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0938952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为适应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新形势,我校以实际为基础,努力创建自主互助学习型高效课堂。三讲三不讲,教师的作用到底怎样?由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教师作用的边缘化。“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极力倡导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课堂的45分钟要尽可能地多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体验、探究,这只是一个总的指导思想,实际上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本”已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一节课中,有多少学生回答了问题,学生讨论了多长时间,教师讲了多长时间,都成了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这使我们的数学教师如履薄冰,督促自己常常反省,今天这堂课上是否讲得太多?学生开口是否太少?是否

2、提高了课堂效率?于是,课堂上,教师该讲的也不讲,该引导的也放给学生去“死啃”,把课堂教学的舞台尽可能地交给学生,自己从教学的“中心”走向了教学的“边缘”,导致教师使命的缺失。结果不光效率低,更重要的是出现了很多知识漏洞,学生不会的还是不会。没有把握好三讲三不讲的原则。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课堂上学生讨论的热火朝天,但一次又一次地跑离了课堂的主题,思维难以得到深入;由于有课本的提示,在自学环节,学生直接搬用课本现成结论,很少动脑去发现和探究结论的得出过程,没有了最为关键的一步探究;对于多个类似的题目,学生视而不见,不能及时地将其进行归类,找出一类题共有的解决办法。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其实,

3、一节课教师讲多少,学生自主探究多少,发现多少,回答多少,都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定,岂能有统一的模式。一节课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教师讲多少,而在于讲什么,该不该讲。教师要在课堂上做到“主动撤离”和“适时登场”,做好主持人。在我的课堂教学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认为:教师的讲应“导在关节点,引在岔路口,拨在不明处”。要把握好“讲”的时机,掌握好“讲”的方法,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样,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较好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把握好“讲”的时机1、为新旧知识连线搭桥 新知识是建立在旧知识之上的,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是学生知识自然生成的“沃土”,它为学生思考、探究新知识提供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提

4、供了可借鉴的方法,学生能自然而流畅的生成新知识。在新知学习前要让学生明确该知识的生长点是什么,学习新知识后,还要及时让学生明确该知识的延伸点是什么,也即:它对后序数学知识的学习有什么作用。如:在学习了乘方、开方后,要让学生明白在公式中,知道a和m求n,叫乘方运算;知道m和n求a,叫开方运算;那么知道a和n求m,叫什么运算呢?这就是我们在高中将进一步研究的对数运算,让学生对此公式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这样,就达到了以旧促新,以新联旧的作用,让学生理清了知识的来龙去脉。2、在生疑之处紧跟追问 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当学生的思维尚未觉醒或浅尝辄止时,需要我们教师去激活、去开发,比如,在探究活动中,你要适时

5、恰当的追问:你的观点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你的根据是什么?你还有不同的意见吗?再如,在探究活动中,你要适时恰当的质疑:这个思路正确吗?这种方法可行吗?这个结论科学吗?这样的追问可以诱导学生思考,这样的质疑好似投石激浪,可以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产生探求欲望,激起学生的深入思考,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完善。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为思维受堵者指点迷津 学生在学习抽象性较高或技巧性较强的知识,或有相当的深度、开放度的知识时,思维过程往往受堵,有种“像雾像雨又像风”的感觉,这时,学生正处于“愤”、“悱”的状态,也就是“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思维紧张而又活泼的境

6、界之时。只有此时,点拨效果才最佳。这时的引导,犹如雪中送炭,学生很容易从困境中走出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相信学生的探究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地提高。4、为思维偏离者导航 如果方向不明确,学生往往无法自主地开展对新知识的探究,这是由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局限,在探索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含量只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他们经常会发生思维偏离,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学习局面,这时,我们教师要及时引导,使学生的探索活动尽快地回到要探索的问题上来,做到“放得开,收得拢”。如:在让学生画反比例函数 图像时,由于学生刚学过一次函数的图像,有的学生直接取两点(1,1)、(2,2 )连结而成,师及时引导:看看点(3,

7、3 )在图像上吗?有的学生直接取两点(1,1)、(-1,-1)连结而成,师及时引导:反比例函数中的x能取0吗?这时,教师还要及时引导学生回忆在不知道一次函数图像是直线的情况下,是如何得出图像的?进而让学生明确:在不知道函数图像是什么的情况下,要用描点法画出图像,这样,就把学生拉回了正确的探究思路上来了。5、在易错点、易漏点、易混点及时提醒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容易发生混乱,或不顾命题成立的条件,或忽视转化的等价性,常常出错。教师要及时让学生澄清问题,理顺解题思路,理清出错的原因。如在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求一正二定三相等忽视了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行,但学生很容易忽视一正和三相

8、等。再如解分式不等式时学生容易直接两边同乘x,忽视了不等式的等价性。6、在答题步骤上规范演示学生会做题,不等于能写出完整而规范的解题过程,教师要做好规范的示范,对于每种类型的题目,教师要写出一至两个例题的完整解题过程,让学生模仿。很多学生没有解题先写解的习惯,老师要多演示多强调才行。或者容易漏写条件等。二、把握好“讲”的方法在把握好“讲”的时机以后,选准“讲”的方法是教学的关键,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1、在记忆方式上讲求策略对于某些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结论等,学生难以记忆,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记忆的方法,如形象记忆、类比记忆、联系记忆、编拟口诀等。如在学习了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时,公式

9、容易混淆,抓住公式的形式和符号特点编辑口诀正弦是正余余正号相同,余弦是余余正正号相反。2、在探求方法上发散优化 最好的数学教学就是以点带面、以一带二、一箭双雕。要求学生对于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找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绝不是绝无仅有的“华山一条道”。同时,要引导学生对所选方法进行最优化选择。如已知椭圆的焦点坐标为并且过,求此椭圆的方程。可以用定义法也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求方程,而这两种方法都是需要掌握的所以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说出他们的优略。3、在引申变换上拓展升华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是就题论题,我在原题讲解的基础上加以引申发展,防止学生解题的局限性,逐渐克服学生在解题时的局限性,克服学生

10、在解题时的思维定势,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如求的最小值。可给学生试着变化一下条件讨论一下时应该如何。4、在规律总结上以点带面学生在做完一类题后,很少注意到对此类题的解题规律进行总结,这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回忆类似的题目,进行有关此类题解题规律的提升,让学生弄明白这一类题的解题方法及处理此类题应如何把握问题的本质,真正做到“锦上添花”。如在讲错位相减法求和时,及时总结什么时候用这种方法,什么时候用裂项相消和分部求和法。做到数列求和规律的提升。三、应注意的问题 在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该如何“讲”的问题,除了要把握好“讲”的时机,“讲”的方法之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1、1、教师的“讲”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定,岂能有统一的教学模式。2、教师的“讲”应建立在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基础之上,要耐心的等待,不能急于求成。3、教师的“讲”应重在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不能将结论、方法直接告之。4、在交流中不要回答学生提出的一切疑问。要学会让问题之球在学生中传递,争取达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目的,让学生之间资源共享。总之,作为数学活动的引导者,我们应该成为“风筝线”,虽然“满天飞”,却自有“一线牵”,“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从来不拒绝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的讲,我们“该出手时就出手”,我们的讲解,不仅要成为及时雨,更要“锦上添花”。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教学艺术,同一节课,不管我们上了多少次,每次在收获喜悦的同时,都会留下些许的遗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艺术,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参考文献:1.曲阜一中校本课程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2.潍坊市育华学校秦志英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中教师作用的发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