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调查报告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0915478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民阅读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全民阅读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全民阅读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全民阅读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全民阅读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民阅读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民阅读调查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民阅读”社会背景下建设“全校阅读”的措施及建议调查报告指导老师:陈其勇项目负责人:赵雅宁小组成员:郑鑫 王庆芳 刘炬灿 孙力员目录目录1.摘要及小结22.引言23.调查方法与对象:24.调查结果分析25.结论及建议21.摘要及小结受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全民阅读”号召的影响,近两年,大学生阅读情况备受关注。本研究选取苏南十所不同层次的高校,调查当前大学生阅读偏好、阅读量以及影响阅读行为的因素等情况。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得出两方面的结论,一方面,当前高校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广度都有很大提升空间。高校的阅读推广活动收效甚微,有待改善;另一方面,不同层次高校的学生之间存在一些差异,985这类综合实力较

2、强的高校阅读情况相对好一些。针对这两个方面的发现,我们将提出改善阅读推广措施的建议。一、前言(一)调查背景及目的:“全民阅读”是在整个中华民族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社会风气,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而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新闻出版总署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在国家众多部门倡导下,“全民阅读”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充实,方式不断创新。与此同时,在2015年元旦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突出了全民阅读的重要性。在两会,李克强在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强调“倡导全民阅读”,所以阅读的重要性不必多言。然而相比起国际阅读水

3、平,我国的国民阅读现状并不容乐观。尤其是作为国民阅读的中坚力量,高校大学生的阅读现状更是令人担忧。他们作为与互联网新媒介联系最为密切的群体,成为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的主要影响对象。近年来,国内外都开始关注大学生阅读问题,并已开展了一些相关研究。国内已有的相关研究,取得了很多成就,但存在一定局限性,目前尚缺少可以有代表性地说明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普遍阅读情况以及针对现象提出具体有效建议的调查研究。 综上,为迎接“全民阅读”美好明天的到来,开展我国大学生阅读主体现状的调查迫在眉睫。3.调查方法与对象3.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选取苏南地区为例,选取了不同层次的十所高校。分别是2所985

4、高校(南京大学、东南大学),3所非985一本高校(河海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审计学院),3所二本高校(常州大学、常州工学院、江苏理工大学),2所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学院)。调查过程随机抽取每个学校50名在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3.2调查方法调查方法主要采取采访法与网上调查法相结合。采访主要是随机抽样,实地发放问卷,并结合当面采访问讯的方式。走访了具有代表性的苏南10所学校,共发放50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96份。4.调查结果分析以下将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调查结果分别是整体阅读状况和不同层次高校之间的差异对比。4.1整体阅读状况4.1.1阅读喜好:从图 看出,被

5、调查群体大多对于阅读呈积极态度,比较喜欢的人数占比最大,很少有人不喜欢课外阅读。这样的现状将有利于“全校阅读”的推广。4.1.2阅读量:在调查每学期课外阅读量的过程中,调查对象的阅读量集中在每学期3-4本,六本以上的同学占一部分。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的整体阅读量不算大,仍有较大可提升空间。4.1.3课外阅读类别偏好:小说、杂志期刊、专业辅导书、考证辅导书是大学生阅读当中倍受青睐的几种书目。名著、文学其次。根据调查结果看来,当前大学生的阅读涉猎范围相对比较局限。4.1.4阅读方式:大学环境的一个优势就在于图书馆资源丰富。所以调查当中,大多数人还是最青睐到图书馆借阅,既方便又节约成本。不过调查中也了

6、解到一些诸如“有时候想看的书图书馆没有”等问题。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偏爱在网上购买纸质书。网上购买纸质书的特点一方面在于书目全,另一方面在于纸质书籍这种传统阅读无可取代。同时,手机电子书的兴起也是不容小视的,这种阅读方式以其便于携带、随时随地的特点获得了很多大学生的热捧。各种阅读方式各有利弊,本次研究只针对阅读行为,所以这里不做评判。4.1.5学校阅读推广活动的作用:从调查结果来看,当前大学校园的阅读推广活动收效甚微。很多同学反映,这类活动大多能在短期内起到一定鼓励作用,但是不明显,也缺乏持久影响。这一情况说明当前的推广形式还不够有效,为了更好地推广“全校阅读”,有必要寻找当前推广模式当中存在的不

7、足,并加以完善。4.1.6阅读是否受周围人的影响:调查显示,多数人的阅读行为,不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但同时,相当一部分同学的阅读会受到周围的阅读氛围的影响。这样分析下来,高校的阅读氛围好,的确会对在校大学生的阅读起到一定促进作用。进而说明高校“全校阅读”氛围建设的重要性。4.2不同层次高校的阅读情况差异对比4.2.1阅读喜好:从下图来看,不同层次高校对于阅读的喜好差异不是太大。只是对于非常喜欢的选项,985高校非常喜欢课外阅读的人数比其他层次高校明显要高很多。4.2.2阅读量:各层次高校之间阅读量的差异不是很明显,只是在6本以上的阅读量中,985高校还是相对高一些。4.2.3阅读类别:阅读类别

8、上,各层次高校涉猎范围的广度没有什么明显差异。考证辅导书最受本一本二学生的偏爱,专业相关辅导书高职学生关注的比较少。4.2.4周围阅读氛围:调查显示,当前大学校园里的阅读氛围普遍不是很浓郁,985高校相对浓郁一些。5.结论及建议5.1结论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得出两方面的结论,一方面,当前高校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广度都有很大提升空间。高校的阅读推广活动收效甚微,有待改善;另一方面,不同层次高校学生之间的阅读情况存在一些差异,比较明显的能看出985高校的学生在阅读喜好、阅读量以及学校阅读氛围方面存在一定优势。阅读对于提高一个人的素质有着不可小视的影响,学生的阅读素质高低又会对学校的综合实力有一定的影

9、响作用。这样看来,阅读的推广与高校综合实力的提高有一定的联系。5.2建议为了促进高校学风教风建设,为了充分发挥书刊的作用,现根据国内外开展读书活动的经验和我们自己的体会,对校园读书活动的开展提出下列意见。5.2.1宣传阅读的重要意义、营造校园读书氛围 目前许多报刊有读书版,对于呼唤传统阅读,走进经典,营造书香校园,分析阅读的重要意义的文章很多。学校应该采用多种形式 ,大力宣传阅读的价值,让学生真正了解 阅读的意义。阅读的方法,读什么?怎样读?披露国内外阅读动态,发展趋势;介绍阅读指导和阅读研究性著作;通报中外最新的学术性和流行性出版物;揭示和报道中外经典著作,以指导阅读。宣传的形式是多样的,最

10、好在某一时期,多种形式并用,采用集约型的 密集宣传,给学生们带来深刻印象,如校园网站、广播、墙报、简报、横幅、大小会议、座谈会等,使阅读之声无处不在,无人不知,深入人心。5.2.2 开设导读课 目前,从小学至大学政治理论课和专业技术课很多,学习时间很紧。但再紧也要让他们知道如何阅读。近年不少中小学校开设了导读课。大学里也应根据自身特点设置导读课,制定读书 计划,进行自觉地、系统地阅读。导读课与检索课不同,检索课解决的是如何从文献和网络资源中找到和获取文献资料和相关信息,供科学研究和决策参考 。而导渎课的目的是 指导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方法和名著的介绍。二者是不可替代的。 5.2.3

11、举办读书活动月或读书周 乘中外读书节的东风,开展读书周或读书月活动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高校可以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大学生参与其中。如 “大学生读书月开幕式签字活动”、“读书与梦想”征文比赛、“翰墨飘香”书法比赛、“品读经典”影片欣赏、“文明读书”倡议爱护书籍等。通过读书活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使他们逐步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较强的专业技能水平;进一步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转变大学生中存在的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思想倾向,使更多的大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5.2.4 举办读书报告会 顺应年轻人的追星心理和名人效应,聘请国内和地方有一定知名度的作

12、家、艺术家、学者到校作公益讲座、学术报告,读书指导等会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读书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与优秀作家、学者交流阅读体会的机会,为他们搭建展示自己阅读成果的舞台,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到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5.2.5建立读者协会校园里作一般的读书号召,总觉得空飘飘没有着落。在发动师生阅读方面,学校应有自己的基本队伍,要有一支能够经常联系、支持这项活动而又能发动更多读者的群体,成立读者协会就显得十分重要。这批读者协会会员为读书使者,他们像种子一样在大学中生根发芽。传播读书理念。传递图招信息,带动更多的同伴进入阅读者的行列 。5.2.6 开展多种形式生动活泼的读书活动 除了每年一度的读书活动月,还可以根据青年学生的特点,组织一些新颖活泼的读书活动,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如书评竞赛、诗歌、朗诵、阅读接力、心得座谈、书谜竞猜、图书漫画、读书漫话、书名连珠等。不过这些活动每次应有专人负责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