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工艺方法确定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0910181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铸造工艺方法确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铸造工艺方法确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铸造工艺方法确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铸造工艺方法确定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铸造工艺方法确定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铸造工艺方法确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铸造工艺方法确定(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铸 造 工 艺 方 案 确 定1夹具的生产条件,结构,技术要求产品生产性质大批量生产零件材质35Cr 夹具的零件图如图2.2所示,夹具的外形轮廓尺寸为285mm*120mm*140mm,主要壁厚40mm, 为一小型铸件;铸件除满足几何尺寸精度及材质方面的要求外,无其他特殊技术要求。零件图如下 图所示:2 夹具结构的铸造工艺性零件结构的铸造工艺性是指零件的结构应符合铸造生产的要求,易于保证铸件品质,简化铸件工艺过程和降 低成本。审查、分析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1铸件应有合适的壁厚,为了避免浇不到、冷隔等缺陷,铸件不应太薄。2.铸件结构不应造成严重的收缩阻碍,注意薄壁过渡和圆角铸件薄厚壁的相

2、接拐弯等厚度的壁与壁的各种交接, 都应采取逐渐过渡和转变的形式,并应使用较大的圆角相连接,避免因应力集中导致裂纹缺陷。3铸件内壁应薄于外壁 铸件的内壁和肋等,散热条件较差,应薄于外壁,以使内、外壁能均匀地冷却,减轻 内应力和防止裂纹。4壁厚力求均匀,减少肥厚部分,防止形成热节。5. 利于补缩和实现顺序凝固。6. 防止铸件翘曲变形。7. 避免浇注位置上有水平的大平面结构。3.造型,造芯方法的选择支座的轮廓尺寸为285mm*140mm*120mm,铸件尺寸较小,属于中小型零件且要 大批量生产。采用湿型粘土砂造型灵活性大,生产率高,生产周期短,便于组织流 水生产,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材料成本低,

3、节省烘干设备、燃料、电力等, 还可延长砂箱使用寿命。因此,采用湿型粘土砂机器造型,模样采用金属模是合理 的。在造芯用料及方法选择中,如用粘土砂制作砂芯原料成本较低,但是烘干后容易产生裂纹,容易变形。在 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下,由于需要提高造芯效率,且常要求砂芯具有高的尺寸精度,此工艺所需的砂芯采用热芯盒法生产砂芯,以增加其强度及保证铸件质量。选择使用射芯工艺生产砂芯。4浇注位置的确定铸件的浇注位置是指浇注时铸件在型内所处的状态和位置。确定浇注位置是铸造工艺设计中重要的环节,关系到铸件的内在质量,铸件的尺寸精度及造型工艺过程的难易程度。确定浇注位置应注意以下原则:1.铸件的重要部分应尽量置于下部2.

4、重要加工面应朝下或直立状态3使铸件的答平面朝下,避免夹砂结疤内缺陷4. 应保证铸件能充满5. 应有利于铸件的补缩6避免用吊砂,吊芯或悬臂式砂芯,便于下芯,合箱及检验初步对支座对浇注位置的确定有:方案一如图4.1,方案二图4.2,方案三图4.3,方案四图4.4图4.1浇注系统方案一图4.2浇注系统方案二图4.3浇注系统方案三 图4.4浇注系统方案四5分型面的确定分型面是指两半铸型相互接触的表面。分型面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铸件的尺寸精度、成本和生产率。而选择分型面时应注意一下原则:1.应使铸件全部或大部分置于同一半型内2.应尽量减少分型面的数目3.分型面应尽量选用平面4便于下芯、合箱和检测5.不

5、使砂箱过高6. 受力件的分型面的选择不应削弱铸件结构强度7. 注意减轻铸件清理和机械加工量图 5.1 分型面选择方案一图 5.2 分型面选择方案二 图 5.3分型面选择方案三图 5.4分型面选择方案四第三章 铸造工艺参数及砂芯设计1 铸件尺寸公差欢迎共阅铸件尺寸公差是指铸件公称尺寸的两个允许的极限尺寸之差。在两个允许极限尺寸之内,铸件可满足机械加工,装配,和使用要求。夹具为砂型铸造机器造型大批量生产,由铸造工程师手册查表6-25得:支座的尺寸公差为CT812级,取CT9级。支座的轮廓尺寸为2 8 5mm* 1 40mm* 1 2 0mm ,由铸造工艺设计查表1 -9得:支座尺寸公差数值为 3.

6、2mm。铸造收缩率又称铸件线收缩率,用模样与铸件的长度差除以模样长度的百分比表示: = (L1-L2) /L1*100% 铸造收缩率L1模样长度L2铸件长度支座受阻收缩率由铸造工程师手册查表6-24得:受阻收缩率为1.5%3.1.4起模斜度为了方便起模,在模样、芯盒的出模方向留有一定斜度,以免损坏砂型或砂芯。这个斜度,称为起模斜度。起模斜度应在铸件上没有结构斜度的,垂直于分型面的表面上应用。初步设计的起模斜度如下:外型模的A面(如图所示)高52mm的起模斜度由铸造工程师手册查表6-39得:粘土砂造型外表面起模斜度为a =0 30z ,a=1.0mm外型模的B面(如图所示)高100mm的起模斜度

7、由铸造工程师手册6-39查表得:粘土砂造型外表面起模斜度为a =0 25 ,a=1.2mm但是同一铸件要尽量选用同一起模斜度,以免加工金属模时频繁的更换刀具。所以选用同一起模斜度为a =030z ,a=1.0mm3. 1 . 5最小铸出孔和槽零件上的孔、槽、台阶等,究竟是铸出来好还是靠机械加工出来好,这应该从品质及经济角度等方面考虑一般来说,较大的孔、槽等应该铸出来,以便节约金属和加工工时,同时还可以避免铸件局部过厚所造成热节提高铸件质量。较小的孔、槽或则铸件壁很厚则不易铸出孔,直接依靠加工反而方便。根据夹具的轮廓尺寸285mm*140mm*120mm由铸造工程师手册查表6-45得:铸钢件最小

8、铸出孔约为直径60mm。大孔0 72,考虑加工余量后直径为65mm,壁厚度为24mm。该孔直径比较大,高径比也不大,则应该铸出。小孔0 30,考虑加工余量后直径为24mm,小于最小铸出孔为60mm的要求,壁厚度为10mm。该孔直径较小,高径比较大,不应该铸出,机械加工较为经济方便。欢迎共阅铸件重量公差铸件重量公差是以占铸件公称重量的百分比表示的铸件重量变动的允许范围。支座的公称重量约为11kg,尺寸公差为MT9级。由铸造工程师手册查表8-4得:支座的重量公差为MT9级,查手册8-9得重量公差数值为10%。3.1.9 分型负数干砂型、表面烘干型以及尺寸较大的湿砂型,分型面由于烘烤,修整等原因一般

9、都不很平整,上下型接触面 很不严。为了防止浇注时炮火,合箱前需要在分型面之间垫以石棉绳、泥条等,这样在分型面处明显增加了铸件 的尺寸。为了保证铸件尺寸精确,在拟定工艺时为抵掉铸件增加的尺寸而在模样上减去相应的尺寸称为分型负数。而支座是湿型且是小型铸件故不予考虑分型负数。反变形量铸造较大的平板类、床身类等铸件时,由于冷却速度的不均匀性,铸件冷却后常出现变形。为了解决挠曲变形问题,在制造模样时,按铸件可能产生变形的相反方向做出反变形模样,使其于变形量抵消,这样在模样上做出的预变形量称为反变形量。而支座没有较大平板故基本不会产生挠曲变形,所以不用设置反变形量。非加工壁厚负余量在手工粘土砂造型、制芯过

10、程中,为了取出木模,要进行敲模,木模受潮时将发生膨胀,这些情况均会使型腔尺 寸扩大,从而造成非加工壁厚的增加,使铸件尺寸和重量超过公差要求。为了保证铸件尺寸的准确性,凡形成非 加工壁厚的木模或芯盒内的肋板厚度尺寸应该减少,即小于图样尺寸。为减少的厚度尺寸称为非加工壁厚的负余 量。支座砂芯属于机器造芯,造型属于机器造型。故不用设置非加工壁厚负余量3. 2砂芯设计砂芯的功用是形成铸件的内腔、孔和铸件外型不能出砂的部分。砂型局部要求特殊性能的部分有时也用砂芯。夹具砂芯的外型如图所示3.2.1芯头的设计砂芯主要靠芯头固定在砂型上。对于垂直芯头为了保证其轴线垂直、牢固地固定在砂型上,必须有足够的芯头尺寸

11、。根据实际设计量取计算砂芯高度:L=140mm砂芯直径:D=65mm (考虑MRA)芯头长度初步选取由铸造工程师手册查表6-56得:h=2530mm取h=30mm大量生产中,等截面柱状砂芯,上下芯头可取相同高度,故上下芯头均取h=30mm。芯头斜度选取由铸造工程师手册查表6-57得:上芯头a =10 , a=6mm,下芯头a =5,a=3m垂直芯头与芯座之间的间隙为S,查铸造工程师手册表6-58得取S=0.5mm3.2.3 压环、防压环和集砂槽芯头结构在湿型大批量生产中,为了加速下芯、合芯及保证铸件质量,在芯头的模样上常常做出压环、防压环和集砂槽。压环、防压环和集砂槽尺寸由铸造工艺手册查表1-

12、43得e=2mm f=3mm r=2mm3.2.4 芯骨设计为了保证砂芯在制芯、搬运、配芯和浇注过程中不开裂、不变形、不被金属液冲击折断,生产中通常在砂芯中埋置芯骨,以提高其刚度和强度。因为砂芯尺寸较小,而且采用树脂砂,故砂芯强度较好,砂芯内不用放置芯骨。3.2.5砂芯的排气砂芯在浇注过程中,其粘结剂及砂芯中的有机物要燃烧(氧化反应)放出气体,砂芯中的残余水分受热蒸发 放出气体,如果这些气体排不出型外,则要引起铸件产生气孔。可以采用通气针,通气模板,用蜡线,尼龙管, 手工开挖等方法进行排气。3.2.6砂芯负数大型粘土砂芯在春砂过程中砂芯向四周涨开,刷涂料以及在烘干过程中发生的变形,使砂芯四周尺

13、寸增大。为了保证铸件尺寸准确,将芯盒的长、宽尺寸减去一定量,这个被减去的量叫做砂芯负数。因为砂芯负数只用于大型粘土砂芯,本设计中的砂芯为小型砂芯不设计砂芯负数。第四章 浇注系统及冒口、冷铁、出气孔等设计4.1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系统是铸型中引导液体金属进入型腔的通道,它由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道组成。4.1.1选择浇注系统类型1. 封闭式浇注系统:奇指从浇口杯底孔到内浇道的截面积逐渐缩小,阻流基元为内浇道的浇注系统。奇这种浇注系统充满得快、挡渣能力好,金属液在浇道中不容易带入空气和氧化,金属消耗少、清理方便。奇缺点:金属液进入型腔的线速度高,易冲坏铸型,易使金属液产生喷溅,氧化和卷入气体。

14、奇主要适用于不易氧化的各种铸铁件,不适用于易氧化的非铁合金铸件和用柱塞包浇注的铸钢件。2. 开放式浇注系统:奇从浇口杯底孔到内浇道的截面积逐渐增大,阻流截面位于浇口杯底孔或直浇道上口。奇优点:进入型腔时金属液流速度小,充型平稳、冲刷力小、金属氧化少。奇缺点:挡渣效果不好,内浇道大,消耗的金属液多。奇适用于易氧化的非铁合金铸件,球墨铸铁件和用柱塞包浇注的中、大型铸钢件。以上两种均不适合本设计小型铸钢件大批量生产的特点,故不选用。针对本设计,查铸造工程师手册的:大批量生产小型铸钢件时,常采用转包浇注,多采用可充满式浇注系统,既加强当渣能力,又能减轻喷射,常采用的浇注系统截面积之比为A内内:A :A

15、 =1.0:(0.8-0.9):(1.1-1.2) 横直4.1.2 确定内浇道在铸件上的位置、数目、金属引入方向夹具外轮廓尺寸为285mm*120mm*140mm,查铸造工艺装备设计手册表5-7得:选择沙箱尺寸A*B*H=350mm*250mm*200mm,根据最小吃沙量选择铸造时采取一箱一件,。为了方便造型,内浇道开设在分型面上。因为铸件采用底座朝上且铸件全部位于下箱的方式进行铸造,这样铸件凝固顺序为由下至上凝固,这样有利于支座的重要部分先凝固并得到补缩,如此内浇道则设置在底部侧面引入金属液。4.1.3决定直浇道的位置和高度实践证明,直浇道过低使充型及液态补缩压力不足,容易出现铸件棱角和轮廓不清晰、浇不到上表面缩凹等缺陷。初步设计直浇道高度等于上沙箱高度200mm。但应检验该高度是否足够。检验依据为,剩余压力头应满足压力角的要求,如下式所列:HM 三Ltga式中Hm最小剩余压力头L直浇道中心到铸件最高且最远点的水平投影距离a压力角由铸造工程师手册查表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