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的概念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1471161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创作的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文学创作的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文学创作的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文学创作的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文学创作的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学创作的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创作的概念(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学创作的概念文学创作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生产,是作家对生命的审美体验,通过艺术加工创作 出可供读者欣赏的文学作品的创造性活动。材料因内涵:文学创作的材料因是指作家在创作之前准备的素材或材料,即创作主体所凭借的 客体对象。地位:材料因是文学创作活动的第一成因。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曾说:“我只不过有一种能力和志愿,去看去听,去区分和选择,用 自己的心智灌注生命于所见所闻,然后以适当的技巧把它再现出来,如此而已。我不应把我 的作品全归功于我的智慧,还应归功于我以外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成万的事情和人物。源泉:文学创作材料的获得,既依赖于外部世界又依赖于外在材料通过作者头脑的内在 化。因此,材料的两个源泉

2、分别是客观源泉和主观源泉。客观源泉:客观源泉首先是现实生活,其次是自然界还有其他的文学作品。可以说整个 外部世界的各个方面(社会、历史、现实、文化)等都是创造材料的客观源泉。毛泽东说: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 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 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主观源泉:作家把外部材料进行内化,供自己创作使用的过程是文学创作材料的主观源 泉。俄国作家契诃夫说:我只会凭回忆写东西,从来也没有直接从外取材而写出东西来。 我得让我的记忆把题材滤出来,让我的记忆里像滤器那样,

3、只留下重要的或者典型的东西。开掘主观源泉的途径:一、作家要具备像敏感,记忆力等一些必须的心理素质。二、作家要对现实生活充满热情和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去,让自己的主观 心灵接纳更多的新鲜的材料,使主观源泉保持着不断喷涌的状态。类型:外在材料和内在材料。形式因内涵:创作主体赋予材料以形式,是文学创作的形式因。俄国文豪高尔基说:“文学的任务,艺术的任务究竟是什么呢?就是把人身上最好的、 优美的、诚实的也就是高贵的东西用颜色,声音,字句表现出来。”形式化过程:内在的形式化和外在的形式化。内在形式化指作者脑中积蓄的材料被某个意念,意向或观念激活,材料聚拢起来,由原 来无序的散乱的状态逐渐变成有

4、序的有机整体。因为是在作者心中展开的形式化,所以称为 内在形式化。外在形式化是指内在形式化外显成为能够被读者欣赏的文学作品的过程。创造因内涵:创作主体即作者在创作活动中发挥的主观能动作用。表现:一、作者是创作活动的唯一主创者。创作活动的完成,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从收集材料,到构思,再到写作,每一步的发展 和最终完成都是凭着作者坚强的意志力推动的,每推进一步,都要耗费大量的脑力和精力, 没有强大的意志力根本不可能完成。哥伦比亚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说:“作家的行业是最孤独的行业,因为 他在写作的时候,没有人能助他一臂之力,也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想干什么。”二、作者能量的大小决定创作活动的成效

5、。作者先天和后天条件的差异,决定了作者在创作活动中能量的高低和文学作品质量的优 劣。一般而言,写出一部作品并不难,难的是写出大家都公认的好作品。作家的能量直接决 定着其文学成就的高低。三、作者的创作个性决定着创作活动的个人特色。文学创作的风格是作者独特气质的表现,缺乏创造力的作者,只能追随和模仿别人,不 能创作出为人喜欢又有自己风格的作品。成为有创造力作者的条件:客观条件:社会为作者创造力的发挥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机会。主观方面:天赋加努力。要想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天赋必不可少,但后天努力更加重要。所谓后天的努力是作 者主观上有强烈的创作使命感,成就欲和自信心以及专心致志,勤学苦练,反复探索,不达

6、 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契诃夫说:“当喉咙发干时,会有连大海也可以一饮而尽的气概一这便是信仰;等到喝 时,至多只能喝两杯一这便是科学。”想要在文学创作上“喝上两杯”,就必须先要有“将大海 一饮而尽”的气概。只有付出巨大努力的作者,才能获得巨大的成功。天赋加努力,再凭借社会所提供的必要条件和机会,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作者就会脱颖而 出。只有这样的作者,才能真正成为推动他的不断深入和进步的创作因。目的因内涵:文学创作的目的是作者想要写成的那部作品及其产生的影响。意义:目的因是为创作活动规定一个方向,避免文学创作陷入任意状态。种类:1、个人目的和社会目的。个人目的是指对作家个人有益的目的,如自我的实现,排

7、遣忧虑烦恼,提高精神境界, 获得名声物质利益等。社会目的指对社会群体有益的目的如给读者带来愉快,帮助人更好地 理解生活,推动社会进步等。2、内在目的和外在目的。内在目的指在创作活动之内实现的目的,如创作过程中作家抒发了他的情感,表达了他 的思想,排遣了他的苦闷等。外在目的是在创作之外实现的目的,如给作家带来了声望,给社会造成影响等。3、有意识的目的和无意识目的。有意识目的是指能够被作者察觉到和意识到的目的。无意识目的指作者意识不到或者察 觉不到又确实存在的并在创作中或创作后获得实现的目的。特殊性特殊性1、文学活动把握的对象是活的整体的人及其生活。2、文学创作的直接目的是创造艺术形象。3、文学活

8、动的功能是感染人教育人。4、文学创作活动运用独特的形象思维方式进行创作。文学创作的形象思维特点:1、自始至终的形象运动。处于创作状态的作家,头脑总是处在对应接不暇、千变万化的形象的分化组合中,始终 都是思索着、体验着、创造着具体的感性形象。俄国著名作家冈察洛夫这样描述他创作中的 形象运动:“创作仍在脑子里进行着,人物就不让我安宁,总是纠缠不休,做出各种姿 态,我听得见他们谈话的片段愿上帝宽恕,我常常感到,这都不是我凭空虚构出来的,而是在我周围的空间活动着的,我要做的只是观察和思索而已。”2、形象思维的主要运作方式是艺术想象。形象思维中的艺术想象主要是幻想和联想。联想是指由当前感知的事物回想起其

9、他事物, 幻想也不是完全虚幻的空想,而是以记忆表象为基础,包含着更多的情感和愿望因素。艺术 想象中的联想和幻想是罗织在一起的,联想中有幻想,幻想中有联想。这种创造性的艺术想 象,既显示了作者巨大的创造力,又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3、情感活动的复杂交织。形象思维进入作者的头脑当中,并不是一个单纯的逻辑运思过程,而是整个心灵全面激 活和积极投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不仅有认识,还有感 知,想象,情感和意志。来源天赋论:“天赋论”认为创作能力取决于作者从其血统和遗传中得到的先天禀赋。如刘勰说:“夫姜 桂同地,辛在本性,文章由学,能在天资。”德谟克利特说:“只有天赋很

10、好的人能够认识并 热心追求美好的事物。”教习论:“教习论”认为创作能力是作家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创作能力 取决于后天的努力,努力越多,获得的能力越强。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说:“给我一 打健全的婴儿和我可用以培养他们的特殊环境,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训练成为我所 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一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综合论:“综合论”认为创作能力的形成既与先天禀赋有关,也与后天的学习、训练培养有关,是 两方面交互作用的结果。贺拉斯说:“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 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

11、用,相互 结合。评价:1、恰当地估计天赋在创作能力中先天优势的作用。2、充分重视教育、学习、训练在创作能力中的形成作用。3、认清天赋因素和教习因素在创作能力形成中的辩证关系。 天赋作为创作能力的先天条件是一种被动因素,教习推动着创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是一种主动因素。钱钟书说:“诗人觅句,如释子参禅,及其有时自来,遂快而忘尽日不得 之苦,知其至之忽,不知其来之渐。” 长期坚持不懈的学习和训练,不仅实现地推动创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甚至能促使天 赋发生某些改变。 天赋同样影响着学习训练的效果和进展的速度。等级能力:能够从事创作活动。才能:可以成功地从事创作活动。天才:可以以其鲜明的独创性自由自如地

12、从事创作活动。类型一、理解力内涵:作家描写生活不能只描写生活的表面现象,应该深入到生活的本质中去,对生活做出某 种解释和评价。作家对生活这种特殊的透视力被称为理解力。特点:作家理解的对象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整体的人。理解力是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相统一的过程。作家对其理解的内容有确定的把握,但很难用逻辑语言说清楚,只能用艺术形象表 达。1二、想象力内涵:想象力是指作家在对现实生活大量的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创造艺术形象,赋予他们以 个性和激情,虚构故事情节并将其铺展开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创造出一个与现实世界不 同的,更有光彩和更加动人的文学世界。三、情感力内涵:情感力指作家把来自于生活中的情感

13、加以艺术化,即把生活中的情感形象化,形式化, 理想化,运用理智对情感进行选择,过滤,纯化加以适当节制,使情感含有更多思想内涵的 过程。煽情论:”煽情论“认为,作家只是情感的制造者和激发者,作家只要运用某些方法和手段,把读 者的情感煽动起来,使之处于兴奋不已的状态就行了,而作家本身无需真的怀有这种情感。对“煽情论”的批判:一个真正的作家,把文学创作当做自己最严肃、最神圣的事业,把读者看做自己最亲近 的人。作家在创作中表现的是自己最实在,最真实的情感,向读者掏出的是自己心窝里的东 西。亚里士多德说:“被情感支配的人最能使人相信他们的情感是真实的,因为人们都具有 同样的天然倾向,唯有最真实的生气或忧

14、愁的人,才能激起人们的愤怒和忧郁。” 13真正 的作家怀有的是对整个人类命运的感同身受的关切,他们是真实情感的传达者而不是虚假情 感的制造者,那些仅靠着”煽情“的技术区创作的作家,最终会被读者抛弃。四、直觉力内涵:直觉力是指一种直观的顿悟,不是简单的感觉和知觉,而是直观的认识能力,能够通过 外貌直达事物的本质。现象特征:艺术直觉的现象特征主要体现在偶然性、情绪性、超逻辑的自发性以及所显示出的巨大 的创造力上。钱钟书在谈到诗歌中的“妙悟”即艺术直觉时,曾这样说:“夫“悟”而“妙”,未必一蹴即至 也;乃博采而有所通,力索而有所入也。学道学诗,非悟不进。”因此,艺术直觉虽有巨大的创造力,但在获得之前

15、,必有一个长期积累的理性过程,在 直觉的直观形式里,也必然沉淀着丰富的理性内容。一个作家要获得活跃的,发达的直觉力,不能坐待神秘力量的启示,也不能依恃自己的 天才,而是在平时肯下功夫,多下功夫,对社会和人生进行不懈的思考和探索,积累起丰富 的知识,经验和思想,才能最终获得顿悟的直觉力。五、审美力内涵:审美力是指作家在创作中自始至终充满着的对美的追求,对美的构想和对美的建 造的能力。内容:1、审美发现的能力。审美发现能力是对世界审美的把握能力,综合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和情感力,从平 凡琐碎的生活现象中发现美。法国艺术家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 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2、审美创造能力。审美创造能力是在审美发现能力的基础之上,最终把审美意象物化为审美的文学作品, 审美创造能力担负着两项主要的任务,一是审美意象的创造,一是美的形式的创造。六、造型能力内涵:造型能力是指作家在文学作品创作中,运用记忆中的表象,情感,观念造成艺术 形象的一种建立在其他所有能力之上的整合能力。重要性:造型能力使全部创作的材料和内容整合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是作家个性心理结构最全 面最充分的显示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