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和环境因素识别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0914479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法规和环境因素识别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法律法规和环境因素识别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法律法规和环境因素识别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法律法规和环境因素识别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法律法规和环境因素识别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律法规和环境因素识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因素识别(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及环境因素识别(第三部分)十二资料收集和环境因素识别12. 1初期的调研活动主要了解: IS014001在本国的推行情况; 环保方面的政策法规; 国内外环境形势,地区环境现状; 推行IS014001的战略意义; 推行IS014001的策划等。组织可到当地环保局查询这些资料或由咨询公司协助提供的方法。122 了解公司环境现状在体系推进之前,收集环保方面的有关资料,以便了解公司的环境现状,并与相关法律法规进行 对照,对公司的守法情况进行评估,预测潜在的环境风险,以便于高层管理者及时了解现状。可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的设计可参考环保部门的排污申报登记表,或有些认证机

2、构或咨询机构设计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基本情况调查表。典型的调查问卷中内容可包括: 产生哪些大气污染物?污染物浓度及总量是多少? 产生哪些水污染物?污染物浓度及总量是多少? 环评报告、“三同时”报告、验收报告、排污许可证、监测报告。 污水管网图、雨水管网图。 主要工艺流程及物料使用情况。 使用哪些有毒有害化学品?数量是多少? 在产品设计时如何考虑环境问题? 有哪些紧急状态?采取了哪些预防措施? 水、电、纸、化学品、辅材年用量各多少?与同行业和往年比较结果如何? 有哪些环保设备?维护状况如何?产生哪些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如何处置的?废物清单及承包商资料等。主要噪声源有哪些?厂界是否达标?有否居民投诉

3、情况?有否做调查?以上只是供参考的问卷调查内容,组织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整的问卷提纲。问卷收回后整理存 档,以供日后推行IS014000使用。123高层管理者的决策一旦高层管理者明确企业的认证目标以及获证的决心,标志 “三同时”指的是“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等一系列的推进推广活动即将展开。首要的任务是任命环境管理责任人,受权,建立ISO140O1推进组织机构。12. 4任命环境管理责任人环境管理责任人应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任命,一般由具有一定的职位,且在企业较有影响力的人 员担任。最高管理者可以指定一位或多位代表共同开展工作。有些已获得IS09000认证的企业,品质 管理代表和环

4、境管理代表由同一人担任,便于环境管理体系与企业原有的质量体系充分结合;另一方面,也可充分利用原来负责IS09000推进工作的人力资源。有些企业则选择人事行政经理或质量部经理担任环境管理责任人,由于他们比较了解当地环境背 景,与相关方(政府、环保局、附近居民等)有着紧密的联系,便于内外信息交流。各种做法各有其优 点和缺点,组织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人担任环境管理代表。另一方面,体系的推进工作是一项系统的、艰巨的任务,往往出现有些部门不合作的事。例如, 有的员工认为环境管理是环保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不承认环境管理工作是自己本职工作的一部分, 而是一项额外的工作,往往出现消极应付的态度。为避免上

5、述事情发生,在推进过程中可将推进工作 开展的好坏直接与员工的表现挂钩,作为升职加薪或处罚的依据之一,使推进工作与人事行政管理挂 钩。125认证及咨询机构选定对于一个争取IS014001认证的企业来说,认证及咨询机构的选定是极其重要的。在认证及咨询机 构选定之前,应首先了解我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制度,了解国际互认方面的信息。确定公司认证的需 要,是国际还是国内认证或二者兼而有之。我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制度有如下特点: 由国务院授权的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认证指导委员会)对环境管理体系 认证工作实施统一管理。 遵守与国际惯例一致的原则;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制度与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6、及现行环境管理制度紧密结合; 认证机构必须经过我国认证指导委员会认可,而咨询机构须经国家环保总局备案认可;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员必须具有国家注册资格;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员培训机构、教材必须经认证人员国家注册委员会环境管理体系专业委员会 认可批准; 环境管理体系认可/注册委员会具有权威性和公正性。十三、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及收集(最底要求是满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的要求)131有关环境的法规按照类别分可分为(四大类)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2. 环境保护法律制度3. 环境保护标准4环境保护多边条约按照环境保护法体系分为(八大类)1. 宪法;2. 基本法3. 环境保护单行法4.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5

7、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6. 环境标准7. 其他部门法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8. 国标环境保护公约132环境保护法体系结构图133环境法规制度1 环境法律制度的定义是指为实现环境立法的目的,遵循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而制定于国家环境污染防治法律之中以及由环 境污染防治单项法律或规章具体表现出来的对国家环境污染防治具有重大、普遍和指导意义,并且对 法律关系的参加者直接具有约束力的同类法律法规的总称。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概念对可能影响环境的的工程建设、开发活动和各种规划,预先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提出环境影 响及防治方案的报告,经主管当局批准才能建设,这就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3 “三同时”制度概念“三同时

8、”制度,是指建设项目中的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 用的制度。它是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之一,也是我国所独创原一项环境法律制度,同时也是控制 新污染的产生,实现预防为主的原则的一条重要途径。适用范围A. 新建、扩建、改建项目B. 技术改造项目C. 一切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工程建设项目D. 确有经济效益的综合利用项目4 征收排污费制度又叫排污收费制度。是指国家环境管理机关依本组织的要求法律规定对排污者征收一定费用的一 整套管理措施。它既是环境管理中的一种经济手段,又是“污染者负担原则”的具体执行方式之一。5 限期治理制度是指对现已存在的危害环境的污染源,由法定机关

9、作出决定,令其在一定期限内治理并达到规定 要求的一整套措施。它是减轻或消除现有污染源的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状况的一项环境法律制度,也 是我国环境管理中所普遍采用的一项管理制度。6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是指由排污者向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申报其污染物的排放和防治情况,并接受监督管理的一系 列法律规范构成的规则系统。它们排污申报登记的法律化。7 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是指从事有害或可能有害环境的活动之前,必须向有关管理机关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发给许 可证后,方可进行该活动的整套管理措施。这是环境行政许可的法律化,是环境管理机关进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134主要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文件A环境保护法律

10、目录清单序号法律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2/26/198912/26/1989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环境防治法08/29/199508/29/1995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0/30/199510/30/1995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0/29/200401/03/1997B、环境质量标准序号编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GB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04/05/198806/01/19882GB10070-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12/10/198807/01/19893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09/07/199303/0

11、1/19944GB3095-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01/18/200410/01/2004C、主要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目录清单序号法律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02/05/198207/01/1982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设施安全监督管理办法10/29/198610/29/19863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02/17/198702/17/1987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实施细则07/12/198909/01/1989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05/24/199107/01/1991C、主要环境保护规章目录清单序号法律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全国环境监督管理条例07/21/1983

12、07/21/19832征收超标准排污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办法05/13/198407/01/19843节约能源管理暂行规定01/12/198604/01/19864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09/10/198709/10/19875汽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办法08/15/199008/15/19906全国机动车尾气排放监测管理制度(暂行)02/22/199102/22/19917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07/03/199210/01/19928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07/08/199908/06/19999国家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推广管理办法10/11/199302/01/1994D、污染物

13、排放标准序号编号法律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GB1495-1979机动车辆允许噪声标准02/23/197902/23/19792GB11641-1989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08/17/198904/01/19903GB12348-1990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05/01/199011/01/19904GB14551-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08/06/199301/15/19945GF14621-1993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09/07/199303/01/19946GB14764.1-1993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2/10/199305/01/19947GB1629

14、7-199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04/12/200401/01/1997DB31/199-1997地方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8GB8929-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10/01/200401/01/1998E、我国已加入的国际环境与资源保护公约及条约(仅供参考)序号条约名称时间地点1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5年维也纳2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年巴黎3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1973年华盛顿4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87年蒙特利尔5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修正稿1990年伦敦6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1989年巴塞尔7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年里约热内卢8生物多样性公约1992年里约热内卢9大陆架公约1958年日内瓦十四环境因素识别14.1三种时态是指过去、现在、将来过去: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或过去曾发生的环境事故等。如过去三氯乙烯、废油等化学品向土地 排放,过去经常出现超标排放、报废产品原料较多,甚至发生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