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 欧姆定律.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0359169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阻 欧姆定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电阻 欧姆定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电阻 欧姆定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电阻 欧姆定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阻 欧姆定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阻 欧姆定律.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阻 欧姆定律【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是什么.知道电阻及其单位,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常识性了解电阻箱的构造。【.知识回顾】:1导体是指_导电的物体.绝缘体是指_导电的物体.导体和绝缘体的的区别是由于内部的导电机制不同。导体内部有大量的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绝缘体中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很少,一般情况下,绝缘体两端加上电压也不能形成电流。2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可以成为导体,例如玻璃在温度升高时,其导电的能力也逐渐增强。3、电阻及变阻器a,电阻的物理意义

2、是表示_作用,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和外界条件无关。b,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_来改变电阻的,要掌握将变阻器接入电路时,必须同时使用_接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_来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的_。 4、欧姆定律的理解和运用a,从数学角度来看,I=U/R,是U、I、R三个量的简单代数式,当电阻R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U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b,要特别注意定律叙述中两处出现“这段导体”的文字。公式I=U/R所反映的是同一段电路的I、U、R三个量之间的关系.【例题选讲】例

3、1、如图所示的是一种按钮开关的构造截面图,图中C是按钮,D是外壳,A、B各有接线柱与电路相连接,其中( )AA、B、C是导体,D是绝缘体BA 、B、D是导体,C是绝缘体CA、B是导体,C、D是绝缘体DC、D是导体,A、B是绝缘体例2(08北京)如图所示电阻箱的示数是。例3、用粗细均匀的金属导线弯成正方形abcd,若每一条边的电阻均为R,如图甲所示。现将四个顶点的任意两个接入电路,设电源电压为U保持不变,应如何选择连接顶点。干路中电流强度最大?数值是多少?例4导体和绝缘体是否有绝对的界限?按图14-7连接电路,夹子所夹为废灯泡灯心,观察酒精灯未点燃时灯泡_发光点燃酒精灯给灯心加热,当玻璃处于红炽

4、状态时,灯泡_发光分析、归纳:玻璃在通常情况下是_,当受热达到红炽状态时变成_,表明_和_之间_(有/没有)绝对界限。二.自我评价:1如图,若把变阻器接入电路中,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减小,那么与“1”、“2”两个线端连接的变阻器的接线柱是()Ab和d Ba 和b Cc 和d Dc 和b2常用的变阻器有两种: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阻箱能逐渐地改变它连入电路的电阻,但不能 表示出它连入的阻值B、滑动变阻器能够表示出它连入电路时其滑片处在不同位置时的阻值C、电阻箱能够表示出它连入电路时的阻值D、这两种变阻器规定有最大的阻值,对通过它们的电流没有任何限制3(0

5、8湖南衡阳)如右图所示电路,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V示数不变。 电流表A1、A2示数变化的情况是( ) AA1变大,A2不变 BA1不变,A2变小 CA1不变,A2不变 DA1变大,A2变小4(08宜昌)根据欧姆定律 I=U/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B.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C. 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D.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这段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大5(08甘肃兰州)一根铝导线电阻是R,要使连入电路的导线电阻变大,可采取的办法是( )A将这根铝导线拉长后接入电路 B将这根铝导线对折后接入电路C由公式R=U/I可知,增大

6、导线两端的电压或减小通过导线的电流D用长度、横截面积相同的铜导线代替这根铝导线接入电路6(08山东威海)图是小丽设计的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图,其中1是滑动变阻器,R2是定值电阻。当压力F增大时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7(08四川内江)如图所示,是用电流表A、单刀双掷开关S、电阻箱R和已知电阻Ro来测量未知电阻Rx阻值的电路图现将开关S拨到a,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再将开关S拨到b,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当电流表的示数为I/2时,电阻箱的阻值为R,则被测电阻Rx的阻值为A B C D 8(08福建三明)如图

7、1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时,两只灯泡L1和L2正常发光,若其中一只灯泡灯丝突然烧断,则下列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减小 电压表示数增大 B、电流表示数不变 电压表示数减小 C、电流表示数减小 电压表示数不变 D、电流表示数增大 电压表示数不变9(08浙江绍兴)小敏利用“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的性质,设计了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a)所示,电源、电流表、定值电阻和压敏电阻由导线连接成一个串联电路,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可活动的绝缘球,压敏电阻不受力时,电流表示数为厶,小车运动状态变化会

8、引起电流表示数变化。如图(b)所示是某次小车向右作直线运动时电流随时间变化图象。下列有关该次小车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A)0到t1时间内,小车速度变大(B)t1到t2时间内,小车速度不变(C)t2到t3时间内,小车速度变大(D)t3到t4时间内,小车速度变小10(08义乌)如图所示物体M在水平导轨上平移时带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通过电压表显示的数据,可反映出物休移动距离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M不动时,电流表、电压表都没有示数B物体M不动时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没有示数C物体M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增大D物休M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增大11(08江西)如图

9、5所示,是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泡亮度的几种方案,你认为可能达到目的的方案是()12(08湖南常德)给你一只标有“10 0.3A”的定值电阻和一只标有“30 0.6A”的滑动变阻器,在保证所有电路元件安全的前提下,若串联接入电路,则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A,它们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 V。13(08江苏苏州)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8,R2=10,电源电压及定值电阻R的阻值未知当开关S接位置1时,电流表示数为02A当开关S接位置2时,电流表示数的可能值在 A到 A之间14(08江苏无锡)一个标有12V字样额定功率未知的灯泡,在室内测得其灯丝电阻R随灯泡两端电压U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10、则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假如灯丝电阻与其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室温为300K(K是热力学温度单位),那么在灯泡正常发光的情况下,灯丝的温度为 K。1508山东枣庄)如图是一种可以改变收音机大小的电路元件结构示意图,A、B、C是固定的铜片,d是一段弧形电阻,e是一端连接在b上、另一端可在d上滑动的铜片。为了使滑片e顺时针转动时音量增大(通过该元件的电流增大),应该将该元件的铜片B和铜片 接入电路。16(08湖南怀化)有这样集中物质:硅、铝、橡胶、锗、干布、铜、陶瓷,其中_是导体,_是半导体,_是绝缘体(每类答出一种即可)17(08宁德)有两个阻值为6的电阻,将它们串联后的总电阻为_.将它们并联后

11、总电阻为_18(08贵阳)如图9所示,电压U恒定为8V,R11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从3V变到6V,则R2的阻值为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19(08巴中)我们在考试时许多学科要用到2B铅笔填涂机读卡,电脑可以直接读取机读卡上的答案,是因为2B铅笔中的石墨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若使用了不合格的2B铅笔,由于铅笔芯的导电性变 (选填“强”或“弱”),这样可能使电脑无法识别。19(08上海)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压表V的示数将_,电流表A与电流表A1示数的差值将_。(均选填“变大”、“

12、不变”或“变小”) 20(08广安)如图13所示,是红星中学九年级物理课外实践活动小组设计的风力测量仪的电路示意图。其电源电压U=3V,电路保护电阻R1=20,均匀电阻丝的阻值为R2=3,金属丝(电阻忽略不计)的上端固定在0点,下端系有一块塑料片A,当风从右向左吹动塑料片时,金属丝向左摆动并与电阻丝保持良好的接触,风力表由电压表改装而成。(l)无风时,塑料片竖直下垂,电压表示数是多少?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2)风力最强时,金属丝滑至电阻丝的最左端,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3)为什么不在电路中串联电流表,把电流表改装成风力表?21(08江苏淮安)一台电视机出了故障经检查是一只阻值为2k的定值电阻器被烧坏,通过分析电路图知道这个电阻器的工作电压为30V现在手头有如题27图所示的四只定值电阻,每只电阻上都标有它的阻值和额定功率欲用现有的电阻组成等效代用电阻替换被烧坏的那只电阻请你通过简单计算,设计出所代用方案,并说明其可行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