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116109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2页例1、例2教学准备:学具准备:装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纸片若干的信封若干(每人一份或同桌一份),彩色笔(以红色、蓝色等色彩鲜明的颜色为主,每人一支)。教具准备:55厘米35厘米左右大小的硬纸板(贴有双面胶,用做展示学生表示1/2的图形,根据学生人数定大小,必须让每位学生都能把自己的作品贴在展示板上),教学课件。教学目标:这个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

2、,学生初步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但由于现在社会的信息流通途径很多,并且信息获取很便捷,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对分数有了一定的认知。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2、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过程与方法:1、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与其他同学通过交流、互换思考来达到互相进步的学习意识;2、通过带有思考的动手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富有创造力的学习能力;3、通过学习活动,还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整个教学过程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想法,使学生能富有激情地、充满想象力地学习数学;2、通过学生交流学习的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倾听、敢于发言的积极学习态度

3、;3、通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美,数学来自于生活的道理。策略选择:针对这节课教材所呈现的特点及学生已有分数认识的差异,我采取了以小部分学生带领所有学生一起认识分数的方式,使学生在互相交流中渐渐清晰分数的概念。而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我设置了两个形式简单却颇有新意的教学环节“互动交流,认识1/2”、“ 创造分数,认识分数”,充分调动了学生眼、口、手等各感官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并通过有秩序、小段时间的活动,刺激了学生的兴奋点,保证了学生整节课学习的热情。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教学流程设计意图一、课前调查,揭示课题1、调查:老师规范地板书1/2,调查学生对它认识的

4、情况,包括认识的途径。2、明确目标,揭示课题:这节课,认识的同学就和老师一起带领不认识的同学好好地认识分数。(完成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准确找到学生的起点,并在学生原有的起点实施教学,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我正是通过简要的课前调查,在了解学生对分数认识情况(包括其认识的途径)的基础上,达到明确这节课学习任务的目的。二、互动交流,认识1/21、读法指导:提问:怎么读?(板书:二分之一)指导:没错!从下往上读!(指名学生个别读,全班齐读)2、初议意义:问题:那这1/2表示什么呢?同学们有自己的理解吗?先别急着说出来,可以举举例子(可以出示一些生活实物做引子,如苹果),

5、也可以画画图来帮助自己说明。(学生同桌商量,然后进行交流,各自表述自己对1/2的理解)初议效果:学生对1/2意义的理解心里都有了大概的印象。3、显现表象:要求:每位学生从装有各种图形的信封里,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折一折,并用彩笔涂上颜色,表示出它的1/2,最后把自己的作品贴到展示板上。4、再议意义:欣赏全班同学一起完成的作品。提问:你们所表示的1/2在哪儿?(涂上颜色的部分或空白部分)提问:为什么涂上颜色部分和空白部分都可以用1/2表示?指导:像这样的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讨论:表示1/2一定要平均分吗?(学生可以通过举反例来说明)结论:表示1/2一定要平均分。再议效果:学生对

6、1/2的意义有了明确的理解。5、叙述意义:每位学生都试着把“1/2表示的意义”叙述给同桌听,再由学生代表发言。指导:说清楚1/2所指对象。对于1/2意义的理解是认识分数的起点,也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而对于一种意义的理解从没有状态到有的状态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出于这种考虑,我根据小学生认识规律和特点,意图通过对1/2意义的初议表象再议三个步骤,使学生对1/2意义理解一点一点的积累,直至认识1/2并理解它的意义。在认识1/2的过程中,老师必须非常尊重学生的意见,不随意做出评价,而是要让学生在与大家的交流过程中,慢慢形成对1/2的表象,直至最终理解1/2的意义。让学生充分感觉到和大家交流是一种非常重要

7、的学习方式,而要让这种学习方式发挥其积极作用,自己必须做到认真倾听、大胆发表自己想法。另外,我还意图通过由每位学生作品所组成的各种不同形状图形的1/2的展示板,使学生直观的看到,无论一个图形的形状如何,只要把它平均分,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而且还使学生比较直观地意识到必须得说清楚是谁的1/2。三、创造分数,认识分数:1、活动主题:创造其它分数。2、活动要求:每位学生随意选择信封里的图形,折一折,并涂上颜色,表示出一个自己想要表示的分数。3、成果展示:要求学生先说出自己创造的是什么图形的几分之几,老师板书该分数,然后再由该生说明自己是怎样得到该分数的,并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4、成果利用:提问

8、:如果老师还给你们时间,你们还能创造出更多的分数吗?能创造多少个分数?(板书:)学生读板书中自己创造出的分数。对于几分之一的认识,我组织了这么一次活动,意图借助学生对1/2认识的基础,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从而引出更多的几分之一甚至几分之几。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并让学生深深印下分数创造的过程,不但加深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还为后面分数各部分组成的发现埋下伏笔。四、生活中的分数:1、经典展示:其实,只要同学们稍加留意,我们的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分数的踪影。展示一:太极图学生发现1/2。展示二:田字格学生发现很多分数。指导:不同的对象,可以发现不同的分数

9、,所以我们一定要说清楚这是谁的几分之几。2、学生举例:学生回忆、观察自己的生活情境,寻找分数。意图通过对生活中经典分数的展示,除了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美感,数学来自生活的感悟外,最主要是为了检验并加深学生在刚才自己创造分数的过程中所积累得对分数的理解,同时通过直观的比较使学生更明确在表述分数意义的时候要说清楚是谁的几分之几。五、分数的组成:提问:不管是我们生活中发现的这些分数,还是我们动手去创造的这些分数,都必须做到哪一点?(平均分)说明:可见,平均分是一个分数的开始(板书分数线),这叫分数线,是平均分的意思。提问:根据你们创造分数的过程,接下来是先出现上面的数,还是先出现下面的数?结论:根据创

10、造分数的过程,先有下面的数,我们叫它分母,表示一共平均分成几份,然后才有上面的数,我们叫它分子,表示我们涂上颜色的份数。挑战:所以,我们应该怎样写一个分数呢?(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指名学生代表写分数,全班学生写分数。把分数各部分的组成与学生自己动手创造分数的过程联系起来,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分数各部分组成的意义;而把分数的写法与分数各部分组成的意义联系起来,更是为了使学生牢记分数各部分组成的意义。六、检查性练习:1、填空: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2、判断:3、发展:猜猜看,哪条线段比较长?填空题的安排意图是检验学生对分数意义理解的深浅;判断题的安排意图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分数与“平均分”之间的密切联系;发展题的安排意图使学生明确弄清楚“是谁的几分之一”很重要。七、课堂总结:和学生一起回想这节课的学习过程,谈自己的收获或自己还有待解决的疑问。通过回想,使学生细细品味数学课堂的魅力,并把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深深记忆到自己的大脑中,其中包括知识方面、能力方面、情感方面,使自己清晰感觉到关于数学又有了一次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