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0351141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25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市吴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苏州市吴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苏州市吴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苏州市吴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苏州市吴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州市吴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市吴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docx(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州市吴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 五年规划纲要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 3 月序 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 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吴江 在新的起点上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打 造“创新湖区”、建设“乐居之城”的关键五年,在吴江发展史 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苏州市吴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 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草案)根据长江三 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共苏州市吴江区委关于制 定苏州市吴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三五年远景

2、目标的建议等编制,是“十四五”期间吴江区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是指导吴江未来五年发展及 展望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愿景的宏伟蓝图,是全区 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也是政府履行职责和安排年度工作 的重要依据。目 录第一章 回顾“十三五”,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1 -第一节 “十三五”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 1 -第二节 新背景下的发展形势 - 4 -第二章 描绘崭新蓝图,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 7 -第一节 指导思想 - 7 -第二节 战略定位 - 9 -第三节 2035 年远景发展目标 - 10 -第四节 “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 11 -

3、第五节 空间布局 - 15 -第三章 践行国家战略,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19 -第一节 率先推进沪苏同城化 - 19 -第二节 全力建设先行启动区 - 19 -第三节 探索一体化制度创新 - 20 -第四节 融入一体化发展格局 - 22 -第四章 聚焦创新发展,建设示范引领“苏州制造”品牌的先行区. - 23 -第一节 突出发展四大“强”制造集群 - 23 -第二节 聚焦培育五大“新”经济 - 25 -第三节 加快提升全域创新浓度 - 28 -第四节 打造高水平开放先行区 - 29 -第五节 着力构筑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 31 -第五章 优化公共服务,建设“新鱼米之乡”特质的

4、乐居首选地- 32 -第一节 做优就业乐业首选地 - 32 -第二节 打造现代化教育名区 - 33 -第三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35 -第四节 推进健康吴江建设 - 36 -第五节 提高养老幼护水平 - 37 -第六节 提升公共文体服务品质 - 38 -第六章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绿色高效的长三角枢纽节点城市- 39 -第一节 建设汾湖高铁科创新城 - 39 -第二节 优化调整全区水系结构 - 39 -第三节 强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 40 -第四节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41 -第五节 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 42 -第六节 全面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 42 -第七章 提升治理水平,建

5、设幸福美好的数字城市新标杆 - 44 -第一节 推进“平安吴江”建设 - 44 -第二节 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 - 45 -第三节 打造“最舒心”营商环境 - 46 -第四节 提升城市智慧管理水平 - 48 -第八章 强化传承发展,建设世界级水乡人居文明典范 - 50 -第一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50 -第二节 加强文化保护传承 - 52 -第三节 促进文体旅融合发展 - 53 -第四节 构建生态环境治理新优势 - 54 -第九章 统筹保障措施,凝聚规划实施的强大合力 - 56 -第一节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 56 -第二节 广泛凝聚全社会力量 - 56 -第三节 强化项目支撑 - 57 -

6、第四节 落实监督考核 - 57 -第一章 回顾“十三五”,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时期,全区上下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 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思想再解放、开放再出发、目标再攀高, 全力建设“强富美高”新吴江,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目标。第一节 “十三五”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全面改革释放新活力。 坚持深化改革为第一动力,革故鼎 新,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十三五”期间, 围绕 “六个重大”, 全力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跨省交通、 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区域联动取得实效, “跨界联合河长制”推进生态治理区域一体化入选“中国改革 2020年度50

7、典型案例”名单,一体化示范区吴江片区形象加速 展现,感受度、标识度、满意度全面提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深入实施, “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显著,全省首创的工业企业资 源要素配置改革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完成 党政机构改革、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老有所养基 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专项试点获批“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 点”。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位列2020赛迪营商环境百强区第十。 “吴江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江苏唯一案例入选第二批全 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1462个政 务服务业务完成标准化制定。“一门式一窗式”政务服务改革及 “不见面审批”标准体系建设持续

8、推进,“1330”改革目标基本实现。- 1 -“经济强”迈上新台阶。 坚持创新转型为第一战略,激发 活力,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十三五”期间,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5%,达到2002.83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 收入年均增长10%,达到236.48亿元, 保持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前列。民营经济全省“领头羊”优势不断扩大,民营企业总数 超8万家, 注册资本突破4千亿元。恒力、盛虹入围世界企业500 强, 亨通、通鼎等4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 永鼎等5家企业 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上市公司总量达20家。创新实力不断 提升, 2019年“中国创新百强区”位列全国第三,

9、名列长三角 地区榜首,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数达到60.56件,有效高新技术企 业数达920家。汾湖高新区(黎里镇) 获评“国家知识产权试点 园区”,恒力化纤获评“中国专利奖银奖”。累计拥有国家级科 技企业孵化器4家,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 国家先进功能纤 维创新中心获批江苏首家、全国第1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智能制造领跑全省, 累计建成134家省级示范智能车间, 完成智 能化改造投资超过640亿元。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累计完成重大 项目投资2735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8%。“百姓富”实现新跨越。 坚持民生福祉为第一目标,以人 为本,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十三五”期间, 城乡居

10、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年均增速达7.8%,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2%以下低位运 行。社保体系全面接轨苏州,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有效推进,住 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逐步提高,基本实现全区户籍人口全民参 保, 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全面建成。教育名区建设深入推进, 教育规划布局持续优化,苏州大学未来校区、苏州中学苏州湾- 2 -校区等学校先后落户,教育集团化改革持续深化, 成功获评“全 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价格改革不断推进,基 层医疗机构药品目录全面放开,苏州第九人民医院、吴江区儿 童医院等医院投入运营,吴江中医医院异地新建, 北部、中部、 南部三大健康医疗集团建成。公共服务设施不断优化,苏州湾

11、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等配套建设持续推进,“15分钟文化圈”“10 分钟体育健身圈”布局逐步完善。全域旅游加快推进,获评“省 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最苏式”水乡旅游体验区基本成型。大 运河文化带建设持续推进,成功创建 “中国曲艺之乡”。“环境美”呈现新气象。 坚持生态绿色为第一理念,放眼 长远, 蓝绿空间更加美丽。“十三五”期间, 生态环境面貌持续 改善, 统筹推进“三治”“三优三保”工作, 全力打好蓝天、碧 水、净土保卫战, 国省考断面水质优比例提高14.3个百分点, PM2.5年平均浓度下降46.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比例提高 11个百分点,高质量完成太湖围网拆除。美丽镇村建设加速推 进,

12、震泽众安桥谢家路等10个村庄获评苏州市特色田园乡村, 新建三星级康居村294个,新认定省级传统村落4个。基础设施 加快建设,轨道交通4号线开通运行,沪苏湖铁路正式开工建设, 苏州南站、盛泽站通过审查,通苏嘉甬铁路完成工程可行性研 究审查。有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大数据、政务云、视频 云、智慧吴江APP等信息化基础平台上线运行, 获评“2019中国 领军智慧城区”。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规划等建设稳步推进。 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在全国 281个示范区中名列第二,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 区) 创- 3 -建通过验收。“中国 江村”长漾特色田园乡村带、同里农文旅

13、融合发展区和元荡美丽乡村群建设扎实推进。“社会文明程度高”彰显新内涵。 坚持安定有序为第一方 向,久久为功,社会环境更加和谐。“十三五”期间,文明城市 测评成绩逐年提升,“省双拥模范城”创建实现“六连冠”,同 里镇获评“全国文明镇”,黎里镇杨文头村、震泽镇众安桥、盛 泽镇黄家溪村获评“全国文明村”,恒力集团荣膺“全国文明单 位”,涌现了“时代楷模”“中国好人”“最美人物”等一批先进 模范。社会治理持续创新,构建“网格+警格”联动融合机制, 在全省率先建立社会治理大联动机制, 区社会综合治理联动指 挥中心获评“全国巾帼文明岗”,建成全国首个镇级出入境分理 点智慧大厅。区检察院、区法院分别荣获“全

14、国先进基层检察 院”“全国优秀法院”称号。平安吴江、法治吴江建设有力推进,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 现大幅下降,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第二节 新背景下的发展形势“十四五”时期,国际发展环境日趋复杂,新发展格局加 快构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纵深推进,发展形势变中有危, 危中有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全球大流行的新冠疫 情给世界经济运行带来巨大冲击,世界经济将承受较大的下行 压力。同时,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一批颠覆性技术将引 领和带动新科技产业革命走向高潮,有望带来超预期的发展机- 4 -遇和经济价值。面对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吴江

15、要进一步提升经 济发展的韧性,推进科技创新,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全力抢占 科技赋能、产业融合的窗口机遇,在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中 构建长期发展的战略性优势。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转向高 质量发展,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 的关键期。“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 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当前党中央积极应对国内外发展形势 新变化的主动战略抉择。吴江要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充分发 挥智能制造长板优势,增强产业创新能力, 强化产业链关键环 节的掌控能力,抢占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制高点,为长 三角加快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作出更大贡献。长三角区域纵深推进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长三角区域肩 负着打造“一极三区一高地”的战略任务,提升为国家战略以后,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将会加速推进、纵深发展,有望在更高层次上 率先突破行政区经济模式,实现更强的协同效应。作为长三角一 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承载地,吴江要树立国家视野、战略眼 光,从更高战略层面、更大发展格局、更广时空维度对经济社会 发展进行重新审视和全新谋划,做到“跳出吴江看吴江”和“站 在长三角看吴江”,全力以赴做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这篇大文章。苏州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