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7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验收达标卷 古代诗歌鉴赏卷(1)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0339871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设计)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7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验收达标卷 古代诗歌鉴赏卷(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维设计)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7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验收达标卷 古代诗歌鉴赏卷(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维设计)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7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验收达标卷 古代诗歌鉴赏卷(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维设计)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7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验收达标卷 古代诗歌鉴赏卷(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维设计)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7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验收达标卷 古代诗歌鉴赏卷(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维设计)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7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验收达标卷 古代诗歌鉴赏卷(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设计)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7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验收达标卷 古代诗歌鉴赏卷(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卷(一)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浣溪纱 (清)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注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被酒:醉酒。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故,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答: (2)你认为“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答: 参考答案:(1)刻画了一个形单影只、陷入对亡妻无限哀思的词人的形象。既有直接描写,也有景物的烘托渲染。先以“西风”中独自悲伤奠定一种感伤的基调,继而以萧瑟的“黄叶”、紧闭的“疏窗”和即将坠落

2、的“残阳”与之呼应,渲染怀念之苦。 (2)当时只是寻常情景,只有失去它之后才懂得珍惜。往日的幸福未能珍惜,今天却再也无法挽回,表现了作者的伤心与无奈。这一句字字含泪,深刻表现了亡妻之痛。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绝句 (金)王庭筠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1)诗歌前两句营造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请作简要分析。答: (2)第三、四两句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你是如何理解的。答: 参考答案:(1)前两句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描写出诗人居处清幽的意境。首句诗人用“瘦”字将具有清瘦形象的竹和具有清瘦风格的诗联系起来,为全诗定下了清瘦的意境氛围。第二句的“入梦香”则将现实与梦境

3、联系起来,梅花在月光中发出幽香,这香气浓郁、悠长,还伴随诗人进入梦乡。将竹与梅这样的自然物象和诗与梦这样的人为之物融合在诗句中,这就构成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的高妙意境。(2)三四两句写今夜之月不肯下西厢,透露出一股月与人不能互通情愫的遗憾或幽怨的情绪。这种遗憾或幽怨,也许是有情人天各一方,不能互通情怀;也许是君臣阻隔,上下无从沟通;也许只是诗人置身此时此景的一种感受。3.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淮中晚泊犊头 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1)前人评价说:“时有幽花一树明”的“明”字用得极妙,请结合前两句诗说明“明”字妙在何处。答: (

4、2)“满川风雨看潮生”一句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体现了作者当时什么样的心境?答: 参考答案:(1)“明”意为“闪亮”,它把作者在春雨欲来,阴云低垂的阴暗氛围中行舟时,突然发现岸边野花不时闪现,那明丽的色彩打破沉闷的气氛,让人眼前一亮,顿觉怡然的情景描绘得生动逼真。同时,也十分巧妙地暗写出船在水中前行的动态。(2)呼呼的风挟着潇潇的雨,飘洒在河面上,河水上涨,春潮奔涌而来。作者静观风雨春潮,表现出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或:作者看风雨吹打、潮水起伏,表现出孤寂、失意的不平静心态。)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种梅 刘翰凄凉池馆欲栖鸦,彩笔无心赋落霞。惆怅后庭风味薄,自锄明月种梅花。注此诗

5、是宋亡后作者重返故里所作。这首诗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 参考答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恢复绝望、痛定思痛的凄凉之感。全诗主要采用了用典的表现手法。第二句用“落霞”的典故,王勃因“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获文坛美誉。用此典故表明自己是因忧时伤旧,情怀凄暗,抒发内心的惆怅而写作此诗。并非想在文坛上追名逐誉;第三句用“后庭风”之典,隐喻宋末醉生梦死的淫靡之风,表达诗人为宋之亡国而伤怀但又无力挽救的痛楚。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注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

6、、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浪淘:波浪淘洗。簸:掀翻。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1)诗的后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黄河?请简要分析。答: (2)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参考答案:(1)诗人以浪漫的想象结合优美的传说,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把黄河汹涌澎湃的特点写得更加具体、生动、形象。(2)这首绝句,以生动形象的笔调,高度的艺术想象,极大的热情描绘了黄河的雄伟形象,抒发了作者

7、的豪迈气概和奋发精神,同时表明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 南宋吴锡畴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一窗草逆濂溪老,五亩园私涑水翁。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注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1)颈联中“逆”“私”二字极为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其妙处。答: (2)“幽情”在诗中指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答: 参考答案:(1)“逆”是迎接的意思,“私”是偏爱的意思。颈联使用拟人手法,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的亲昵之状,曲折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2)“幽情”在本诗中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伤春之情。面对“韶光”匆匆逝去,目睹“落花”,满地堆积,一种“春去也”的感慨油然而生。一是忧国之情。身处南宋,国运衰微,盛景不再,大势已去,一种忧国伤时之痛郁结心头。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1)诗人笔下的“暮春”有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表现“暮春”景象的?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