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水变咸了1.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053970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 水变咸了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4. 水变咸了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4. 水变咸了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4. 水变咸了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4. 水变咸了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 水变咸了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 水变咸了1.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变咸了【教学内容】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4水变咸了。【课标解读】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主要探究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特点。【教材分析】水能溶解物质的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水溶解物质具有什么特点?本节课以食盐、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为探究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溶解的含义,探究物质溶解的特点,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水是学生常见的一种物质,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水。学生对水比较熟悉,但学生对与水相关的许多现象熟视无睹,往往不能有意识的去关注和研究。本课就是以水为载体,让学生经历探究食盐、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增强科学探究的意识和欲望,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2、,提高动手能力、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教学目标】1、通过视频、动手操作、观察等,100%的学生初步理解 “食盐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极小的微粒。”2、通过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变化,90%的学生能归纳总结出溶解“不会沉淀、均匀分布”的特点。3、通过验证其它物质的实验,进一步了解溶解的特点及饱和现象。4、通过探究实验,全体学生能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意识到科学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教学评价设计】1、通过观看视频,落实教学目标一。2、通过对比实验及对白糖、面粉、沙子、高锰酸钾放入水中后变化情况的分类,落实教学目标2 。2、通过自行设计粉笔末、小苏

3、打、洗衣粉等在水中变化的实验,落实教学目标3。【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溶解的特点。【教学难点】对不同物质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的观察比较。【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烧杯、玻璃棒、药匙、培养皿、食盐、高锰酸钾、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食盐、小苏打、面粉、食用碱、食用油、沙子、洗衣粉、粉笔末、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问题多媒体播放“驴子运盐的故事”。师:盐哪去了?预设生:盐都化到水里去了师:盐在水里能溶化?我们做个试验验证一下吧。实验需要用到哪些器材?生说:师: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生说【设计意图:】用故事引入新课,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生活现象中科学问题的思考二、初步验证,

4、产生问题活动一:观察食盐在水中的变化1.实验观察(1)谈话:请同学们用药匙取小半匙食盐,放入水中,认真观察食盐有什么变化。(2)交流:谁能说说你看到食盐有什么变化?(盐沉到杯底、到了杯底又有什么变化?颗粒变小、有的消失了)谁能让食盐快速地消失?方法有效吗?食盐还能看到吗?(3)老师看到有个小组杯中的食盐很快就看不见了?能说说你们用的什么方法吗?这说明了什么?其他小组试一试,看看这种方法是否可以加快食盐的消失?(4)方法有效吗?(5)食盐到哪里去了?(6)交流分析。(7)小结:盐在水中,由原来大的颗粒,越来越小,变成了小的颗粒,小到肉眼看不见,这样的颗粒,我们称为“微粒”(板书)师:同学们观察的

5、很仔细,说得也很好,那你看到盐溶化后在水中是如何分布的吗?生:(看不到了)2.实验品尝(1)提问:这些微粒在水中是怎样分布的?是分布在水的某个地方还是每个地方?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知道呢?(2)学生交流设计方法并交流:(用玻璃棒沾不同位置的水尝)(3)实验并交流:现在请同学们用玻璃棒沾不同位置的水尝一尝,然后说出你的感受。(每个地方的水都是咸的)(4)根据你的感受,你能得出什么什么样的结论?(5)小结:食盐颗粒在水中消失后,杯内各处的水变咸了,说明盐的微粒在水中的分布是均匀的。(板书)(6)请同学们再观察一下,烧杯的底部有没有沉降下来的食盐?(7)小结:像盐这样,放入水中后,它会变成极小的微

6、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静置一会不会自行沉降的现象,叫做溶解。师预设: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预设:盐是怎样一点点消失呢?活动二: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变化(1)谈话:我们通过观察的方法发现食盐在水中会慢慢消失;利用尝的方法得出盐的微粒在水中是均匀分布的结论。老师从部分同学的眼中看出了怀疑。眼见为实。为了让大家能够看到固体物质在水中消失的过程,老师准备了一种带颜色的固体物质,叫高锰酸钾。现在请同学们观察高锰酸钾,看看它有什么特点? (2)学生观察交流: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颗粒状物质。(3)高锰酸钾有一定的腐蚀性师: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告诉你这个信息?预设生:我们在实验的时候要注意小心,不要碰到衣服和身体

7、上。师:你不仅善于倾听,而且还善于思考,真棒!科学就需要这种好习惯。因为高锰酸钾具有腐蚀性,所以我们在取用时一定要用药匙,尽量不要碰到皮肤。现在请同学们用药匙取两三你粒高锰酸钾放入水中,认真观察高锰酸钾进入水中后有什么变化。1分钟后用玻璃棒搅拌杯中的水,观察有什么新的变化?实验中要将你观察到的现象认真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中。实验记录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变化放入水中前我观察到高锰酸钾是 (颜色) 状物质。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高锰酸钾颗粒从水面慢慢地沉在烧杯的 ,颗粒从水面到水底出现一些 颜色的细线,细线逐渐变 ,周围的水慢慢变 。搅拌并静置一段时间后原来的颗粒逐渐变 ,最后 , 很 地分散在水中,整

8、杯水都变成 色。我的发现高锰酸钾在水中是这样变化的:颗粒由 变 ,由集中在一个地方变成 ,由看得见变为 。静置一会 自行沉降。最后,高锰酸钾 在水中。(4)学生实验。(5)学生交流: 谁能说说你看到高锰酸钾进入水中后有了什么变化?(高锰酸钾入水时发生了什么变化?沉到杯底后,你看到了什么?颗粒变小、有的消失了)(6)小结:像高锰酸钾这样,放入水中后,它会变成极小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这种现象叫做溶解。【设计意图:】先用食盐做实验,让学生通过品尝,得出盐溶入水中均匀分布的结论;再通过使用高锰酸钾做实验,实验现象明显化,从而有利于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而教师在学生充分讨论后适时总结,既有利于巩固科学

9、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食盐、高锰酸钾这两种材料的运用既有对比度,又有统一性。三、发现问题、深度探究1.出示物品,进行猜测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了食盐、高锰酸钾可以溶解于水,你有什么问题吗?预设生:我还想知道面粉、淀粉、食用油、粉笔末、木屑、洗衣粉等物质在水中能不能溶解师:善于提问的同学最有发展的潜力是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呢?老师为每一个小组准备了一些物质:面粉、土、粉笔末、奶粉、面粉、小苏打、花生油、醋等。以小组为单位先大胆地猜测一下,这些物体,哪些放在水中会溶解,哪些不会溶解?能溶解的画“”,不能溶解的画“O”。记住要把你们的猜测填写在实验单上。(2)学生小组

10、内交流、猜测。2.活动三实验验证(1)师: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吧?下面,老师给大家充足的时间进行研究,看哪些物体能溶解到水中,哪些物体不能溶解到水中,并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实验记录单三物体在水中溶解情况实验(溶解的划“”,不溶解的划“”)记录人 物体名称我的猜想把物体放在水里发生的现象实验结果食用碱面粉小苏打洗衣粉粉笔末沙子白糖味精做实验之前,给大家几点小提示:A一个烧杯中每次只能放一种物质。(每种做完不倒掉,放置在那里。)B一种材料只要取小半匙即可。C如果玻璃棒沾了药品,可能影响下一个实验的时侯,要擦干净。D小组内要合理分工。认真观察,并做好记录。(2)小组实验,

11、师巡回指导,督促学生填写实验报告。(3)小组汇报,哪些可以溶解,哪些不可以溶解。预设洗衣粉呢?有争议,(出示洗衣粉资料卡:洗衣粉放入冷水中5分钟后才逐渐开始溶解,要完全溶解需要约10分钟。因此,洗衣服前最好先将洗衣粉充分溶解,然后将浸湿的衣物泡于其中,1520分钟之后再洗涤,效果最佳。)看来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时间是不一样的。(4)教师小结:通过实验知道了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溶解入水中。像小苏打等材料在水中会发生和盐和高锰酸钾一样的变化,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下来的现象,叫做“溶解”。(板书)(5)谈话:像盐和高锰酸钾等固体物质在水中会有溶解的现象,那么

12、液体在水中有没有溶解的现象呢?学生汇报。你有没有发现气体溶解于水的现象?(6)交流小结:汽水瓶摇晃后,产生大量气泡,说明有的气体能够溶解在水中。【设计意图:】科学教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各种材料是否溶解于水的问题是学生普遍想到的问题,学生只有亲自用小苏打、面粉、洗衣粉、沙土、食用油、碱、粉笔末等材料做实验,才能获取真正的科学体验,才会搜集到相关证据,在生活经验基础上建构出更多的研究经验。另外,教师作为学生科学学习的伙伴,引导学生自主提出研究问题,并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四、拓展探究饱和现象1、提出问题:如果继续往盐水的烧杯里加盐,会有什么现象?猜想假设:学生猜

13、想。盐水更咸了,加到一定的程度就不溶解了)2、实验验证(填写实验记录单)3、教师小结:当我们继续往盐水中加盐,加到一定程度,盐就不再溶解了,这种现象我们叫做“饱和”,这样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像食盐、白糖、高锰酸钾等这些能溶于水的物质都会出现饱和现象。五、联系生活,拓展探究1.师: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溶解现象?2.小组交流,自由发言课件出示生活画面做饭时,酱油、味精、醋。洗衣服用洗衣粉。用汽油洗油渍(提到油渍溶解于汽油)。人体消化养料需要在体内溶解于水后吸收。给植物施肥。3.小结:看来我们生活中的溶解现象到处可见。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科学就是为生活服务的。图中的这个人大家认识吗?闪闪红星的主

14、角潘冬子。1934年秋,敌人又进行了一次大扫荡,红军游击队被迫转移到山上,这时队伍出现了断粮、缺盐的困难,而人不吃盐身体就没劲儿,潘冬子和宋爷爷就把乡亲们节省下来的盐收集起来支援红军,可是敌人也加紧了封锁,不允许人们给红军送盐,如果你是潘冬子,你会怎么做?我们一起看潘冬子是怎么做的?看来大家都和潘冬子一样聪明。今天我们已经像个小小科学家一样去探究了溶解的秘密。回家后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检验更多的材料并把它记录下来,下次带来课堂上交流好吗?【设计意图:】科学来源于生活,也要服务于生活,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把课上探究活动延伸到课下。【板书设计】 14 水变咸了颗粒微粒 均匀分布 溶解不会自行沉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