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下册速效提能演练考试题24.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148115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下册速效提能演练考试题2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一历史下册速效提能演练考试题2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一历史下册速效提能演练考试题2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一历史下册速效提能演练考试题2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一历史下册速效提能演练考试题2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下册速效提能演练考试题2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下册速效提能演练考试题24.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 1. 电视剧走西口在央视开播。其实在历史上,“走西口”除了是一部分人的生存方式之外,主要指的是一种经商活动。“走西口”所描写的商帮在古代与徽商齐名,它是()A浙商B闽商C粤商 D晋商解析:选D。根据“走西口”可知为晋商。2唐代张籍贾客乐中写道:“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欲发移船近江口,船头祭神各浇酒。”其体现的商运方式是()A陆路商运B海外商运C水路商运 D长途贩运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能力。材料中多次提到“船”载贾客,因此体现的是水路商运。3“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这首唐诗能反映当时的问题是()商人众多商业繁荣

2、农村破败,田地荒芜商业政策相对宽松A BC D解析:选D。这首唐诗反映的是唐朝商品经济繁荣,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员多,商业政策相对宽松,但此诗中无法体现农村破败,田地荒芜的景象。4商人的活跃,对商运交通的影响很大,下列对这现象表述正确的是()大的商业都会,往往四方商船云集出现从事水上航运的大规模商船陆路商运发达,相关服务业生意兴隆促进造船技术的提高A BC D解析:选A。本题解答应注意根据基本史实进行推理。属于课本知识的再认再现,要加以推理,商人的活跃促进了商运的发展,水上商运的发展必然促进造船业的发展和造船技术的提高。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在我国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

3、繁荣并没有起决定性的作用,真正起着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据春秋左传所载,春秋时筑城的原因不外以下三种:第一,大小诸侯的国都都是政治中心,都需筑城第二,各国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第三,统治者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在一些地方筑城封建社会的城市商业毕竟是在这些旧城的基础上发展繁荣起来的。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材料2:夫商群萃而州处审国变,察其四时,而监其乡之货,以如其市之贾,负任担荷,服牛略马,以周(周游)四方。料多少,计贵贱,以其所有,易其所无,买贱鬻贵。是以羽旄不求而至竹箭有余于国,奇怪(罕见的物品)时来,珍异物聚。国语齐语材料3:南京(地名,在开封附近)去汴河五里河次(畔)

4、,谓之河市,五代国(即北宋王朝)初,官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交通要道)也其盛非宋州可比。凡群有设宴,必招河市乐人,故至今俳忧日河市乐人者,由此也。(北宋)王巩闻见近录材料4:农夫争道来,聒聒更笑喧,数晨况一虚(同墟,即集市)或携布与楮(纸品),或驱鸡与豚。纵横箕帚材,琐细难具论。(北宋)参廖子诗集请回答:(1)据材料1、3比较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中心的形成与北宋商业集镇的形成原因的不同。(2)据材料2、4比较春秋战国时期的商品交易内容与北宋的不同。解析:材料1反映了早期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和特点;材料2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功能的变化;材料3、4则反映了宋代城镇的商业发展。答案:(1)春

5、秋战国时期的商业中心:首先由于政治、军事原因形成城市,然后以城市为基础形成商业中心。北宋商业集镇:不受官府直接限制是前提,交通便利是条件。(2)春秋战国时期:交易活动主要是买贱卖贵,以奢侈品贸易为主,与人民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密切。北宋时期:农民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主要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一、选择题1(2011年福建调研)一位宋代的商人到长安做生意,下列哪种活动不符合实际()A在专门的市里卖瓷器B从各地的草市搜罗地方特产到长安贩卖C在居住区开绸缎店D他的商业活动受到专门机构的监督管理解析:选D。宋朝时,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故D项不符合史实。2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

6、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专著,请为这本专著选定一个合适的书名()A长安城的落日B坊墙倒塌以后C汴河两岸 D宋代东京的辉煌解析:选B。北宋时期的商业活动与唐朝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坊与市的界限被打破。3在徽州地区的读书人家常见一副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这种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A秦代 B汉代C唐代 D清代解析:选D。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材料反映了徽州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清代商品经济发展,徽州地区的读书人对经商亦很重视,“营商好”就体现了这一点,故选D项。4下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怀胥桥商市。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A出现

7、了农村集市 B坊市分置C边境贸易繁荣 D商业市镇兴盛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出现农村集市是在南北朝时期,坊市分置应在宋代以前较为明显,苏州也不属边境地区。苏州杯胥桥商市反映了清朝商业市镇的兴盛。5“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这首唐诗反映的社会本质问题是()A人际关系的庸俗 B社会风气的败坏C商品经济的发达 D价值观念的更新解析:选C。本题要求回答“本质问题”,应从经济根源上考虑,故答案为C。6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盖都人公私营干,夜深方归也。”宋代孟元老的这一记载,反映了北宋的商业

8、()A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B市的启闭不再受官方统一规定时间限制C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控D江南经济的繁荣解析:选B。材料信息体现的是宋代夜市的繁荣景象。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市”的启闭不再受官府控制的结果。7曾经在央视热播的连续剧乔家大院,向我们展现了一代晋商乔致庸的传奇一生。明清时期以晋商为代表的商帮出现的历史条件主要有()政府放弃了歧视商人的政策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加强商业市镇兴起,城镇经济繁荣货币经济占据主导,白银使用广泛A BC D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明清时期,朝廷依然坚持抑商政策,限制商人活动,故不符合史实。表述符合明清时

9、期商业发展的状况,推动了以晋商为代表的商帮出现。8(2011年高考浙江卷)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货存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C会馆为旅居异地的同乡商人所组建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解析:选B。会馆是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重要表现。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住宿、存放货物、交际的重要场所。故B项认为会馆是“地方商业中心”是不正确的。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孙春阳是宁波人,万历(15731

10、620年,明朝第十三个皇帝明神宗的年号)中弃儒经商,在苏州吴趋坊北口开一小铺,后来规模日大,闻名四方,一直到清中叶,仍很兴旺发达。其店规之严,选制之精,合郡无有也。“它的管理办法,很像州县衙门,亦有六房,曰南北货房、海货房、腌腊房、酱货房、蜜饯房、蜡烛房。售者由柜上给钱取一票,自往各房发货,而管总者掌其纲,一日一小结,一年一大结”。它的商业信誉极好,明亡以后,“有持万历间所发之券,往易货物,肆中人立付之,不迟疑”。据清朝小说豆棚闲话材料2: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竟是警示商号后人不

11、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材料3: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1)根据材料1,归纳孙春阳店铺的特点。(2)材料2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3)材料3反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综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答案:(1)规模大;发展快;重视商品质量;管理规范;注重商业信誉。

12、(2)现象:出现区域性商人群体,商业资本活跃。因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等。(如答“敬业、进取”、“守信、讲义”等或答出其他符合题意的内容,同样正确)(3)观点:以农为本、以商为末。影响: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成为导致中国被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之后的一个重要因素。(4)正确处理好农、工、商业的关系;经商应以诚信为本。附:课内答疑站一、学习思考(教材P18)你读过的古代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中,有哪些反映了商人的生活?提示:施耐庵的水浒传、冯梦龙的三言二拍、白居易的琵琶行等。二、自我测评(教材P21)简要说明古代“草市”出现的意义及其形式特征。提示:意义:“草市”这种民间贸易形式是对官办贸易有益的补充;这种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后来演变为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征:远离城镇;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地区;是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也受到政府商业机构的管理。三、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P21)唐会要卷八六记载:“贞观元年十月敕:五品以上,不得入市。”这样的规定说明了什么?提示:说明:(1)唐代商品经济非常发达,商人获利非厚,经济实力增强;政府行政官员企图依仗手中的权力从商人那里获得利益。(2)同时说明在唐代政府对商业的控制依然比较严格。 教师助手 学生帮手 家长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