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第三单元写作导航记叙文的景物描写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0319381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第三单元写作导航记叙文的景物描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粤教版第三单元写作导航记叙文的景物描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粤教版第三单元写作导航记叙文的景物描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粤教版第三单元写作导航记叙文的景物描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粤教版第三单元写作导航记叙文的景物描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第三单元写作导航记叙文的景物描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第三单元写作导航记叙文的景物描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必修 2(粤教版)记叙文的景物描写景物描写指对自然风景、社会环境所作的形象描绘,以表现人物(或作者)对现实的态度,表现环境与人物、自然与人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是写作中十分重要的描写部分。一、景物描写的功能1深化、突出作品的主题,显现时代的社会的生活特色。2烘托或衬托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思想性格。3营造氛围,形成典型环境,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4绘制丰富多彩、特色独具的地域风貌,显示作品的民族风格。描写方法都要为“有真实感”服务。“真实”,包括景物的形、状、态,还包括写景、观景的人有真心、真情。只有这样,才能情景交融,做到“景语皆情语”。为此,无论简笔勾勒、工笔细描,动态状写、

2、静态描摹,正面下笔、侧面着色,还是借用比喻、拟人、象征、对比等修辞手法,都要旨在增强真实感和感染力。二、景物描写的注意事项1点面结合。无论是自然界的景物,还是图片画面,学生的观察往往不能全面。只注意了鲜艳的色彩,尖锐的矛盾冲突,而忽视景物的背景和细节。例如在写雨景时,既要写远处迷梦的雨幕,又要写芭蕉叶上滴落的串串珍珠。这样写景就注意了点面结合。2动静结合。活动的画面比静止的画面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我怀念从故乡的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鹅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嘎地追逐欢笑的鸭子;我怀念榕树下洁白的石桥,桥头兀立的刻字的石碑,桥栏杆上被人抚摸光滑了的

3、小石狮子。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那古老的石桥镌刻着我深深的记忆,记忆中的故事有榕树的叶子一样多(黄河浪故乡的榕树)这是作者回忆故乡的榕树,枝叶婆娑,流水潺潺,鸭群嬉戏,又加以活动的人群,使画面动静结合,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3五觉综合。综合运用各种感觉描写景物,可以使景物描写更加细腻。例如:细细的雨丝密密地斜织着如烟似雾;润湿的泥土散发的清新和芳香沁人心脾;雨点滴入口中,甜甜的,令人回味无穷;春风把雨丝送上你的脸颊如少女的手儿温柔细腻;俯身静听草长得声音如一望无际的旷野上悠扬的笛声在耳畔回响。啊,潇潇春雨,春雨潇潇。(学生习作春雨)这段作文综合运用了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五种感

4、觉写春雨,细腻传神,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写作方法。4色彩和谐。彩色的电影比黑白的电影前进了一大步,彩色的画面比黑白的画面对视觉更具有冲击力。例如:蓝天衬着矗立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特别诱人的是牧野的黄昏,落日映红周围的雪峰,像云霞那么灿烂。雪峰的红光映射到这辽阔的牧场上,形成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蒙古包、牧群和牧女们,都镀上了一色的玫瑰红。当落日沉没,周围雪峰的红光逐渐消退,银灰色的暮霭笼罩着草原的时候,你就会看见无数点红火光,那是牧民们在烧起铜壶准备晚餐。(碧野天山景物记)这两段文字中,蓝天、白云、银灰色的暗花,夕阳的

5、红火连锁映衬着蒙古包,牧女笼罩在金碧辉煌的世界中。大自然是五彩缤纷的,景物五光十色,准确的使用色彩词语会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当然,这离不开细致的观察。5情景交融。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你高兴时,小鸟为你唱歌;你悲痛时,乌云为你哭泣。一切景物都承载人的思想感情。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写到了槐树的落蕊、牵牛花的蓝朵、农民的青衣、廿四桥的明月诸多景物,这些景物呈现出蓝白黑灰的冷色调,非常吻合作者当时苦闷的心情;当时北平有香山的红叶色彩绚丽,颐和园游人如织,这些暖色调不吻合作者心情。作者的心情孤独、苦闷、悲凉,笔下的景物自然就清、静、悲凉。此文写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6生动形象。景物描写中要达

6、到语言形象生动,方法之一就是用比喻拟人修辞。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他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隙缝,身子扭得像盘龙柱子,在半空展看枝叶,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像一把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不管怎么样,都让你觉得它们是泰山的天然的主人,好像少了谁都不应该似的。(李健吾雨中登泰山)这段文字中,“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像一把墨绿大伞”“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等句子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松树的千姿百态各具情趣的自然景

7、色,表现了松树在逆境中奋斗的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修辞用得好,能把景物写活,能把景物直接写入读者的心里。满天垂着湿润欲滴的云,时时像是忍着眼泪的样子,竟或有一阵雨丝,追着飒飒的秋风扑上你的脸,但立刻又戛然停止,像不屑哭泣似的。江水和天空像是一双愁容相对的朋友,带着沉痛的忧郁,和暗淡无光的灰色。横卧在江天之间的绿洲,也觉得很无味,收去了它的颜色。(方令孺古城的呻吟语文报高中版第561期)乌云满天的天气,经常遇见。我们最常用的描写是“黑压压的乌云”,但方先生却说那云似乎忍着眼泪。是的,因为方先生忍着眼泪。他在为他所访问的伤兵而感动,而哭泣。江天一色,也是常见之景,“秋水共长天一色”多么出名,但方先

8、生笔下的秋水,却万分的伤感,他说“江水和天空像是一双愁容相对的朋友”,多么形象啊。不单独乌云要流泪,天空、江水也那么伤心,悲凉的氛围被渲染得够淋漓尽致的了。“乌云”“江水”“天空”“绿洲”,等等景物都带上了作者深深的主观情感,这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但我们还要分析,看看作者是如何表达的。看作者的用词:“像”“忍着”“追”“扑”“觉得”。用词富于变化,而又自然贴切。表情达意时,可直接把人的主观情感拿来修饰景物:四顾廓然,湖光满眼。环湖的山黯青着,湖水也翠得很凄然。水底看见黑云浮动,湖岸上的秋叶,一丛丛的红意迎人,几座楼台在远处,旋转的次第入望。(冰心往事(二)之六语文报高中版第563期)冰心的这篇

9、文章写于1923年,她到美国不久便赶上中秋,文章是写她于中秋前夕与友人荡舟湖上赏月,因作者乡愁之心甚浓,故而满心害怕看见那一轮蕴涵乡情的满月。因而,作者笔下的景,都罩上了浓浓的乡愁。你看她写湖水的翠,说是很“凄然”。作者将这主观情感的词语直接来修饰绿的特点,很是少见。对这种绿,我们常说“绿得似一块翡翠”,或者说,“山似青螺髻,水如碧玉簪”。但比较之下,我们就会发现,客观的描述就是没有主观的描述来得有震慑力。训练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