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 认识面积导学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0325396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 认识面积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 认识面积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 认识面积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 认识面积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 认识面积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 认识面积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 认识面积导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解决问题。 这些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对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本单元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重视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 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

2、积单位 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 1 平方米、1 平方分米、1 平方厘米的表象, 熟悉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使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 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用所学的有关面积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 步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认识面积 (1 课时)(2)认识面积单位(3)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 (4)长方形、正方形面

3、积的计算(2)(1 课时)(1 课时)(1 课时)练习课 (1 课时)(5)面积单位间的进率(6)利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解决问题(1 课时)(1 课时)练习课 (1 课时) 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 (1 课时)面积概念的学习贯穿于整个单元的学习之中,借助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使学生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充分利用实际操作,深入理解面积公式;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1 课时 认识面积课题认面积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前准备课时安排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和应用的 过程。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以学生发展

4、为本。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认知规律, 对教材进行再创造,设计了平面图形比大小,摆方格表示面积单位,等一系列学习活动,为学 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1.学习过程重视体验。在教学比较面积大小时,注重让学生体验比较方法的多样性,使学生在具体的比较过程中 获得直接的经验,从而明白可以通过观察、重叠、拼摆正方形等多种不同方法来比较面积的大 小;还通过摸一摸、比一比、指一指等活动,激发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验 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2.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用相同的小正方形去比较两个面积接近的长方形的大小。选择自己 喜欢的图形去拼

5、摆,再讨论这样拼摆的不足,从而知道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不仅要选择合适 的面积单位,还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去拼摆。教学过程呈现了学生小组合作、究交流、独立思 考、猜想操作、推理验证等多种学习方式。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2.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1.理解面积的含义。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教具准备:PPT 课件。学具准备:两张大小不同方形的白纸,三角形、形、方形纸若干。1 课时教学环导 案学 案达标检测节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5 分钟)1.课件出示例 1 情境图。 引导学

6、生说出:图中都有什 么?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 点?2.这些物体的表面有大 有小,怎样用数据来描述它们 的大小呢?我们这节课就来 学习。教学例 1。1.课件出示例 1,题目:1.认真观察,说出自己看 到的教室内的物体:桌椅、黑 板、门窗、国旗。这些物体都 有一个平光滑的表面。2.说一说哪些物体的表面 较大,哪些物体的表面较小。 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1.直观感受黑板和国旗表1.填空。(1)一个长方形,长 5 厘 米,宽 3 厘米,它的周长是 ( )厘米。(2)一个周长是 16 厘米的 正方形,它的边长是( ) 厘米。答案:(1)16(2)4 2.下面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二、自主探索,学会用“鸽巢原

7、理”解决问题。(22分钟)观察黑板面和国旗的表面,说 面的大小,并说出比较结果: 说哪一个面比较大。 黑板面比国旗面大。2.指导学生理解什么是 2.理解面积的概念。面积: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 3.以“表面的大小就 的面积。 是的面积”的句式说出其3.组织学生说说其他物 他物体的面积。体表面的面积。 4.拿出自己的字典,摸一 4.触摸体会:摸一摸字典 摸封面和侧面,体会这两个面的封面和侧面,说一说哪一个 的大小。面的面积比较小。(1)( )个(2)( )个答案:(1)6 (2)8教学例 2。引导学生比较图形面积 的大小。1.课件出示两个形状不 同的长方形,引导学生猜测哪 个面积大。探究比较图形面

8、积大小的 方法。1.观察,猜测哪一个面积 大一些。2.实践操作,选择合适的 图形来量出长方形的面积。明3.下面四个图形中,面积 最大的是( ),面积最小的 是( ),( )和( ) 的面积相等。2.出示 三种图 确:正方形能铺满整个长方形 形,请学生任选一种量图形的 而没有空隙,是最佳的选择。 面积。 3.启发学生说出解决的办答案:三、巩固练习。(10 分钟)四、课堂小结。(5分钟)3.认识统一比较标准的 必要性,出示一个正方形,通 过重叠,难以确定它的面积是 否比前面出示的两个长方形 大?怎么办?1.完成教材第 62 页“做 一做”。2.完成教材第 64 页第 1、 2 题。1.总结本节课学

9、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法:需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1.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独立完成,同桌交流,全班汇报。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五、教学板书六、教学反思认识面积在此课的教学中,关于对“面积单位”表象的建立,没有以讲解示范为主,也没有提供现 成的面积单位直接让学生进行感知,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操作的权利交给了学生, 让他们亲自比一比、看一看,使学生亲身经历了面积单位的形成过程,较好地建立了各个面积 单位的表象,形成正确的感性认识。可以说,学生经过这种“亲身体验”,理解更到位,在大 脑中建立起了准确、鲜明的空间表象,掌握的程度也比直接借助现成的面积单位进行感知要牢 固得多。在人人参与的操作活动中体会了面积概念,体验了数学化的过程。教师点评和总结:【素材积累】不怕你不懂不会,旧怕你不学不干。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摘避风的港湾里,找不到昂扬的 帆。如果爱,请深爱;如不爱,请离开。富人靠资本赚钱,穷人靠知识致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