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地质现象.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0939125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栖霞地质现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栖霞地质现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栖霞地质现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栖霞地质现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栖霞地质现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栖霞地质现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栖霞地质现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栖霞山地质资源丰富,地质遗迹众多,是我国最早开展地质工作的主要地区之一,也是我国东半部地质情况中南方类型的“模特儿”, 被专家称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地学教科书”,是著名的“栖霞灰岩”、“象山砂岩”、“南象运动”的创名地。历年来,国内外地质专家、学者多次来到栖霞山进行考察研究,此处也成为大专院校地质、地理专业教学实习的重要场所。一、地质遗迹1、地层倒转图片说明:下层的灰黑颜色的是栖霞灰岩,上层的颜色比较浅的则是五通砂岩,两者之间颜色有明显的区分,在形成时间上相差七千万年,而在五通砂岩和栖霞灰岩的断裂部位还有薄层的呈黑色的锰矿体。五通砂岩形成于至今约3.5亿年前,栖霞灰岩形成于约2.8亿年前,

2、其分布应该是砂岩在下方,灰岩在砂岩的上面才对,但在这里却出现了截然相反的情况,“老的五通砂岩覆盖在新的栖霞灰岩上”形成的原因:宁镇山脉地区由于地壳结构不同而别具一格,它既表现了造山运动,又有大幅度基底褶皱的性质,表现了从石灰系至三叠系地层的广泛分布,具有分布如串珠式盆地的特征。由于地壳的运动,宁镇地区在两板块近南北方向挤压应力作用下,使古生代地层发生了轴向北东的强烈皱褶,从而致使地层发生断裂、错位、倒转,才看到了这一奇特的地质现象。栖霞山的地学内涵非常丰富,有很多地质地貌已作为景点对外开放。比如说,景区内的天开岩、叠浪岩、青峰剑,以及前几年才发现的钟乳石景观等2、天开岩位于南京市栖霞山,俗名污

3、西凹,一名唐公岩,峭壁如截,势若天开。一线天在天开岩西南200米,山石嶙峋,参差夹立。天开岩上有南唐徐铉、徐锴,北宋张稚圭及明清两代的题刻,基本上还相当清楚,有“醒石”、“迎贤石”、“天开岩”、“碧藓亭”等。传说故事:在一次雷电交加的风雨之夜,随雷声巨响,电光闪处,岩石忽然自开,故名“天开岩”,裂缝处则成为“一线天”了。形成原因:“一线天”是由断层形成的,其两侧的岩石有上下左右的位移。南京栖霞山千佛岭的天开岩,便是因那里发生了一个平行移动的断层裂开的,在其两侧石壁上,至今仍可见有断层移动时相互摩擦的痕迹,真可谓鬼斧神工。 位于栖霞山枫岭和话山亭北侧,游人到此可见这里岩壁崎峭峥嵘,中通一线,悠境

4、森沉,逝若天开。传说,古时一夜雷鸣电闪,随着一声巨响,电光闪处,岩体豁然南北分离,分开几条颇宽的裂缝,于是便有了“天开岩”和“一线天”著名景观。:这里的岩石属于早二叠世时的所谓石灰岩,由于断层从这里经过,所以岩石错对时相对摩擦发生破碎,随能量达到一定程度,断层岩体便会骤然断开而成为今天鬼斧神工的山崖奇观。细观崖壁,可见许多名人题刻,有六朝人所书的“醒石“二字。“迎宾石”“天开崖“碧藓亭”等,南唐的徐锴、张稚圭也有题刻。3、青锋剑在白鹿泉遗址上,左侧道旁侧立一块灰色石灰岩山石,其上有一斜长的黑色燧石条纹,长1.2米,宽0.06米,宛若一把利剑镶嵌在上面,其石因此得名,称为“青锋剑石”,又称“剑石

5、”。传说故事:清乾隆皇帝驻跸栖霞行宫期间,一日漫游山中,闲赏山景。行至此处,微觉倦怠,便解下随身佩带的青锋剑,信手挂在岩壁上,闭目小憩。醒来后,青锋剑不翼而飞,而岩石上却留下了与原剑大小相同的剑影。乾隆皇帝转嗔为喜,遂赐名该石为“青锋剑”。形成原因:栖霞山的岩层以浅海相含燧石结核的灰岩为主。在漫长的历史中,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石灰岩易风化,而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燧石则不易风化。燧石(剑的形状)颜色深黑,因而显现于石灰岩表面。4、叠浪岩在德云亭上数十米处。民国陈邦贤栖霞新志载:“叠浪岩在西峰之侧,桃花涧中。涧水自岩上泻下,叠浪层层,岩山受水的侵蚀,也露出许多的浪迹来。”乾隆皇帝尤喜德云庵之竹篱

6、松涛,叠浪岩之有形无声。五游其境,次次题诗。清乾隆年间,著名诗人、翰林院编修蒋士铨,曾与袁枚同游栖霞,探幽觅奇。徘徊叠浪岩前,“讶水尽浪在,叹自然神功”,遂题叠浪岩诗。形成叠浪岩“伏石万叠,状如波澜”的原因,主要是以碳酸钙成分为主的石灰岩被溶解侵蚀,久而久之,滴水穿石,其层面出现溶沟、凹穴,沟穴的接界处,突起成脊,形成“石芽”。当石芽与溶沟交错在一起时,便显现出凹凸不平、状若波浪的“水面”。 南象运动(Nanxiang movement)是发生在晚三叠世之后,早侏罗世以前的构造运动。下中侏罗统象山群与上三叠统黄马青组间的不整合关系。以南京南象山和栖霞山最为显著,黄马青组及以前地层有时挤压极甚,

7、发生局部倒转褶皱或逆掩断层,此运动形成宁镇山脉的雏形。命名的标准地点在南象山。李四光(1939年)认为,宁镇山脉侏罗系常与黄马青组及较老地层不整合,南象山下侏罗统砾石砂岩不整合于黄马青组和栖霞组上;栖霞山侏罗系与二叠系石灰岩不整合,黄马青组的时代为晚三叠世。在长江中下游以三叠纪末的印支运动第二幕南象运动较为明显,但不很强烈。朱森早年发表了“江苏西南部山脉之研究”(1929)一文,创立了“高骊山砂岩”和“和州灰岩”二地层名称。他又与李四光联合发表了“栖霞灰岩及其相关地层”(1930)、“黄龙灰岩及其动物群”(1930)一文,创立了“金陵灰岩”、“黄龙灰岩”两个地层名称。他还发表了重要古生物学专著

8、金陵石灰岩之珊瑚和腕足类化石(1933),建立了新亚属“始分喙石燕”(Eochoristites)以及12个新种。由于他在古生物学、地层学上的卓越建树,他逝世以后其他古生物学家分别创立了新属“朱森蜒”(Chusenella)和“朱森珊瑚”(Chusenophyllum)来表示对他的纪念。1934年他参加了宁镇山脉地质调查,确认了该区主要造山运动时期。他与李毓尧、李捷合著的宁镇山脉地质专著(1935)中,创立了“茅山运动”、“金子运动”和“南象运动”三个地壳运动名称。民国时期,李四光、朱森、谢家荣、南延宗、王植等地质学家,都曾来过栖霞山,进行野外考察。李捷、朱森、李世光著宁镇山脉地质一书,对栖霞

9、山的地层构造,做了较详细的划分和描述。关士聪写有江苏江宁栖霞山锰矿初勘报告,认为锰矿成因属沉积淋滤型。而谢家荣、南延宗、王植的地质报告,则刊载在矿测通讯114期上。象山群:命名地点在南京南象山及北象山。是陆相河流和湖泊沉积,分布于南京南象山、北象山、钟山及江宁县张冲村石佛庵一带。象山群厚度大,出露不全。在南、北象山其厚度大于1000米,在钟山大于670米,在江宁石佛庵大于170米。栖霞组栖霞组(Qixia Fm,Chihsia Fm)曾称栖霞石灰岩。时代属早二叠纪早期。分布于华南、西南地区。命名地点在南京东郊约20千米的栖霞山。为浅海相硅质碳酸盐岩沉积,以暗蓝灰色层状灰岩为主,含不规则的燧石结

10、核,厚110250米。栖霞组石灰岩在南京地区自下而上大致分为四层:臭灰岩层,为黑色沥青质泥质灰岩,无燧石结核,含Misellina claudiae及Schwagerina tschernyschewi等;下硅质层,为黑色不纯灰岩及硅质页岩,含燧石结核,含珊瑚Wentzellophyllum volzi,厚218米;为黑或深灰色厚层灰岩,含燧石结核,上部含珊瑚Polythecalis yangtzeensis,Hayasakaia elegantula及Nankinela orbicularia等,下部含珊瑚Wentzellophyllum volzi等,厚100米;上硅质层,为黑色硅质页岩及

11、不纯灰岩,含燧石结核,含Parafusulina multiseptata,珊瑚Polythecalis multicystosis等,厚约20米。在宁镇山脉及桂西宜山等地,本组与下伏船山组呈假整合接触。栖霞组石灰岩在皖南贵池、巢县、和县等地,栖霞组底部有一含煤组,即“牌楼煤系”,栖霞组的Misellina claudiae带直接与底部煤组相接触,Schwagerina tschernygshewi带可能为底部含煤组所代替。在贵州郎岱茅口河以东,拉当附近的栖霞组上部页岩中含菊石Propopanoceras,说明栖霞组下部可与俄罗斯的萨克马尔组(狭义)对比。本组与下伏底部含煤组(梁山组)呈整合接

12、触。1命名李希霍芬,1921年。 李希霍芬(前排右三)纱帽峰南京猿人洞南京汤山镇西的雷公山中,有一个巨大的溶洞群,现已探明溶洞总面积达数万平方米,对游人开放的有雷公洞和葫芦洞。1993年3月13日葫芦洞内出土了一具较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引起了世界的瞩目。考古学家在此先后发现了十几种动物化石,据科学鉴定,这大约出生于30万年前的南京猿人,南京地区人类史也因此向前推进了20多万年,同时也证实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葫芦洞内发现的化石还有肿骨鹿、斑鹿等十余种,这些动物多生长在距今1.5亿年前的中更新世。南京猿人洞景区可分为六大块,分别为入口处石壁雕泉景观、山脚下的古人类石刻园、古人类史料

13、陈列馆、遗址洞口山崖猿人雕刻景观、天然溶洞景观、竹园休闲区。这里是一个展现南京甚至全国的古人类“石头公园”。原本暴露于石崖上的漏斗形的豁口,成为一个天然的浮雕石壁。石壁上形似人头形体的石块将略加雕凿,成为45处“南京猿人”头像,与美国总统山不同的是,猿人头像避免斧凿痕迹,与天然山石浑为一体。南京人l号头骨是个2135岁的壮年女性,生前可能患有骨膜炎。她具有北京直立人的许多形态特征,并与中国不同时代古人类化石有遗传联系。南京人2号头骨是个壮年男性,处于直立人到智人的过渡阶段。2号头骨额骨上的南京猿人复原假想图正中矢状隆起低而宽,也与欧洲和非洲直立人及早期智人相近。专家们认为,南京人1号、2号头骨

14、为中国古人类连续进化附带杂交和现代人多地区起源假说,提供了新的重要化石证据。运用科技手段,推测当时汤山地区气候干冷,冬季古长江结冰,南京猿人生活在中更新世冰期时代。根据洞中生长的石笋年龄和钙板测年表明,葫芦洞堆积从距今50万年前开始,洞口于距今10万年前封闭。因此,有关“南京人”头骨年代之谜也已解开,南京人l号头骨为距今50万年左右,而2号头骨时代为距今约24万年左右。南京六合瓜埠山火山石柱林景区是国家级地质公园开发建设中的景区之一。瓜埠山是为距今约一千二百万年前喷发的一座盾火山,多年的采石揭露,我们看到的是这座山的火山颈和周围熔岩断石的一部分。进入景区,我们会发现,这里的山是由多边形石柱组成

15、,它是火山喷发、岩浆流动冷却而留下的,熔岩石柱在地质学称柱状节理。石柱自上而下,呈扇形排列,而山顶黑色岩石为保留在火山通道中的火山渣,两者组合,犹如一座大自然雕塑的雄狮,其东侧石柱有垂直、有放射状等排列形式,这种地质景观实属罕见,可与世界著名的熔岩石柱媲美。它是研究古火山喷发岩浆流动的天然记录,这里是供人们欣赏大自然杰作的景区,是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天然课堂。石柱林,由六边、五边形规则的石柱群体组成。其石柱,每根直径约4060厘米,高2030米,紧密排列,垂直于岩层层面,构成半壁石林,恢宏壮观。它的规整性、个体大小及总体规模在国内罕见,又可与美国黄石公园、爱尔兰北部、冰岛等地的玄武岩柱相媲美。据考:这是约在209百万年间(地质年代属新第三纪),该地火山喷发,玄武岩浆溢出地表,随之均匀冷却和缓慢收缩裂开而成的柱体,地质学上称“柱状节理”。真可谓:远古的“灿烂”,现代的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