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科植物虫害.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0804605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棕榈科植物虫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棕榈科植物虫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棕榈科植物虫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棕榈科植物虫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棕榈科植物虫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棕榈科植物虫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棕榈科植物虫害.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棕榈科植物虫害与防治任显文 2009级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 20093588摘 要: 棕榈科植物大多原产于高温多湿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此地区气候非常适合病虫害的滋生、繁殖。随着植物生产、引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害的种类及其危害程度和范围也逐渐增大,在防治上变得越来越复杂,成为棕榈栽培与管理中不可忽视的大问题。棕榈科植物的常见害虫约有很多种,有的害虫刺吸植物的汁液,使植株生长衰弱,并引发煤污病;有的则取食叶片与果皮,形成缺刻、空洞与劣果,严重时可将整株叶片及其它幼嫩部分食光,影响观赏价值,危害极大。棕榈植物害虫的防治,首先要加强植物检疫,严把引种关;其次是加强田园管理,及时去除树干上的枯叶和老的

2、棕皮纤维,对于枯死的树干,应清除焚烧或浸水,以防其成为幼虫繁殖的温床,也可诱集捕杀害虫;第三是及时喷药防治,但应依植物种类、害虫类型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高效低毒由农药喷杀,切不可滥施农药,污染环境关键词: 棕榈科植物 虫害 椰心叶甲 红棕象甲 沁茸毒蛾 棉蝗 介壳虫0引 言: 在我国每年都有很多棕榈科植物受到有害生物的侵扰,海南是种植棕榈科植物较多的省份,据悉,海南每年花在防治椰心叶甲疫情的经费快达到一千万。根据省林业局的最新统计,椰心叶甲疫情已分布于海南省十八个市县,染虫株数317万株,发生面积23万亩,受害株数191万株。其中重度受害株数为38万株,中度受害株数为57万株,轻度受害株数

3、为96万株。近年来城市绿化建设中大量调运棕榈科植物,致使红棕象甲快速扩散,目前我国海南、台湾、广东、云南等省均发现有此虫为害,近几年红棕象甲在深圳为害正在逐年加剧。严重影响椰树和其他棕榈科植物的种植。像其他棕榈科植物害虫介壳虫,棉蝗等的为害也在加剧。1 椰心叶甲椰心叶甲是一种重大危险性外来有害生物,在国家林业局最新公布的19种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中名列第三位。椰心叶甲具有繁殖快、破坏性强和防治难度大的特点。自2002年以来,椰心叶甲的害虫正在吞噬着树木,近百万棵椰树和棕榈科植物遭受侵害。造成了上亿元的经济损失。专家们说:这种害虫如得不到有效防治,用不了几年南方的椰子树将被毁光,上百万椰农的生

4、活也将受到影响。椰心叶甲是国家禁止进境的国际二类植物检疫对象,危害以椰子为主的棕搁科植物。椰心叶甲的入侵和造成的严重危喜,已给海南省独特的森林资源造成了巨大的被坏,并对海南省自然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从而引发了全社会的积极关注和广泛重视。坚决遏制疫情扩大蔓延的凶猛趋势,尽快实现持续控灾的目标,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任务。1.1外形特征和生长繁殖中文学名: 椰心叶甲 拉丁学名:Brontispa longissima (Gestro) 别称:红胸叶甲、椰长叶甲、椰棕扁叶甲。椰心叶甲属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态。在海南一年发生4-5代,世代重叠。卵期为3-6天,孵

5、化率92.5%,幼虫期为30-40天,预蛹期3天,蛹期6天,成虫寿命可达220天。雌成虫产卵前期1-2月,每雌虫可产卵约100多粒。从卵至成虫约为50天。产卵期18天,成虫有的每天都产卵,有的隔1-5天产一次卵,每次产卵多为1-2粒,最多6粒。卵产在取食心叶而形成的虫道内,3-5个一纵列,卵和叶面粘联固定。卵:长1.5mm,宽1.0mm。椭圆形,两端宽圆。卵壳表面有细网纹,褐色。幼虫:幼虫3-6龄。白色至乳白色。幼虫的龄期可从尾突的长短来分别:1龄平均为0.13mm,2龄0.20mm,3龄0.29mm,4龄0.37mm,5龄0.45mm。成蛹:体浅黄至深黄色,长约10.0mm,宽2.5mm,与

6、幼虫相似,头部具1个突起,腹部第2-7节背面具8个小刺突,分别排成两横列,第8腹节刺突仅有2个靠近基缘。腹末具1对钳状尾突。成虫:体扁平狭长,雄虫比雌虫略小。体长8-10mm,宽约2mm。头部红黑色,头顶背面平伸出近方形板块,两侧略平行,宽稍大于长。触角粗线状,11节,黄褐色,顶端4节色深,有绒毛,柄节长2倍于宽。触角间突超过柄节的1/2,由基部向端部渐尖,不平截,沿角间突向后有浅褐色纵沟。前胸背板黄褐色,略呈方形,长宽相当。具有不规则的粗刻点。前缘向前稍突出,两侧缘中部略内凹,后缘平直。前侧角圆,向外扩展,后侧角具一小齿。中央有一大的黑斑。鞘翅两侧基部平行,后渐宽,中后部最宽,往端部收窄,末

7、端稍平截。中前部有8列刻点,中后部10列,刻点整齐。鞘翅颜色因分布地不同而有所不同,有时全为红黄色(印尼的爪哇),有时全为蓝黑色(所罗门群岛)。足红黄色,粗短,跗节4节。雌虫腹部第5节可见腹板为椭圆形,产卵期为不封闭的半圆形小环;雄虫为尖椭圆形,生殖器为褐色约3mm长。1.2 分布范围椰心叶甲原产于印度尼西亚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现广泛分布于太平洋群岛及东南亚。也括中国(台湾、香港)、越南、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新喀里多尼亚、萨靡亚群岛、法属波利尼西亚、新赫布里底群岛、俾斯麦群岛、社会群岛、塔西提岛、关岛、马来西亚、斐济群岛、瓦努阿图、新加坎、法属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马

8、尔代夫、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塞舌尔、韩国、泰国等。1.3寄主植物椰心叶甲寄主植物主要有:椰子、槟榔、假槟榔(亚历山大椰子)、山葵(皇后葵)、省藤、鱼尾葵、散尾葵、西谷椰子、大王椰子(雪棕、王棕 )、棕榈、华盛顿椰子(大丝葵 )、卡喷特木、 油椰、蒲葵、短穗鱼尾葵(丛立孔雀椰子 )、软叶刺葵、象牙椰子、酒瓶椰子、公主棕、红摈榔、青棕、海桃椰子、老人葵、海枣、短蒲葵、红棕搁、刺葵(糠榔)、岩海枣、孔雀椰子、日本葵、克利巴椰子。其中椰子为最主要的寄主。1.4危害症状椰心叶甲是国家禁止进境的国际二类植物检疫对象,危害以椰子为主的棕榈科植物。主要为害未展开的幼嫩心叶,成虫和幼虫在折叠叶内沿叶脉平行取食

9、表皮薄壁组织,在叶上留下与叶脉平行、褐色至灰褐色的狭长条纹,严重时条纹连接成褐色坏死条斑,叶尖枯萎下垂,整叶坏死,甚至顶枯,树木受害后期表现部分枯萎和褐色顶冠,造成树势减弱后植株死亡。一棵椰子树最多可以有几千头椰心叶甲。 由于椰心叶甲成虫和幼虫均取食椰子等寄主未展开的心叶表皮组织,其危害症状呈现:心叶叶脉分布有平行的狭长褐色条斑,心叶展开后呈大型褐色坏死条斑,有的叶片皱缩、卷曲,有的破碎枯萎或仅存叶脉,被害叶表面常有破裂虫道和虫体排泄物。树受害后常出现褐色树冠,严重时,整株死亡。 椰心叶甲属毁灭性害虫。它在寄主上的危害部位为最幼嫩的心叶,叶片受害后出现枯死被害状,严重时植株死亡。1929年,椰

10、心叶甲传入印度尼西亚的东南苏拉威西省、一些地区10-15的椰树受害致死,造成椰子产量减少50%,一些地区10-15%的椰树受害致死,椰农不得不放弃了椰树的种植。1975年椰心叶甲由印尼传入台湾,造成17万椰子树死亡,目前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最近几年,椰心叶甲在越南大爆发,为害1000多万株椰树,大约有50万株椰子树死亡。1.5传播途径可靠飞行或借助气流进行一定距离的自然扩散,远距离传播是借助于各个虫态随寄主(主要是种苗、花卉)调运而人为传播。1.6防治措施1.6.1植物检疫:不从有椰心叶甲分布的国家和地区引进棕榈科植物,如必须引进须实行严格的检疫措施: (1) 植株检查:检查未展开和初展开心

11、叶的叶面和叶背是否有椰心叶甲为害状即成虫和幼虫存在。 (2) 装载容器如集装箱、纸箱等箱体的检查,若发现虫情,应立即进行包括退回、烧毁和熏蒸等方式的处理。 1.6.2调入控制从外地调入的植株要有输出地检疫部门的棕榈科植物检疫证书,并要求该批植物来自非椰心叶甲发生区或者在出口前79天和24小时用不低于0.1%的甲萘威溶液对植株心叶和主茎处理2次;同样的,调入地也要有相关检疫证书及化学处理。1.6.3分区治理( 1 ) 将发生疫情的地区划为疫区,把疫区外围3km内的区域划为封锁区,实行分类区划,分区治理。 ( 2 ) 疫区防治:面积小的地区可看出病株病烧毁,面积大则需要药物防治。 ( 3 ) 封锁

12、隔离区防治。1.6.4化学防治( 1 ) 喷雾法 选用虫无踪等农药喷雾。 ( 2 ) 挂包法 挂包法是将叶甲清粉剂药包固定在植株心叶上,让药剂随水或人工淋水自然流到害虫危害部位从而杀死害虫。只要药包中还有药剂剩余,一旦下雨,雨水都会带着药剂流向叶心起到杀虫作用。挂包法比其它化防方法有明显效果,且药效期长、效果较好,无粉尘或雾滴飘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对控制疫情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6.5生物防治可用姬小蜂和啮小蜂。 引进国外天敌是持续控制椰心叶甲的根本措施。据国外有关报道,椰心叶甲寄生性天敌有6种,捕食性天敌有3种,病原微生物有3种。目前应用较为成功的有3种,海南省引进其中的2种椰扁甲啮小蜂(

13、原产台湾)和椰甲截脉姬小蜂(原产越南)。 姬小蜂寄生椰心叶甲的高龄幼虫,啮小蜂寄生椰心叶甲的蛹,两蜂具有互补性。姬小蜂和啮小蜂通过在椰心叶甲幼虫或蛹的体内产卵并孵化繁殖,从而将椰心叶甲幼虫或蛹杀死。一头寄生幼虫平均产50头姬小蜂,一头寄生蛹平均产20头啮小蜂。姬小蜂、啮小蜂具有可靠的安全性,释放后不会演变为有害生物。 放养时,每隔30-50米悬空放置一个放养器。一个放养器中放50个即将出蜂的被寄生的椰心叶甲。一个月加一次。2 红棕象甲虫红棕象甲是一种毁灭性害虫。一旦发生为害,常常使整个种植园毁灭。其为害椰子幼树较严重。2000年海南文昌椰子树受红棕象甲危害,死亡椰子树近2万株。近年在深圳为害正

14、逐年加重。该虫能为害不同树龄的椰子树,尤其对3-15龄椰子树为害较严重。该虫对油棕、大王棕、假槟榔、海枣、糖棕等棕榈科植物为害也较严重,能导致成片椰子林或棕榈科植物死亡,而且有不断蔓延的趋势。它是新近引起人们重视的对棕榈科植物具有较大危害的外来入侵害虫。该虫是国家林业局2005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发布的19种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同时也是国家林业局2003年公布的233种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之一。红棕象甲(Rhyncophorus ferrugineuss),英文名为Red palm weevil,又名椰子甲虫、亚洲棕榈象甲、印度红棕象甲等,红棕象甲拟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

15、urculionidae。2.1外形特征和生长繁殖红棕象甲在热带地区1年大约发生3代,世代重叠。该虫属于完全变态昆虫,有卵、幼虫、蛹、成虫4个发育阶段。成虫1年有两个明显的交配产卵高峰6月和11月。产卵在植株树冠附近的伤痕、裂口、裂缝,尤其是受伤的幼嫩组织,以幼虫钻蛀为害顶端茎干的幼嫩组织。一头雌虫一生可产卵162-350粒,平均为221.40粒,卵孵化率为85.2-93.9,平均为89.6。雌成虫寿命约39-72天,雄成虫约63-109天。幼虫孵出后,即向四周钻洞取食柔软组织的汁液,并不断向深层部位取食,在树体内形成纵横交错的隧道,剩下的纤维被咬断后遗留在虫道的周围。早期不易看出。受害严重时

16、新叶凋萎,树干只剩下空壳。成虫具有迁飞性、群居性、假死性,常在晨间或傍晚出来活动。卵:乳白色,长椭圆形,光滑,头端暗红色。幼虫:乳白色,无足,呈弯曲状。老熟幼虫体长40-45mm,头部黄褐色,体黄白色,椭圆形茧化蛹。蛹:离蛹,长椭圆形,平均长35mm,宽15mm。初时为乳白色,后呈褐色;触角及复眼显著突出。成虫:体长28-35mm,体宽10-12mm,锈褐色,头部延长成管状,咀嚼式口器,口器着生于头管先端;触角膝状,端部数节膨大,着生于头管前部侧端。前胸椭圆形,背面有6个黑色斑,排列成前后两行,前行3个较小,后行3个稍大,居中1个稍大;翅鞘红褐色,有6条纵沟;腹部未端外露。2.2分布范围该虫原产南亚,国外主要分布在中东、太平洋诸岛及地中海沿岸部分国家及地区,在我国入侵早期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其分布未过北回归线。但是,近年来上海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