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 人教版 单元测试5.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0515407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 人教版 单元测试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上 人教版 单元测试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上 人教版 单元测试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上 人教版 单元测试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上 人教版 单元测试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 人教版 单元测试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 人教版 单元测试5.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声现象单元检测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2004年12月26日,南亚、东南亚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发了罕见的大海啸,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后来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很少发现有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时产生的 声波,动物可以听到,而人听不到。.如图1所示,伍实同学用示波器、钢锯条和台钳研究声音的响度.他将钢锯条的下端夹紧在台钳上,上端用手扳动一下,使钢锯条振动发声.实验中,他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锯条发出的声音响,第二次锯条发出的声音轻,他同时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幅度分别如图2、3所示,则他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 图1 图2 图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甲同学的耳朵

2、贴在足够长的自来水管(管中有水)的一端,乙同学在管的另一端敲打一下这根管子,在水管足够长的情况下,甲同学能听到 次响声.某人对着高墙喊一声,2秒后听到回声,此人离高墙的距离为 北京天坛里能够产生奇妙的声学现象的建筑物有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它是我国古代建筑师利用声音的 原理造成的音响效果.使一面正在发声的鼓立即停止发声应该_,要开着的电视机立即停止发声应该_.图4的实验说明右边音叉的靠空气传给了左边的音叉.图5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ai(2)”“mi(3)”“fa(4)”四个音阶,则吹出“dou(1)”声的瓶子序号是_. 图4 图

3、5.音乐厅举行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是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_比女高音的大音乐会的声音我们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由于人的听觉具有_效应.被誉为“绿城”的南宁市,街道两旁种植了大量树木,这是用_的方法来减弱噪声,从而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安静.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dB. “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_很高;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不同.利用超声波具有_和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的特点制成声纳,可以测出水下目标的位置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洋某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_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

4、0ms).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传播速度不一样,当温度相同时,在_中传播速度最大.在一首校园歌曲童年中,歌词是这样的:“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吱吱嘎嘎写个不停”分析歌词的内容可知以上声音的发声体分别是_和_.下面四例是形容声音的“高”:(A)这首歌音太高,我唱不上去 (B)引吭高歌 (C)她是女高音歌唱家 (D)请勿“高声喧哗” 其中指音调的有_,指响度的有_. (只填序号).车到站后,你可以看到工人师傅拿着铁锤敲打车轮或车轮上的

5、钢板,由听到的声音来判断钢板是否断裂这是根据声音的_来判断的买西瓜时,有经验的人用手指在上面敲几下,听声音判断优劣,这种判断主要是依据声音的_不同.城市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65,这个数字的意义是_;若此时有一辆汽车路过此地,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_(填“增大”或“减小”). “冰岛沉船”的电影描述的是1912年一艘名叫“泰坦尼克号”的大海船,因为跟冰山相撞而沉没的悲剧,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科学家发明了种利用声音传播规律制成的探测装置安装在船上,利用它能较早地发现冰山或暗礁的存在这种装置的名称叫_.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42分).有两只昆虫甲和乙,甲的翅膀每秒振动8

6、次,乙的翅膀每秒振动300次,人凭听觉能感觉到在飞行的昆虫是 ( )A甲 B乙 C都感觉到 D都感觉不到.闪电后3秒钟听到雷声,则打雷处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是(声速为340m/s) ( )A1020m B340m C91012km D510m.电子琴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在技术上要解决的关键是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音色和音调.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有经验的铁路工作人员,在检

7、查火车的车轮和支承弹簧是否正常时,常用锤子敲敲就会找出故障,这主要是根据 ( )A声音的响度来判断 B声音的音色来判断C声音的音调来判断 D声音是否悦耳来判断.假如你的邻居经常引吭高歌,干扰你的学习或休息,为了减少干扰,下列措施中的无效的是 ( ) A将门窗打开让空气流通 B用棉花塞住自己的双耳C用棉毯挂在分隔的墙壁上 D请邻居歌唱时放低音量.如果自行车轮胎内的气过多,轮胎在阳光照射下,轮胎温度升高或在重压时会破裂并发出很大的响声,这是由于 ( )A引起空气急剧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B轮胎这种材料破裂时发出的声音C轮胎内空气受重压而发出的声音 D轮胎内空气在温度升高时发出的声音.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

8、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快些从一只木梳上划过,再让它从同一只木梳上慢一点划过,则两次所发出的声音 (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前三者都不同.先轻敲一个大钟,再用力敲一个大钟,两次听到大钟发出的声音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以上说法都不对.我们周围有些声音之所以称其为噪音,主要是因为 ( )A声音太刺耳 B音调太高 C妨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休息.为了保持安静的工作和休息环境,周围的声响大致不应超过 ( )A30 d

9、B B50dB C70dB D90dB.下列关于噪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城市多建市民广场可减弱噪声危害 B道路两侧多种树可以减弱噪声危害C马路边住户打开窗户可以减弱噪声危害 D减少道路汽车流量可以减弱噪声.下列各种说法中,哪一句话是错误的( )A水快开时,是水的振动发出响声B用手掌每秒左、右挥动5次发出来的一定是次声波C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噪声的波形杂乱无章D乐音音调低,噪音音调高.邮局电话亭是用玻璃制成的,隔音效果比较好,这主要是因为玻璃( )A能很好地吸收声音 B不能传播声音C能很好地反射声音 D以上说法都不对.人对远处大声讲话时,常用双手在嘴边围成喇叭状,这是为了( )A增大

10、说话频率 B增加传入对方耳朵的声音的响度C改变讲话的音色 D增大讲话人的肺活量,使人更易讲话.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音色会逐渐改变B音调会逐渐降低C响度会逐渐降低 D声音的音调、音色、响度都不会改变.码头边轮船的汽笛声能传得很远,这是因为 ( )A汽笛声音调高 B汽笛声音色好C汽笛声响度大 D汽笛声传播的速度大.在月球的表面主要有岩石和尘埃,有人说飞来的流星打在月球表面的岩石上,像上演无声电影一样,在其附近听不到一点声响,这是因为( )A月球表面的岩石受到流星撞击不发声B流星撞击岩石的声音太小,入耳无法听到C月球表面附近空间没有空气,缺少传播声音的介质D撞击声全部披尘埃封闭

11、、没有声音传出.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主要指没有改变( )A.音量 B.音调 C.音色 D.响度.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A. 减弱声波反射 B.增强声波反射 C.增加声音响度 D.使墙壁更美丽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2分).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

12、细线以上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_.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_.人耳听不到声音的原因很多,但并不一定都是由于听不到“超声”和“次声”的缘故,也有其他原因.请你设计几个小实验概括说明一下人耳听不到声音的其它各种原因(至少两个). (1)_.(2)_.(3)_.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通过实验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