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山口市垃圾处理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0555032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拉山口市垃圾处理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阿拉山口市垃圾处理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阿拉山口市垃圾处理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阿拉山口市垃圾处理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阿拉山口市垃圾处理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阿拉山口市垃圾处理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拉山口市垃圾处理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阿拉山口市垃圾处理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阿拉山口陆港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二一四年三月目录1 工程概况31.1 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31.2 建设项目工程内容31.3 建设项目与产业政策、相关规划的符合性42 建设项目环境质量现状评价62.1 自然环境概况62.2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62.3 水环境质量现状62.4 声环境质量现状72.5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73 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防治措施83.1 施工期大气污染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83.2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93.3 施工噪声的影响分析93.4 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103.5 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14 建设项目运营期环

2、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防治措施124.1 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124.2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34.3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64.4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64.5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75 公众参与225.1 公开环境信息的次数、内容和方式225.2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次数和形式225.3 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225.4 公众参与归纳分析225.5 公众参与总结256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67 联系方式277.1 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277.2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271 工程概况1.1 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 阿拉山口市现有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位

3、于市东北部,距离规划界限1.40km,原设计占地面积15.88hm2,总库容40.54万m3,垃圾处理能力近期为70 t/d,远期为105t/d,使用年限11年。由于按原定规模设计的工程预算远高于获批的资金,建设时对垃圾填埋场规模和使用年限进行了调整,实际建设垃圾填埋场规模调减为使用年限6年,将于2015年终止使用。为避免生活垃圾未经处理直接堆放而导致的环境污染,阿拉山口市发展改革统计局决定对垃圾填埋场进行改扩建。建设规模总填埋库容为79.54104m3,可填埋垃圾总量65万t,项目总投资6982.18万元。填埋一区预计2014年开始建设,2015年投入使用,库容43.75104m3,服务9年

4、,使用期为2015年2023年,先开发使用。为缓解前期投资压力,填埋二区后开发,库容35.79104m3,服务7年,使用期为2024年2030年。1.2 建设项目工程内容 填埋一区占地面积8.39万m2,库容43.75万m3;填埋二区占地面积6.67万m2,库容35.79万m3。平均日处理城市垃圾112t; 填埋场防渗系统,包括场底防渗和边坡防渗。防渗系统组成结构见表1.2-1,顺序由上至下;表1.2-1 各防渗系统组成结构表填埋场场底防渗层结构填埋场边坡防渗结构300g/m2无纺土工布300g/m2无纺土工布40cm厚卵石导流层(内设渗滤液收集管)40cm厚卵石导流层(内设渗滤液收集管)60

5、0 g/m2无纺土工布600 g/m2无纺土工布2mm厚HDPE双糙面土工膜2mm厚HDPE双糙面土工膜钠基膨润土垫(GCL)钠基膨润土垫(GCL)8mm厚HDPE复合土工排水网8mm厚HDPE复合土工排水网平整、压实的场底开挖、修整后的边坡(局部泉眼导流盲沟) 填埋场地下水导排系统。为了防止渗出和可能出露的地下水对防渗膜的顶托而使膜受破坏,须将场区地下水及时有序导出填埋库区外,以使地下水水位与膜保持一定的距离; 填埋场渗滤液集排系统,包括场底渗滤液卵石导流层、收集盲沟; 填埋气导排系统,通过竖向导出井进行填埋气体导排。共布设23座导出井,其中填埋一区13座,填埋二区10座; 清污分流系统,包

6、括分区填埋、场外径流截排设施、地下水导排、场内径流截排设施及污水集排; 截排洪系统,主要用于排除最终填埋边界外的地表径流,并兼排垃圾填埋终了坡面的地表径流。本工程永久性环库截洪沟的总长为2150m; 填埋场管理区,其中包括综合楼(办公楼与食堂、宿舍合建)、锅炉房、车库、维修车间等。 进场道路,场区附近已建有一条进出现有垃圾场的道路,本项目需建一段连接现有道路与改扩建垃圾填埋区的道路,长度116m。本工程道路按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 2287) 三级露天矿山道路标准设计,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成为C35水泥混凝土面层厚22cm,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20cm,级配碎石垫层厚1

7、5cm。1.3 建设项目与产业政策、相关规划的符合性本工程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订本)中鼓励类第三十八项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第二十条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工程符合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填埋场采取的污染控制措施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要求。 阿拉山口口岸总体规划修编(2008-2030)中关于城区用地选择中规划,口岸工程地质状况,结合口岸气象条件及功能布局之间的关系,规划期内口岸城区建设用地选择主要沿铁路、公路向南发展,适当向东和向西发展。 根据阿拉山口口

8、岸总体规划修编(2008-2030)中关于阿拉山口市环卫设施规划要求,对阿拉山口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进行规划:“市区生活垃圾清运分三级,即垃圾收集点垃圾中转站垃圾处理场。垃圾收集点按服务半径80米布置在居民区和主要生活道路以及大中型公建附近,布置原则为既便于居民使用,又不影响市容市貌,同时又利于垃圾的分类收集和机械化清运。由小型环卫车辆集中到垃圾中转站,然后用重载密闭运输车运至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规划中要求在口岸外围,位于城市主导风向下风向,对城市污染较轻处建一垃圾填埋场,近期采用填埋处理方式对生活垃圾进行卫生填埋。规划还指出对有毒的工业垃圾、危险品、医疗垃圾以及其他严重污染环境的物质由生

9、产单位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建筑垃圾由施工单位运至指定地点进行堆放”。现状垃圾填埋场位于阿拉山口市东北部,阿拉山口东环路东侧,托阿公路东南侧,距离规划界限1.40km,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侧下风向。填埋场总填埋量为7.67万t,总库容约10.65万m3。目前,填埋场的填埋规模约为30t/d。圾处理方式为卫生填埋,垃圾处理率为100%。改扩建项目场址紧邻现状垃圾填埋厂的东南侧,项目分两期建设,总设计使用年限16年,工程投入运营后,可满足总体规划期内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需求,从项目场址位置、建设性质、建设规模来看。本工程选址符合阿拉山口口岸总体规划修编(2008-2030)的规划要求。2 建设项目环境质

10、量现状评价2.1 自然环境概况 阿拉山口市介于阿拉套山与巴尔鲁克山之间,处于阿拉套山山前倾斜洪积平原上。垃圾处理场改扩建项目位于阿拉山市东北侧,阿拉山口东环路东侧,托阿公路东南侧,紧邻现状垃圾填埋厂的东南侧。项目所在区域地势起伏较大,项目场区北高南低,坡度约为2.0%,西高东低,坡度约为1.0%。本项目区南侧约150m处有一条宽约200m、深约5m的季节性洪水冲沟,冲沟走向自东北向西南延伸自然消失于荒漠中,季节性洪水未直接径流入艾比湖。阿拉山口属极端干旱的温带荒漠大陆性气候,日照长,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8.1,多年平均降雨量106.8mm,蒸发量4017.3mm,平均每年8级以上大风120-1

11、65天,年平均风速6.0m/秒,瞬时极大风速55m/秒。气象资料显示,阿拉山口以西北风最多,南风次之。2.2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显示三个监测点的PM10、SO2、NO2、TSP在监测期间日均值均未出现超标现象,特征因子NH3、H2S在各监测点均未检出。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中PM10、SO2、NO2、TSP浓度均未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的要求,NH3、H2S浓度均保持较低水平,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总体情况良好。2.3 水环境质量现状2.3.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实地调查及评价区域周围水文地质条件分析,项目所在区域无常年地表径流,主要地表水体为距

12、填埋场南侧约1km处的八字湖和距南侧约6km的艾比湖。项目区南侧八字湖为咸水湖,水体无使用功能,湖水为地下水出露水及上游季节性下泄洪水,受降水量、泄洪量、蒸发量及周边地下迳流补给影响较大,水量不稳定。所以,本项目主要针对艾比湖湖水做现状调查。从监测及评价结果可以看出,评价区域地表水水体艾比湖监测断面各监测项目除COD外均未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单项污染指数小于1.0,其中硫化物、镉、砷、铅、汞、石油类等项目监测值均低于最低检出浓度。COD超标原因可能与河流两岸生活污水排入有关。2.3.2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布设3个监测点。分别为1#阿拉山口市民用取水点、2

13、#艾比湖附近泉水、3#阿拉山口胜利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厂址,3个监测点均位于阿拉山口垃圾处理场西南方向,处于垃圾填埋场的侧下游。由监测结果可知,地下水各监测因子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类标准要求,表明监测点位地下水并未受到填埋场渗滤液的污染。现有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的设计是合理的。2.4 声环境质量现状 垃圾填埋场区背景噪声值昼间为50.7-55.5dB(A),夜间为40.6-46.1dB(A),各监测点昼间、夜间环境噪声值均低于声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区标准。2.5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新疆生态功能区划,建设项目厂址位于阿拉山口市区东北部,属准噶尔盆地温带干旱荒漠与绿洲生态功

14、能区,区域内土壤绝大部分是干旱缺水、贫瘠含盐、砾质性很强的灰棕漠土。评价区域内土地类型以戈壁、低覆盖度草地为主,没有林地与城镇用地。阿拉山口的野生植被类型以荒漠植被为主,植被比较稀疏,覆盖度一般在10-20%。主要种类有梭梭、麻黄、沙拐枣、胡杨、柽柳等。区域野生飞禽类有灰雁、绿头鸭、赤麻鸭等。3 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防治措施3.1 施工期大气污染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3.1.1 施工期大气污染源(1)扬尘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主要是扬尘污染,污染因子为TSP。扬尘产生途径主要为:平整土地、清理现场过程中产生的地面扬尘;混凝土拌合现场与水泥储料站的水泥扬尘;运输车辆与施工用车运行引起

15、的扬尘。(2)废气此类污染源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大量增加,其中以燃油为动力的机械排放废气;施工中使用的材料泄漏;运输车辆尾气,在施工中可能由于车辆改道引起交通阻塞和汽车减速而造成局部的汽车尾气浓度增大。 3.1.2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建筑施工活动的粉尘排放数量是与施工面积和施工水平成比例的。但由于影响粉尘发生量的因素较多,目前还没有用于计算粉尘排放量的经验公式。根据相关工程的现场类比资料调查,施工现场的扬尘的日均浓度可达2.7 mg/m3,超过国家空气环境质量标准8倍,影响范围大约在距施工中心50 m的范围内。在距平整土地和砼拌合场地50 m处,产生的扬尘TSP可降至1.0mg/m3,水泥储料站扬尘影响范围在距其150 m处TSP浓度即可降为1.0 mg/m3以下,由于大部分施工现场周围空旷、没有居民,因此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施工及运输车辆引起的扬尘对路边30 m范围以内影响较大,而且成线形污染,路边的TSP浓度可达10 mg/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