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精简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1525923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精简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育心理学精简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育心理学精简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育心理学精简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育心理学精简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精简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精简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主要研究学习的心理学规律。特殊性:它所关注的主要不是具体的教育、教学的措施和方法以及这些措施、方法与效果之间的对应关系,而是这些措施、方法导致某种理想的(或不理想的)效果的心理依据、心理机制。(教育学、普心、发心)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不同于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概括社会实践各个方面的心理现象的共同规律,教育心理学则专门研究教育领域中学与教的心理学规律。它们的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关系非常密切。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儿童和青少年;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儿童与青少年又大多是在校学习的学生。但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

2、学生学习的心理学规律;儿童心理学侧重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处于各年龄段的儿童的典型的心理特征。简言之,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儿童心理学主要研究儿童的发展。基本原则:(1)客观性:在研究中应该实事求是,切忌受主观偏见的影响。(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求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选题要充分考虑学校教育实际的要求,研究情境的设计要尽可能同实际的教育情境相接近;研究所得结论要在学校教育实际中得到检验。(3)教育性原则:由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过程通常也是学校教育的过程,因此教育心理研究应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避免给学生身心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基本方法:(一)观察法: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教育环境中)直

3、接观察被试心理活动的客观表现的方法。观察法的特点是:(1)直接观察当时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2)对教育情境中的有关条件不加控制和改变。观察法可分为参与式与非参与式两种。在参与式观察的条件下,研究者在参与被观察者活动的同时,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观察。在非参与式观察的条件下,研究者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二)调查法:调查法是在不控制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其它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心理活动的方法,包括问卷法、访谈法、个案法和文献分析法等。(三)实验法:实验法是按照研究目的,控制某些条件(无关变量),操纵某一或某些条件(自变量),以观察被试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因变量)的研究方法。实验法的基本特征是:(1

4、)对实验条件实行控制。即主动操纵(或支配)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2)可以对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因果推论。(四)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在特定教育情境下进行的,与特定问题相联系的方法,它旨在对现实世界进行功能性的干预,并检验干预的效果。核心人物和代表作,基本观点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前) 1877年俄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卡普捷烈夫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问世,标志着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教育心理学的诞生;2. 发展时期(20世纪2050年代末)各学派关于学习理论的争论:杜威、维果茨基3. 成熟时期( 20世纪6070年代末

5、)学科体系形成:布鲁纳、罗杰斯、赞可夫、巴甫洛夫等. 深化拓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 学派融合、东西合并、强调教学实践:主要表现(布鲁纳):主动性、反思性、合作、文化;我国最早编写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学者是廖世承(1924年出版)。建国前(西方)&建国后(前苏联)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遗传、环境、教育与发展: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一)二分法1. 遗传决定论 高尔顿、霍尔;2. 环境决定论 华生(二)幅合论(合金论)既承认遗传,也承认环境(比例)吴伟士(R. S. Woodworth)斯腾 (W.Stern) (三)成熟势力说格赛尔(四)相互作用论(辩证论)相互作用论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

6、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现实性、主导作用、主体作用现实性:遗传和生理成熟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物质前提和基础遗传是一种生理现象,是指双亲的身体结构和功能的各种特征通过遗传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现象。人类通过遗传将祖先在长期生活过程中形成和固定下来的生物特征传递给下一代。婴儿出生以后,具有一定遗传素质的身体各部分及其器官的结构和机能并没有发育好,还要经过一个很长时期的生长、发展过程,才达到结构上的完善和机能上的成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理成熟。 1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最高等的动物,即使长期与人接触而且受人们对它的专门训练,也不可能具有人的心理发展水平许多智力落后的儿童,特别是比较严重的,常常是有

7、遗传上的缺陷。没有正常人的遗传素质,就没有正常人的心理;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据李其维等对双生子(同卵67 对,异卵34对)智力相关的调查报告,每对双生子间智力的相关,同卵为0.76,异卵为0.38 3儿童的生理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生理成熟是指机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也称为生理发展。生理成熟主要依赖有机体族类遗传的成长程序,有自身的规律性。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自然物质前提。成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作用是使心理活动的出现或发展处于准备状态。遗传和生理成熟所提供的可能范围内,环境和教育对

8、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水平起决定作用1.社会环境,野兽抚养大的孩子,虽然具有人类的遗传素质,却不具备儿童的心理。典型的例子如印度狼孩卡玛拉和阿玛拉,法国的阿崴龙野男孩,以及近年来发现的印度10岁男狼孩巴斯卡尔等等,他们都不会直立行走,不能学会说话,没有人类的动作和情感。2.美国心理学家哈洛(F.Harrow,1970)关于恒河猴行为发展的研究很有影响。哈洛发现,在实验室孤独长大的猴子和野生猴子(有母亲和伙伴)的行为有很大不同。3.沙袋育儿研究沙袋组和控制组的差异:智力4.巴登大公国主导性: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的最重要因素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主

9、体性:考虑发展主体(即个体自身)的影响总的来说:(1)儿童心理是以遗传和生理发展为物质基础,在一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自己的活动而积极能动地发展起来的。(2)遗传与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它们规定了发展的可能范围。 第二节 遗传、环境、教育与发展(3)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互作用可以看作是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占绝大多数的正常健康的儿童发展的可能性是相当广阔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条件的有利与否对个体发展的现实水平起决定作用。 (4)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但教育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就是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作为

10、教育工作者,只有辩证地看待遗传、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才能通过自己的工作,有效地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五)最近发展区理论:这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1896-1934)提出的理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成人指导与同伴帮助下所达到的作业水平与独立完成的作业水平的差距。(1)儿童心理是以遗传和生理发展为物质基础,在一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自己的活动而积极能动地发展起来的。(2)遗传与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它们规定了发展的可能范围。 (3)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互作用可以看作是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占绝大多数的正常健康的儿童发展的可能性是相当广阔的。从这

11、个意义上讲,环境条件的有利与否对个体发展的现实水平起决定作用。 (4)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但教育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就是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辩证地看待遗传、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才能通过自己的工作,有效地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学习指由个体经验的获得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过程。学习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重要且影响广泛的内部学习条件通常包括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已有知识经验、智力水平以及身心状态等。关于这些条件,后面再深入讨论。学习的外部条件也涉及很多方面。在学校教育情境中,诸如集体气氛、教师特征、教材

12、结构、教学方法等等,都是影响学习的外部条件。属于认知因素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智力发展水平。(2)已有知识经验。(3)认知结构的特征。属于非认知因素的主要有以下一些:(1)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2)人格特征。如大胆尝试(3)心理健康状况。如压力反应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1)智力技能。(2)认知策略。(3)言语信息。(4)运动技能。(5)态度。奥苏伯尔对学习性质的分类:奥苏伯尔认为,对学习现象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去看,称为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学习的进行方式,有自己发现知识的学习,还有通过书本、教师接受知识的学习。另一个维度是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经验学习与脑:学习促进成熟,研究结果显示,丰富

13、环境中长大的老鼠:(1)其大脑皮层更重、更厚。(2)大脑皮层部分与皮层下部分的重量之比变大。(3)神经突触比贫乏环境中长大的老鼠大50%。(4)神经系统中的乙酰胆碱更有活性。当代学习理论有许多种,大体可以分为两大体系:刺激反应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几种主要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一、桑代克联结理论的基本观点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所谓联结,是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是指某一刺激(情境)只能引起某种反应,而不能引起其他反应的趋向。2,试误说:联结是通过不断的尝试与错误(trial-and-error)过程而建立的。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基本方式是尝试错误学习,即联结通过反复尝试从而逐渐减少错误而建立的

14、,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过程。这一观点被称为试误说。3,学习是遵循一定规律的。桑代克的学习律(学习的条件):效果律(law of effect)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或减弱受到反应结果的影响。练习律(law of exercise)认为联结的强度决定于使用联结的频次。准备律(law of readiness)是指个体正准备以某种方式反应,能实现此反应就满意,学习更有效;反之,对某种方式的反应无准备时,而被迫作此反应,则烦恼而无效。4,学习是直接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桑代克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认为学习是直接的联结而不是由思考或推理为媒介而来,即学习遵循精简原则,而不是推理原则。二、巴甫洛夫

15、的经典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巴甫洛夫的学习律尽管巴甫洛夫没有明确提出学习律,但他的条件反射理论包含了一些重要的学习律,如泛化律、辨别(分化)律、消退律等等。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二)反射理论。斯金纳将反射分为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的反射。于是学习也可分为两种:反射学习和操作学习,他把研究重点放在操作学习上。桑代克的试误学习实质上就是操作条件反射的形成。 (三)强化理论(四)习得性失助感 (五)行为矫正 (六)倡导程序教学。几种主要的认知学习理论一、格式塔( Gestalt)学习理论 完形说 代表人物:苛勒完形说的基本观点.学习的实质就在于构造一种完形,构造心理完形的过程,就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过程 。.学习是一种顿悟过程而非试误过程。认为学习不是依靠盲目的尝试、偶然的成功,而是由于对情境或事物间的关系的领悟、理解、直觉,而突然地解决问题的过程。 .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而是以意识、观念为中介。 二、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一)学习是有目的的(为何学习)(二)学习实质在于对环境的认知(如何学习) 对环境的认识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与途径。学习的实质在于认识环境条件,形成“认知地图”。潜伏学习:由于缺少强化而没有在外显行为变化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内在强化: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形成预期。预期的被证实也是一种强化,叫内在强化。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