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应多关注细节.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0919464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课堂应多关注细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数学课堂应多关注细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数学课堂应多关注细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数学课堂应多关注细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课堂应多关注细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课堂应多关注细节.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课堂,应多关注细节课程改革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对教育观念和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的过程。目前,我们不仅需要追求改革的深刻性和精致程度,而且还需要在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下反思常见的教育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或许,在我们以为“正常”和“应该”的地方,在我们所忽视和漠视的地方,常常隐藏着非教育和反教育的现象。数学课堂,应多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关注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活动并在这个过程中能否充分的表现自己;关注学生的细心观察和发现问题的情况;关注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过程;关注突发事件的处理;关注课堂评价等等方面。一、课堂上,善待学生的“插嘴”低年级学生的“插嘴”现象较为普遍,有的极具价值,有的实质偏颇。教

2、师要灵活的处理这些“突发”事件,既要维护课堂应有的教学秩序、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又不挫伤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老师制造悬念,激起疑问。说道:“你们随便说一个数,我就知道它能否被2整除,你们信不信?”正当学生将信将疑,准备试一试时,不料,有个学生插嘴说:“我知道,就是看这个数的个位,如果个位是0、2、4、6、8就能被2整除。”这个学生一口气就把结论都说出来了,老师还试什么呢?热情的火焰一下子就被这个插嘴的学生给浇灭了。又如: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老师准备了很多的小棒,并用每5根小棒摆成了一把漂亮的小伞,一共摆了5把,想用它们来帮助探究口诀。刚刚板书好

3、课题,就有一个学生插嘴说:“我早就会背5的乘法口诀了。”接着,又有好几个学生说:“我还是会背。”没等老师说一句话,班上的好几个学生已经“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地背起来了。老师很生气地说:“会背了也要学,你们知道乘法口诀是怎么来的吗?每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有什么规律吗?”老师的话一下子让学生的积极性消失得无影无踪。其实很多教师已经习惯了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去面对毫无准备的学生,设计一个一个地“圈套”让学生去“钻”。一两个学生的“插嘴”其实代表着大部分学生对上课内容的兴奋和迷惑,教师要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背完了5的乘法口诀后,老师为何不用最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

4、祝贺?然后吃惊地说:“孩子们真厉害,已经会背5的乘法口诀了,其实这些口诀还有很多的奥秘,今天我们学了之后就知道了。”二、课堂上,善待学生的“出错”老师在课堂上,特别是在公开课上往往惧怕学生出错,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正是有了学生的错误,教师才能把握引导的切入点。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老师设计了一道练习题,并根据学生做的速度和质量,从四个组中评选出了前三名,在黑板上分别帖上了二组 (三个笑脸娃娃),一组(二个笑脸娃娃),三组(三个笑脸娃娃)。然后提问:“老师一共贴了多少个笑脸娃娃?”学生异口同声地说6个,3+2+1=6。继续提问:能把这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很明显不能,因为每个加数不相同

5、。接着又提问:能移动其中的笑脸娃娃,让每个加数相同,并改写成乘法算式吗?学生的积极性顿时高涨,想出了以下两种方法。方法一:3+3=632=6方法二:2+2+2=623=6这两种方法都是老师预案之中的,此时觉得这道开放题已顺利完成,可这时又有一个孩子边举手边说“还有一种!还有一种!”老师的眼神尽量回避,装着没看见,没听见。可那个孩子还是把手举得老高,没抽他回答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这个孩子平常很调皮,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总是答非所问,怕他说错;二是老师也认为只有这两种方法了,就算抽到他回答肯定也是错的,对于一节公开课老师最担心的就是学生说错,所以课堂上这个学生始终没有机会说出他的第三种方法。课后才知道他

6、激励要说的就是把每个笑脸娃娃分开,变成1+1+1+1+1+1=6,16=6。多好的方法啊!就因为怕学生说错而被扼杀掉了。对于教学中出现的“答非所问”“重复雷同”“貌合神离”等现象,教师应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应对策略。这样,才能有效地对课堂进行监控,使课堂放射出亮丽的生命光彩。三、课堂上,允许学生说“不懂”课堂上,常常听到这样的问话:“你们听懂了吗”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听懂了”。听懂了固然是好事,没有听懂,说明他们的思维正处于积极的状态。这样的“不懂”可以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通过探究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在教学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时,老师

7、设计了这样一道思考题:百位上的3比十位上的3多()。一学生马上举手问:“老师,这道题我不懂!”紧接着,又有一学生发问:“老师,这里是填数字,还是打?”看来,这些都是善于思考的学生,老师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们,应该让他们自己做出判断,于是老师反问:“你说呢?”很多说“不懂”的孩子开始认真思考,只见在括号的后边有填“”的,有填“270”的,还有填“多得多”的。课堂正需要这样的“不懂”,这样的“不懂”有利于他们对知识更深入地探究,这样的“不懂”正是他们思维的灵感与智慧火花的碰撞点,将会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更为扎实的基础。四、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一定要符合教师的要求吗?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看到这样的

8、现象,当学生的回答符合教师教案的设想时,教师总是非常激动地用“你真棒”、“你真聪明”、“你回答得太好了”等语言来表示肯定。当学生的回答不符合教师的要求时,教师的反应不是毫无表情,继续引导,就是直接否定,自己说出答案。如:在复习知识点10个十是100时,课件演示完10个十叠在一起就是100后。老师指着10和100提问:“你们知道,10和100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学生的回答各种各样,有的说:“100比10多90”;有的说:“10再添一个0就是100”,有的说:“10的10倍是100”,还有的说:“10是两位数,100是三位数”就是没有学生说:“10个十是100”,于是老师很生气地提醒到:“10个十

9、就是”,学生立即说:“10个十就是100”。就这样,学生学会的是顺着老师的意图回答问题,而老师却是把学生朝教案的设想上拉。学生的生活是绚丽多彩的,答案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老师不仅仅要关注知识、技能、结果,更多的应关注他们真实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交往状态和创新热情。五、课堂上,拒绝装模作样的讨论。如今的课堂,似乎都离不开讨论,动辄讨论,似乎没有讨论就不是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其实,有些讨论只不过是形式上的一种转变,有的教师不管问题的难度如何,是否有讨论的价值,一律交由学生讨论解决。有些问题没有力度,学生随便说几句就去说别的事去了,而且每次讨论就那么一两个学生在说,其他学生好像不关自己的事一样。有时

10、讨论走过场,有的学生还没开始说,教师已经喊停了,老师也很少参与学生的讨论,只知道从前排走到后排,又从后排回到前排。这样的讨论能叫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吗?讨论应该在老师的组织下,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明确分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只有这样留出较多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才能表达出老师可能表达不了的,感悟出老师感悟不到的东西,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六、课堂上,评价应保护好每个孩子的自尊心每个孩子都有较强的自尊心,都多么渴望自己在老师和学生的心目中是最棒的,一旦失去了自尊心,学习就会很被动。记得在一次公开课上,老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通过今天的课堂教学,孩子们竞

11、选数学科代表”。有了“数学科代表”的刺激,很多孩子都表现得非常的积极,不断地开动脑筋,大胆发言,教学进行得非常顺利,后来通过一系列的评比,评出了“数学科代表”,新任科代表高兴得手舞足蹈,而原任科代表却一脸的愁苦。像这样把一个人的高兴建立在另一个人的痛苦中还算得上好的评价吗?为何不改成评选“每周一星”“每月一星”之类的题目呢,这样就可以保护好每个孩子的自尊心。让学生微笑接过老师的鼓励与劝慰。勤于学习,乐于学习,笑对每一次的失败与成功。又如:很多老师都喜欢采用小组评价,哪个组表现得好就为哪个组加一面小旗。课堂上,有一个孩子一直不认真听讲,老师一气之下,把该组的小旗擦掉了一个,其他成员非常生气,认为他是拖油瓶,免不了要骂几句,还不时的朝他使白眼,直到那个孩子伤心的哭起来为止。这么一评比,也许这个孩子这一节课都没办法再听讲了!总之,理想的课堂,是师生真实自然的互动过程,是动态生成的教学推进过程,更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我们的老师要在每个精彩的瞬间之后,做出教学反思,这不仅指的是教学环节的设计方面,同是也指教学细节处。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大家应真正的留心观察自己的教学工作,在每个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