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1147165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A卷 100分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5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稍逊(xn) 分外(fn) 风骚(so) 济慈(c)B喑哑(n) 丝缕(1) 襁褓(bo) 折腰(zh)C闪烁(shu) 颤抖(chn) 凝望(nng) 留滞(zh)D静谧(m) 遐想(xi) 栖息(q) 角落(jio)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订正。(4分)略输文彩 冰雪复盖 一言九鼎 微波荡漾谈笑风声 原弛蜡象 一代天骄 抑扬顿挫错字改为3下列加点词语没能结合语境解释的一项是( )(3分)A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能够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B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

2、能够忍受冬寒)C用这些成语打击敌人,讽刺社会上的不良现象,鞭笞那些行为不轨的人,是有力的武器。(用鞭子或板子打)D她不是不想去救球,可她实在太累了,即使站起来,也追不上那刁钻的来球。(形容来球变化莫测,难以捉摸)。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家庭教育的实质是爱的教育,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功。 B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地蕴含着人生哲理啊! C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荆楚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D由于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异的表现,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济慈为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作夜通过对盛夏之夜的

3、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B雨说作者郑愁予是台湾诗人,这首诗借春雨的拟人化形象,表达了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同情,是诗人心灵唱出的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C“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这首词是毛泽东于一场大雪之后欣赏“北国风光”之后写下的。D“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这里指文学才华。6下面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B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C引无数英雄竞折腰D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7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两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前几日到乡下看望年迈的父母,

4、赶至老家的村外时,已是黄昏时分了。未进村子,便遥遥地望见了村落上空懒散飘荡的炊烟。浓重的, ;轻淡的, ,萦绕在村子的上空,萦绕在茂密却又稀疏的树冠之间。如浣纱姑娘信手放飞的一缕白纱 如天边姿态万千的晚霞仿佛缓缓流淌的河流 似丹青妙手随意泼洒的水墨A B C D 8参照下面的示例,为“诗意的情趣”创设恰当的情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要求:形象具体,句子形式不限。(3分)示例:诗意的情趣就是牵着手赤着脚漫步海边,听涛声,数远帆诗意的情趣就是9填空题。(5分)特别关注的“言论”版上有这么几句话,引起了你的兴趣,“作家投笔从融,记者言为薪生,教师因财施教,医生精益求金”。你发现这句语套用了四个成语,其

5、正确的写法依次为 、 、 、 ,讽刺了社会上 的不良现象。10综合性学习。(10分)雨,千百年来一直都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精灵,是诗情画意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我们一起走进微微细雨中,去感受那份诗意,去享受那份浪漫。(1)请写出四个与雨有关的成语;写出与雨有关的俗语、谚语各一句。(6分)成语: 俗语: 谚语:(2)指出下列古诗句所写的是哪个季节的雨。(4分)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D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1.填空(10分)(1)沁园春雪中点明主旨,赞美无产阶级英雄的句子是 , 。(2)

6、“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让人联想到杜甫的诗句 , 。(3)谁不喜欢春天, ,像星星落满天空。(4) ,但惜夏日长。(5)今夜偏知春气暖, 。(6)鸡声茅店月, 。(7) ,只有香如故。(8) ,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二、阅读理解(10分)(一) 雨说(节选)(10分)郑愁予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当我临近的时候你们也许知悉了可别打开油伞将我抗拒别关起你的门窗,放下你的帘子别忙着披蓑衣,急着戴斗笠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春的洗礼为什么不扬起你的脸让我亲一

7、亲为什么不跟着我走,踩着我脚步的拍子?12.第一节诗句写出春雨什么样的特征?(2分)13.选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说说它的表达效果。(2分)14.画线诗句将雨描绘成了一个什么形象?寄托了诗人的什么感情?(2分)15.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读这几节诗歌?(2分)16.雨说“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说说春雨来临时的情景,尽可能用上一些拟声词,增添你的文采。(2分)三、作文(40分)17.走近花开四季、乐音不断的大自然,我们会被它浩荡不息的生命力所折服;走近浩瀚无穷的沙漠,我们会被它悠远苍凉而悲伤;走近苍茫绵延的群山,我们会被它的神奇伟岸所诱惑;走近浩淼无际的大海汪洋,

8、我们会被它神秘力量所震撼;走近浩大传奇的历史画卷,我们会被灿若星辰的名流、英雄的千古佳话所陶醉;走进唐诗、宋词,我们会被古代繁荣的文化所熏陶;走进名胜古迹,我们会被巧夺天工的智慧所启迪.请以“走近(走进) ”为题,写一篇600字的作文,补全题目,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题目: B卷 50分四、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24分)陈涉世家(节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

9、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扶苏以数谏故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B陈胜、吴

10、广乃谋曰当立者乃公子扶苏C项燕为楚将贤能为之用D楚人怜之二世杀之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失期,法皆斩。译:天下苦秦久矣;译: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译 20.下列各句中不能表现陈胜的谋略的一项是(3分)( )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D.(又间令吴广)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发闾左谪戍渔阳 闾左(2)度已失期 度(3)会天大雨 会:(4)宜多应者 宜:22.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偶然性:必然性:23.读贾谊过秦论中的一段文字,结合上文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赢:提,背)粮而景(景:同“影”,像影子一样)从。山东(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这段文字与陈涉世家中陈胜怎样的预见相一致?请你把陈胜的预见写出来。(2分)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