层

4、师生、家长、媒体对此也给予正面的评价;今年7月中旬,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专家评审高考自行命题的各省区13套试卷历史试题,我省历史试题位居广东、江苏、山东、上海、浙江等省市之后,得到肯定和鼓励。(二)试题特点1.编制命题双向细目表,操作较为规范、科学命题组编制了2009年历史学科试题双向细目表,明确了考查的能力目标、能力层次、内容领域、具体知识点以及分值分配等,从整卷角度通盘考虑能力要求和知识结构,命题思路明晰、安排有序。历史试题在文综卷中总分为100分。分值分布如下:必考题85分选考题15分共100分(第13-24题)选择题48分(第38题)非选择题37分(第41题)分为A、B、C三题,每题均为

5、15分。考生选答其中一题。本次命题必考部分涉及必修一的28分、必修二的28分、必修三的29分;其中,中国史53分、世界史32分。选考题具体分数大致如下:中国史7分、世界史8分。中国史与世界史在整卷中得分数比例大致为6:4。这与以往文综历史试题的中外内容比例相当,形成了新形势下的稳妥过渡。试题涉及中国历史各个历史阶段的主干知识,涉及希腊、英国、美国、俄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日本等重要国家的历史。所考查的政治、经济和思想三个专题系列,均有较好的知识覆盖。 在历史学科测量目标中,从易到难来划分能力目标的四种能力层次。本次绝大部分历史试题考查了前三种能力层次。因此,在难度上各题的难度参数多介于0.4

6、-0.8之间,大部分试题以中等难度为基准。试题难度值与呈现方式贴近教学实际和考生习惯,克服了近年高考历史试题存在的偏、难、怪、繁的问题,显得比较温和、亲切,入题较为顺手。试题紧扣考试说明,考查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如儒家思想的演变、启蒙运动、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等。题型、题量、难度、风格等都力求遵循考试说明要求,并注意吸收省质检历史试题的经验,形成新旧课程背景下命题的稳妥过渡。 2.较好体现自行命题的区域特色首先,试题取材地方课程资源,适度体现本省特点,特别是我省的区域特色、宝贵的精神遗产和突出贡献。从整体视角来考查区域特色,进而反映区域与整体的关系以及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如选择题“闽人以海为田”的

7、生存方式、“福建日报松绑的呼吁信”、非选择题“李贽的思想”等。所挖掘和使用的福建历史素材在历年高考历史卷中是未曾有过的。其次,吸收近年来全国、兄弟省区命题经验以及本省历史质检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试题适度体现学科之间的综合,如第17题“东渡黄河”在选项中糅合了地理常识;第23题史学理论关于“历史学离不开人的主观判断”的结论也蕴涵了哲学原理;第24-25题以共用一个材料形成题组的方式将历史和政治联系起来。上述“文科综合”的呈现方式是比较新颖的尝试。此外,在两次省质检基础上,本次命题继续尝试采用solo层次评价方式,在选考题第41题C的设问与评价答案中体现了适度的开放性,试图更好地体现区分和

8、选拔的考查功能,为命制开放性试题提供了可贵的参考案例。第三,初步体现了当前史学前沿研究动态。命题以文明史观为主基调及命题的着眼点,注重对文明史、全球史观等新史观的考查。考查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碰撞、交融、影响,用文明史观对一些历史现象、历史事件进行阐释。特别关注史学基本常识、观念、能力考查,侧重于对中外联系比较的基本能力考查,突出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如推算历史纪年、理解西方新史学理论、解读经济开放体经济增长的图例等。还有第14题“闽人以海为田”、第20题“雪莱”等,引导考生依托所学知识,运用新的视角去理解历史现象和诠释历史观点。这种尝试对于基层教学以及高考命题都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3.关注现实

9、问题但不刻意追求热点命题设计关注社会热点和现实问题,体现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但试题多以隐性的方式呈现。如“八路军东渡黄河合作抗战”题,折射当前海峡两岸国共合作关系;“闽人以海为田”题、“李贽的思想” 题等展现福建地方经济、文化特色;“新申报”和“松绑”题,分别体现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和回顾改革开放30周年等。对孙中山、华盛顿、康有为、李贽、布鲁诺等历史人物事迹的考查,体现了实施现代公民教育的命题意图。 4.较好解决教材多版本的困扰,保证考查的公正、公平命题者运用了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新材料”,创设了许多与史实相关联的“新情境”。试卷全部使用各种版本教材均未出现过的新素材,包括旧

10、报纸、统计图表、历史词汇、学者言论、研究成果等载体,考查内容依托课程主体知识、考生的生活体验和社会现实,在取材和答案的组织上兼顾不同版本教材。使用“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命题技术,解决“一标多本”情况下面临的命题困扰。5.突出新课程的专题特点,强调考查历史阶段特征试题依照古今中外的顺序排列,引导考生按一定的时空方式思考与解读历史问题,不要求考生精确记忆大量的历史时间。设置的新情境与新材料“贯通古今、关联中外”,侧重考查基于特定时空背景下的历史阶段特征。如选择题第14题“闽人以海为田”、第15题“农产品”、第18题“词汇”、第19题“松绑”、第20题“雪莱”、第22题“尼克松演讲”都体现了这

11、样的思路。这方面的特点以非选择题第38题,以及第41题A、C两题最为突出。 通过实测,我们认为三年来福建省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取得初步的成效,这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掌握收集、解读信息能力以及初步分析、概括历史事物的能力有所改观,第卷试题的平均分明显提高;综合能力也有所提高,体现在不少考生解答第卷试题时思路灵活,分析深刻。不过,评价组从调阅的试卷中也发现了高考历史命题与答题存在的一些问题。(三)问题商榷1.个别试题参考答案的知识点偏多,考生答题难以面面俱到。2.个别名词的表述欠严谨,应避免出现科学性错误。 3.历史试题实测难度值为0.54,与考试说明规定难度0.60左右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尽管影

12、响难度值的因素非常复杂,使之成为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各省市命题存在的共同难题。不过,如何尽量缩小实测与预设目标的差距,应加以重点研究。4.出于稳健考虑,本卷非选择题的设计相对较为传统。今后在呈现研究性学习、开放性等方面的创新力度需要加大。5.选考题三题实测分数与预测分数的背离较为明显,并存在各题之间得分不等值问题。6.考生在回答较高层次能力要求的试题时,平均得分水平明显下降。其反映的问题是多方面和复杂的,既有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编制问题、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也有教学方法、策略上的问题。二、实测分析 (一)实测数据与分析1.文综实测数据文科综合分数频数分布2.选择题(1)第13题考查的知识内容和能力

13、题号知识内容能力目标13历史纪年推算,文史常识2考生答题情况分析:因本题有“前期、后期”之分,“公元前、后”之分,所以需要有较高的想象、推算能力。难度值0.50,一半考生选择正确,说明难度适中稍难。(2)第14题考查的知识内容和能力题号知识内容能力目标14福建古代农耕经济特色1、2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实测难度值接近0.80,显然本题难度不大。C项、D项“四海为家”迷惑度不大。(3)第15题考查的知识内容和能力题号知识内容能力目标15中国近代经济国际化2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这是逆向选择题,考查特定国际背景下的近代中国经济。考生审题存在两个问题:逆向与正向的思维矛盾;“市场最终形成”的历史概念和时

14、间概念。故选择A、D者稍多。难度值0.62,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好。(4)第16题考查的知识内容和能力题号知识内容能力目标16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1、3考生答题情况分析:本题难度值0.52,难度稍大,识记、分析和应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均有涉及。考生需要从影印件中读懂“白话文”和相关的“民国八年”蕴含的历史信息,分清“国民政府”与“北洋政府”的差异,以及工人阶级政治活动的标志性事件。其中,C项“抨击国民政府失败的外交政策”说法迷惑性较大,误选者居多。(5)第17题考查的知识内容和能力17八路军东渡黄河抗战1、2、4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现有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按专题编排史实,造成学生知识体系缺失较为严重。许

15、多考生对八路军、解放军、红军的史实记忆混乱与内在关系不清。本题难度值0.39, 难度居选择题之首,其难度在于切中考生较普遍缺乏时空概念的通病。(6)第18题考查的知识内容和能力题号知识内容能力目标18过渡时期的时代特征1、3考生答题情况分析:本题用具有时代特色的名词考查考生对“时代特征”的把握。应用较低层次“识记”能力可以从备选项列出的历史名词中,推断得到正确答案A。B项中“人民公社”与“过渡时期”时间较近,考生对其时间段容易判断失误。虽然它也考查能力3,但只是作为辅助判断。试题难度值0.61左右,较为适中。(7)第19题考查的知识内容和能力题号知识内容能力目标19福建企业经济改革1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本题涉及福建企业改制问题,只需简单识记史实即可。得分较高,难度值0.76。考生选择其他备选项,主要是对该史实时间定位不准。难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