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考古文化心得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0909191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9.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峡考古文化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三峡考古文化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三峡考古文化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三峡考古文化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三峡考古文化心得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峡考古文化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峡考古文化心得(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峡考古文化课心得姓名:何庆龄 学号:2011220800 专业:医学检验 摘要:三峡从小就对其充满好奇的一个 地方,所以今年的选修课上,毫不犹豫的就 选择了三峡考古文化的选修课。在此门选修 课上,学到了许多不曾了解的知识,不仅开 阔了自己的文化领域,同时也增强了自己的 文化底蕴。上了此门选修课,感慨良多,下 面来说一说自己对三峡考古文化课的心得。中国三峡文物考古工作的开展。对于三 峡考古最早的记载当是,南北朝时期的南 齐书祥瑞志记载“建元元年(公园479 年)十月,涪陵郡娫民田健所住岩间或 古钟一枚,又有一器名淳于,娫人以为为神 物奉视之。”近代三峡考古文化的开端则是, 上世纪20、30年代

2、,美国学者格尔阶纳 尔逊和美国传教士埃德加发现了巫峡大溪、 跳石、碑石等,以及一些植物标本。1959 年 至 1975 年间发现了巫峡大溪遗址;1972 年、 1980 年、 1983 年发现了涪陵小田溪巴人墓 群;20 世纪 80 年代发现了宜昌中堡岛、杨 家湾、柳林溪等遗址。至今发现的地下文物 埋藏总量面积多达 3000 余万平方公里。这 不得不说是华夏文明的重大闪光点。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时期和西周 时期考古发现的资料概况。旧石器时代是指 距今 1 万年以前的时代,学习了本门课程, 让我了解到。三峡地区属于旧石器时代的人 类化石,包括有早中晚各时期。其中属于旧 石器时代早期直立

3、人的可以建始人、巫山人 为代表,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早期智人的可 以长阳人为代表,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 的可以奉节草堂人、巫山迷宫洞人为代表。 恩格斯指出:“有了人,我们就有了历史。” 三峡地区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建始人、巫山 人化石材料的考古发现,使我们完全有充足 的理由宣称: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至少在距 今 200 万年以前,就在长江三峡地区拉开了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序幕。新石器时代则是 1 万年以后到夏商以前的这段时期了,这段 时期内出现了打制磨制的石器,少部分陶 器。其演变序列,在东部地区从初期的桅杆 坪遗存到早期的城背溪文化,再到中期的大 溪文化,再到晚期的居家岭文化,最后是末 期的石家

4、河文化;在西部则是从初期的鱼复 湳遗存(今奉节)到早期的玉溪遗存(今丰 都),再到中期的哨棚嘴文化下层(今中县), 最后是晚期的哨棚嘴晚期文化(今忠县)。 到了夏商时期,三峡地区的巴文化遗存、遗物 就更多了 ,发现这一时期巴人活动区域 200 余处。说到巴渝文化,就不得不说巴文化了, 巴文化是巴渝文化的发源,从200 多万年前 的“巫山猿人”到“长阳人”,再到新石器时代 及进入阶级社会后 ,不同时代都发现了不同 的文化遗存和遗物。在这些文化遗存、遗物 中,有不少内容与巴文化有关 (或者说带有巴 文化因素)。所以说巴文化是非常久远的一种 文化。而且从已有的考古资料获悉,三峡地区 出土了不少新石器

5、时代以前的动物化石和 人骨、牙齿等标本,我们不敢妄加断定它就是 巴文化的始祖或源头 ,或与巴文化有直接关 系,但它说明在很早以前就有人类 (或早期人 科)在三峡活动则是无疑的。从发掘物来看, 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石器,另一种是陶器。 其中石器有石片、石锛、石凿、石斧、石镟 等,常见的石片可能用于宰、割、剥皮或刮鱼 鳞等,陶器陶器以夹砂灰褐陶为主,器形主要 有圜底器、灯座形器、尖底器、三足器等 , 如:圜底釜、平底罐、鼓肩罐、圈足豆、细长 柄豆、花边口沿口器、尖底杯、三足规鬲、 三足禾皿、鸟首形器把、大口尊、器盖、器 座等。这些遗物的发掘地主要在川东的涪陵 小田溪、陈家坝子 ,忠县洽甘井沟,巫山大

6、昌 坝、双堰塘、江东嘴、云阳李家坝等;鄂西有 秭归鲢鱼山、朝天嘴、杨泗庙、宜昌路家河、 中堡岛、三斗坪、前坪、白庙子、下岸溪、 葛洲坝、江南的望洲坪、宜都的红花套、毛 溪套、向家沱、石板巷子、长阳的香炉石等。 而且据研究表明在夏商时期巴文化遗存遗 物的这些特点与前面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文 化特点有不少相似之处是不言而喻的。有更 多的证据表明夏商时代的巴人文化遗存是 由该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文化遗存直接 发展而来的。这不得不说是考古史的重大发 现。三峡库区先民巴人,约存在于夏 商至西周时期,以勇猛善战、能歌善舞著称。 对于这一古老部族的具体情况,人们一直无 从知晓,成为中国历史未解之谜。考古新发 现

7、巴人遗址和墓地百余处,巴文化以从商周 到战国的完整序列呈现,将过去通过战国晚 期墓葬所知的巴文化推进到春秋时代,形成 了从商周到战国的不间断的巴文化完整序 列。巫山县双堰塘遗址、忠县哨棚嘴等遗址 群、云阳县李家坝遗址、开县余家坝遗址, 内涵丰富,表明这里曾为商至汉初时期巴人 的中心活动地带。人们在这些地方出土了大 量的青铜器,还发现了巴人的建筑、盐业、 冶金、窑业遗址,打开了深入研究巴人文化 的神秘之门。学习了本门选修课程,了解到三峡文化 的丰富多彩,同时也了解到三峡考古工作的 艰难性,考古研究者们,为中国考古史事业 的发展不辞劳苦的工作在考古现场。这打动 了我,所以我想了解更多的有关于三峡的

8、知 识,于是我通过网络查到了许多的知识,让 我受益匪浅。目前三峡文化遗址正面临迁移的局面, 长江三峡工程建成蓄水后,这些丰富的文物 古迹资源将被淹没或受到严重影响。及时保 护抢救好这些地面文物,系统发掘地下文 物,搞好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工作是 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惠及子孙,造福 人类的事业,是国家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 人的责任,是三峡工程建设本身的要求和人 们的共同心愿,也是衡量三峡工程库区移民 工作成败好坏的一个重要方面。三峡工程库 区各地地面文物保护工作正在按规划有计 划地实施。三峡库区地面文物保护工作顺利 开展,文物保护项目的设计、征地等前期工 作都已基本到位,建筑物落架拆除工

9、作进展 顺利,工程施工顺利开展,项目复建把关严 格,质量较好,能够按计划完成地面文物保 护工作任务。其中重庆市云阳县张飞庙,忠 县“汉代双阙”,奉节县瞿塘峡壁石刻、清静 庵、永安宫,湖北省巴东县清风亭,秭归县 青滩民居、江渎庙、屈子桥、水府庙等一批 重点地面文物保护项目己经完工,保护工程 质量良好,并投入旅游、文物保护开发等使 用,发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重 庆市涪陵区白鹤梁水文石刻,忠县石宝寨, 巫山县大昌古镇古民居,湖北省秭归县屈原 祠等一批重点地面文物保护项目工程施工 正在按计划进行,工程进度正常,项目保护 施工质量良好,能够按期完成有关地面文物 保护工作任务。保护抢救好长江三峡

10、工程库 区的文化遗产和文物资源,对弘扬中华民族 文化,提高人民的民族自信心,进行爱国主 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物质 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而建立三峡文 明工程形象及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等都具 有十分重要和极为深远的意义。同时,三峡 工程库区文物古迹保护工作在历史研究、艺 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和旅游开发等方面也 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价值。因此,我们要按 照依法、科学的原则,采取得力措施,进一 步做好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文物古迹保护工 作。由此看来,国家对三峡文化的重视已经 达到了一个极其高的水平。不得不说,三峡 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中之重,是西南地区 人类发展史的重要文化,我们不仅要保护

11、三 峡文化,更要将三峡文化发展下去。学习了本门三峡考古文化的课程,不仅是我的知识增加,而且了解到三峡文化是在 人类发展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使我对三峡 文化有了另一种深刻的认识,并且使我有了 继续深入学习三峡考古文化的信心,总之, 学习此门三峡考古文化是值得的。奔流不息的长江孕育着灿烂的华夏文 明,长江三峡地区是华夏民族较早开发的地 区之一,峡江两岸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文化遗 存。这些遗存所显现的人文风貌,所蕴含的 历史,价值不可估量。三峡库区先民巴人,约存 在于夏商至西周时期,以勇猛善战、能歌善 舞著称。对于这一古老部族的具体情况,人 们一直无从知晓,成为中国历史未解之谜。 考古新发现巴人遗址和墓

12、地百余处,巴文化 以从商周到战国的完整序列呈现,将过去通 过战国晚期墓葬所知的巴文化推进到春秋 时代,形成了从商周到战国的不间断的巴文 化完整序列。巫山县双堰塘遗址、忠县哨棚 嘴等遗址群、云阳县李家坝遗址、开县余家 坝遗址,内涵丰富,表明这里曾为商至汉初 时期巴人的中心活动地带。人们在这些地方 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还发现了巴人的建 筑、盐业、冶金、窑业遗址,打开了深入研 究巴人文化的神秘之门。在三峡湖北库区也发掘出中 堡岛、杨家湾、白庙、柳林溪、官庄坪等重 要遗址,及卜庄河、古夫、望江等墓葬群, 获得一大批文物,填补了考古研究的许多阶 段性的空白。三峡库区还发现了大量秦汉以 后的城址、聚落、墓

13、葬、建筑、窑业、农作 遗迹,为研究峡江地区文明的形成、环境的 变迁,提供了丰富的实物史料。在云阳旧县 坪遗址发现的西汉简牍,在云阳马粪沱墓群 发现的汉代画像,在万州槽房沟墓群发现的 汉代佛像,在忠县乌杨遗址发现的汉代石 阙,在万州老棺丘墓群中发现的汉魏时代中国象棋子等,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考古发 现;万州武陵镇商周古城建筑遗址、西陵峡 口东周建筑遗址、圈山汉代古城遗址及云阳 明月坝遗址、巴东县旧县坪宋代城址、白帝 城宋城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城镇提 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对全方位研究中国古 代城市有着重要价值。始于本世纪初的三峡考古,发现和发掘 了大量的考古学文化遗存、遗物,从200多 万年前

14、的“巫山猿人”到“长阳人”,再到新石器 时代及进入阶级社会后,不同时代都发现了 不同的文化遗存和遗物。在这些文化遗存、 遗物中,有不少内容与巴文化有关(或者说带 有巴文化因素)。从已有的考古资料获悉,三峡地区出土了不 少新石器时代以前的动物化石和人骨、牙齿 等标本,我们不敢妄加断定它就是巴文化的 始祖或源头,或与巴文化有直接关系,但它说 明在很早以前就有人类(或早期人科)在三峡 活动则是无疑的。同时,根据学术界多年来对巴文化的研究,巴文化有诸多问题(如起源问 题等),尚存在争议。那么,我们对三峡新石器 时代以前的遗存、遗物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分析其与巴文化究竟有无关系,或许能对巴 文化研究中

15、的一些问题予以澄清。到了新石器时代,从三峡地区目前发现的城 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 文化等不同的文化看,不仅它们自身有一定 的因袭、继承关系,而且更与巴文化的关系密 切。我们以这几种文化的个性特征(质地、颜色、 形状、纹饰等)看,不但这几种文化之间有诸 多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成分,而且与后来夏 商时期被人们所公认的巴文化遗存、遗物的 关系也非常密切。比如,圜底器类,早在距今 7000多年以前的城背溪文化时期就普遍流 行了,在宜昌路家河遗址堆积层中出土圜底 器多达上千件,这类器物在后来的大溪文化、 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直到商周的巴文化 遗址中都沿袭了下来,以致于圜底器夏商时期达

16、到相当发达的程度。又如,尖底器类,在 鄂西的大溪文化中就有发现,后到屈家岭文 化、石家河文化遗存中,也常出现这类器物。 在枝江关庙山、宜昌清水滩等大溪文化遗存 中都出土有尖底器,在相当于屈家岭文化、石 家河文化的宜都红花套、宜昌中堡岛、白庙 等遗址堆积层中,也出土有尖底器。到夏商时 期,这类底器在巴人遗存中更是比比皆是,达 到相当发达的程度。到了夏商时期,三峡地区的巴文化遗存、遗物 就更多了,具有代表性的遗址有:川东的涪陵 小田溪、陈家坝子,忠县洽甘井沟,巫山大昌 坝、双堰塘、江东嘴、云阳李家坝等;鄂西有 秭归鲢鱼山、朝天嘴、杨泗庙、宜昌路家河、 中堡岛、三斗坪、前坪、白庙子、下岸溪、 葛洲坝、江南的望洲坪、宜都的红花套、毛 溪套、向家沱、石板巷子、长阳的香炉石 等,其中,仅在鄂西地区就达数十处之多。在 相邻地区的湖南石门、桑植、澧县、泸溪、 麻阳、龙山、辰溪、岳阳等地,均发现这类遗 存。在这些遗存中,遗物以石器、陶器为主,石器有石片、石锛、石凿、石斧、石镟等, 常见的石片可能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