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相互作用与发光和催化机理研究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1563118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系相互作用与发光和催化机理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体系相互作用与发光和催化机理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体系相互作用与发光和催化机理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体系相互作用与发光和催化机理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系相互作用与发光和催化机理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系相互作用与发光和催化机理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系相互作用与发光和催化机理研究材料是支撑人类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高效、 经济和实用的新型材料的持续涌现为社会进步提供了不竭助力。因此, 新材料的研发成为了当前一项长久的目标。然而, 材料结构的复杂性为实验的合成和表征带来了困难。幸运的是 , 理论计算和模拟从内部机制和电子结构层次为材料的解析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特别是近年来高性能计算和复杂电子结构理论和模型的快速发展,使得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能力进一步提升。从原子和分子尺度上对材料性能进行预测和解释, 抓住体系的关键要素, 进行合理的构效和设计 , 与实验相辅相成, 成为了新型材料研发的有力手段。不同体系如分子或材料之间的相互

2、作用是连接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关键桥梁。通过解析体系中分子或材料本身的结构和性能, 利用分子间和材料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理性的构效和复合, 为提高材料本身固有性能, 弥补缺陷 , 协同增效 , 设计并获得新型性能的功能化材料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本论文从不同体系问(分子和材料)的相互作用出发,采用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DFT进行 模拟计算,研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冗-冗耦合)对分子发光的影响(第三章)和 功函数、 电负性等不同的材料间相互作用引起的电荷极化对催化机理的影响(第四章) 。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章, 主要基于后面的工作介绍了两个内容 , 第一个是聚合物发光材料研究进展。与

3、改变发光材料本身的内部结构(如官能团修饰,增加共腕长度)调控发光过程相比,通过分子间冗-冗耦合相互作用形成的聚合物发光材料操作性更大, 应用范围更广, 因而 , 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研究。虽然最基本的发光原理与其他发光分子相同, 但由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聚合物发光又有其独特的内部机制, 这种独特的机制为聚合物的发光带来了特定的性能 , 也为调控分子发光过程提供了可能性。第二个是金属半导体及二维材料催化反应的研究进展。催化反应的核心内容是催化剂的设计和研究。金属催化剂反应性能优越, 但缺点是稳定性较差, 价格昂贵, 而相对而言, 半导体催化剂稳定性较好 , 但催化活性又相对较低。因此 , 催化剂

4、构效时, 可以利用不同材料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复合, 在性能互补的前提下, 产生协同效应, 提高材料的催化反应效率和稳定性, 降低成本。另一方面 , 作为一类无金属的材料, 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材料催化剂因其优良的化学稳定性、 半导体性、易调控性和优异的光学性质也在化学反应中展现出优越的性能 , 成为了当前催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焦点。第二章主要介绍了以第一性原理为基础的密度泛函理论, 包括它的理论框架, 发展流程 ,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以及量化应用软件包。密度泛函 ( DFT) 的理论基础是量子力学, 其基本研究量是体系的电子密度。通过对Kohn-Sham方程的求解,把相互作用的多粒子体系转换成无相互

5、作用的单粒子体系, 并通过合适的交换关联泛函进行近似, 经过一系列的循环迭代直到收敛 , 计算出体系基态时的能量和密度。而在密度泛函中引入含时微扰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则可更为精确的模拟激发态的电子结构。密度泛函理论在应用上的最终实现依赖量化软件包的计算模拟。第三章介绍了分子间相互作用与分子发光的研究, 主要包括两个工作: 第一工作是分子聚集诱导系间窜越增强磷光。分子内的系间窜越( ISC) 在各种光电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 , 利用传统的化学修饰和重金属掺杂等方法提高系间窜越几率十分不便, 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在我们的工作中, 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的 聚集诱导系间窜越 ( AI-ISC )机

6、制。 在聚合物分子中, 利用分子间相互作用引起的激发态能级分裂, 可以改善单重和三重激发态的能级匹配, 进而提高系间窜越的几率。通过第一性原理的模拟计算和实验光谱检测, 分子聚集体中这种增强的系间窜越几率大大促进了分子的磷光发射。同时, 磷光发射也随着聚集程度的增强而发生红移, 为磷光波长的调节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渠道。第二个工作是自组装有机量子点的发光机制。在这个工作中, 我们模拟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染料量子点 , 该量子点体系在溶液中展现出了超高的荧光量子产率, 而其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和冗-冗堆积形成固态时,荧光产率较低,且发光波长对激发波长具有很强的依赖。理论计算发现这种量子点的发光原理

7、为在在溶液中分子聚合被破坏, 主要以单分子形式存在, 通过与溶剂发生作用, 形成了 push-pull 电荷转移机制, 进而影响了发光效率。而在固态时,分子发生冗-冗堆积和H-聚集,能级产生分裂,分 子振动受到抑制,弛豫变慢,违反了 Kasha s规则,发光波长对激发波长具有很 强的依赖性, 同时激发态的辐射跃迁几率下降, 荧光量子产率降低。第四章介绍了材料间相互作用引起的电荷极化与催化机理的研究, 主要包括三个工作: 第一个工作是石墨烯基复合材光催化制氢与安全储氢。在这个工作中, 我们设计了一种CxNy和石墨烯基材料复合的三明治结构,其中,碳氮材 料(g-CxNy)夹在两层官能团修饰的石墨烯

8、中 ( GRF) 。第一性原理计算发现,由于g-CxNy和GRF/sub泣问相互作用弓I起的电荷极化,使得这种三明治体系可以同时捕 获紫外光和可见光,进而激发产生空穴迁移到外层的 GRFt。在光生 空穴的帮助下,吸附在GRFt的水发生裂解,产生质子,受聚集负电 荷的CxNyB吸引,质子穿透石墨烯迁移到 CxNy上,并在光生电子的作用下,产生氢气。由于外层的 石墨烯结构不允许氢气的穿透, 使得氢气与外界分离, 储存在体系中。综合可知,我们设计的这种三明治复合体系实现了光催化制氢和安全储氢一体化。第二个工作是氮掺杂石墨烯催化还原对羟基苯酚。实验中 ,通过多种MO附 料为前驱模板在高温下烧结得到了氮

9、掺杂石墨烯的多层碳材料并催化还原对硝基苯酚。 含有吡咯N 掺杂石墨烯最多的材料催化活性最佳。理论计算通过对三种N 掺杂石墨烯的构型, 电子结构, 吸附性能, 导电性的研究, 发现 : 掺杂的 N 原子和石墨烯由于电负性的差异, 相互作用后发生电荷极化, 电荷发生聚集, 提供活性位点;叱咯N掺杂石墨烯中活性位点附近正电荷聚集最多,对4-NP-的吸附能最强, 耦合活化程度较高; 吡咯 N 掺杂石墨烯体系延续了石墨烯材料优良的导电性能,为还原反应的发生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因此 , 吡咯 N 掺杂石墨烯对催化还原对硝基苯酚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 与实验结果吻合。第三个工作是TiO2-PdPt光催化裂解水。理论和实验 合作设计并合成了原子厚度可调节的PdP成层结构,并将这种壳层结构与n型半导体,锐钛矿TiO2结合。在这一体系中,PdPt壳层结构在光催化 水裂解反应中, 起到了双重功效, 这双重功效均取决于复合材料中金属Pt 的原子厚度。这双重功效分别是: 利用 Pd,Pt 间相互作用引起的界面电荷极化提高金属上, 进而促进电荷分离; 通过 Pt 表面电荷密度的增加和晶格应力提 高对于水的吸附能力。这些性能的提高显著的增强了光催化裂解水的催化活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