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业经营风险与对策.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031884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寿险业经营风险与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寿险业经营风险与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寿险业经营风险与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寿险业经营风险与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寿险业经营风险与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寿险业经营风险与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寿险业经营风险与对策.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90年以来,我国寿险业以年均36%速度迅速发展。去年上六个月,全国保费收入2154.3亿元,寿险占比高达77.88%,对国民经济增进作用日益提高。但应对该行业积聚风险、风险变迁方式及其成因有一种清醒认识。积极应对,防患于未然,无疑对保证我国寿险业稳步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寿险业经营风险与成因1.资产负债较高。资本充足率较低以及偿付额度缺口增大引致一定潜在偿付风险。1999期间,占国内寿险业 95%以上市场份额最大5家寿险企业,保费收入迅速增长。各企业保费如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泰康人寿和新华人寿分别增长7.27%、23.21%、22.04%,14.05%和42.21%,各企业保费收

2、入增长率大幅提高,增长率分别为24.78%、70.04%、 124.67%和52.59%.与之相对,资产负债率不停提高,资本充足率、所有者权益增长率和偿付能力额度缺口日益增大。2、利差损风险影响深远。由于寿险业对利率风险认识局限性、利率持续走低以及寿险产品以储蓄型产品为主等,引致了较大利差损风险,对寿险业经营风险产生长期影响。19961999年我国共降息7次,初第8次下调利率,寿险保单预定利率从 1996年前最高10.2%左右,下降为目前2%左右。因第8次降息幅度较小,与上次降息间隔期较长,可以推断寿险业利差损重要源于1999年此前保单,加之1999年此前我国寿险企业销售保单为老式险,则引致利

3、差损保单重要是1999年前老式险保单。3、资产负债匹配风险较高。资产负债不匹配重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期限不匹配,二是数额不匹配,三是收益率不匹配。目前国内寿险企业资产负债不匹配现象较为严重,5年以内资产:与负债不匹配程度较低,但中长期资产与负债不匹配程度较高,粗略估计,5年以上资产负债缺口占比超过50%.其原因重要有如下几点:其一,缺乏对资产负债匹配重要性认识,主观上加大了这一风险。1996年前,国内利率水平较高,利率环境较为稳定,保险企业投资压力较小,对精算、财务和投资均很精通保险风险管理专才十分短缺,没有认识到资产负债匹配对企业发展重要意义,1996午后,伴随利率持续走低,利率波动幅度加

4、入,寿险业务规模迅速增长,资产负债匹配风险加人,资产负债匹配正逐渐被提到“议事日程”。其二,缺乏国际先进资产负债匹配技术和措施。发展至今,国外发达国家已开发出行之有效资产负债匹配技术和措施,如缺口分析、累积缺口分析、久期匹配、凸性匹配和现金流测试等,而国内寿险业对这些技术和措施仍然十分陌生,无从度量不匹配风险大小。其三,保险投资环境限制寿险企业实行期限和数额匹配方略。寿险资金特点是长期性和收益稳定性,老式险负债大部分30年后来到期,截贴:底,我国寿险资金52.4%投资于银行协议存款,而协议存款期限普遍低于1 0年;债券投资比例占28.4%,而国债和金融债期限重要集中于期以内,以5年期和7年期居

5、多,截止底, 期国债和金融债各发行了1只,30年期国债发行了1只,客观上限制了寿险企业负债与投资久期匹配,缺口很大。此外,我国对保险资金运用渠道限制严格,直到1998年才逐渐放开,风险较高投资品种仍受到较强比例限制,这将长期制约寿险企业实行资产负债匹配方略。!-empirenews.page-其四,寿险资金运用渠道狭窄,限制了资产方与负债方产品收益率匹配。根据寿险负债来源和性质不一样,其产品划分为如下四类,一是由寿险企业担保投资回报老式产品,二是由寿险企业和客户共担风险分红产品,三是完全由客户承担风险投资连接型产品,四是客户利益与金融指数和物价指数连接指数连接型产品。这些负债品种性质不一样、风

6、险偏好不一样、经风险调整收益规定不一样,其投资品种和方式应随之进行调整。如老式产品应重要投资于协议存款和国债等,风险较小。回报稳定品种,分红产品则需进行良好资产配置,对股票、企业债等风险较高产品进行一定比例投资,保证很好分红水平,投连型产品更需加大对股票、企业债甚至垃圾债等投资比例,实现高风险高回报。而国内寿险资金运用渠道并未开通股票投资,企业债发行量很小,垃圾债市场尚未建立,指数型产品屈指可数,很难保证收益率间匹配。4、投资风险将逐渐加大。寿险业通过近些年发展,已经积聚了一定投资风险,详细体现为资金运用收益率波动性较大。从1999各寿险企业可运用资金平均余额收益率变化看,这5家保险企业振荡幅

7、度较大,平均值原则差高达1.3%.其中,波动性最大是中国人寿和平安,比1999年收益率分别下降2.44%和 3.16%,波幅分别达39%和37%,阐明寿险业投资风险较人。究其原因,重要有如下几点:其一,资金运用规模迅速提高,加大了投资风险。其二,资金运用率较低。其三,投资渠道狭窄,制约投资构造优化,增长了投资风险。根据修订保险法和有关规定,寿险企业目前只能投资于协议存款、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和回购交易,投资渠道受到较大限制,不利于投资多元化。其四,投资风险管理产品创新局限性,减少了有效防备投资风险手段。国外发达资本市场为寿险企业防备投资风险提供了必要且行之有效风险管理产品,如面对负债附加了嵌入式

8、期权所带来投资风险,可在市场上购置可赎回期权予以防备;又如截上 底,美国86%寿险企业使用衍生产品控制利率和股市风险。而国内尚未推出这些风险管理产品,从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投资风险。其五,寿险产品创新提高了对投资收益规定,加大了投资风险。在国际化进程推进下,该行业产品创新步伐较快,分红险和投连险等新产品增进了该市场发展,提高了对投资收益规定。此外,保险企业投资人员从业时间较短,寿险资金运用经验有限,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这一风险。5、保险风险逐渐提高,保险风险重要包括产品定价风险和产品设计风险。目前,我国寿险业开发险种重要以储蓄型险种为主,具有回报率高和手续费高特点,同步赔付率不够稳定。在寿险产品设

9、计方面,保险产品过于单一,“险种同构”现象严重,个性化服务不突出,难以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个人对保险全方位、多层次需要,同步,许多寿险企业大量保费收入来源于少数几种产品,产品设计风险较高。综合分析引致我国寿险风险原因,重要有如下几点:其一是外部监管微弱,未形成委任精算师监管机制。西方发达国家保险业发展经验表明,保险监管机构面对众多监管对象和大量经营信息,无法精确估计各个企业保险风险,需要通过建立委任精算师机制进行保险风险评估,减少因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提高监管有效性和及时性。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委任精算师机制,使该种风险疏于防备,风险加大。!-empirenews.page-其二是

10、寿险企业缺乏具有丰富经验委任精算师和精算人才,负债评估频率太低,风险揭示时滞过长。截止底,通过中国精算师考试不到100人,精算人才相对匮乏,我国寿险业发展时间较短,精算师积累产品定价和设计经验有限,加大了因精算水准和经验不够而引致保险风险;我国寿险企业普遍只能实现负债年度评估,个别企业能到达六个月评估一次,这会导致风险揭示滞后,加大保险风险。其三是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营销质量不高。目前,我国监管部门对寿险企业信息披露规定较少,只对分红产品投资状况和分红比率提出较为严格信息披露规定,使众多保户无法通过正规渠道及时获取保险企业经营信息,在投保,保单贷款和退保等选择方面具有较12下一页 大盲目性,加

11、上有营销人员片面夸张保险投资收益率,使保户产生较高收益预期,加大保险定价风险。其四是保险精算数据缺乏,增长了精算难度。由于我国保险业发展时间较短,精算需要多种基础率数据时间序列较短,尤其是创新产品,如健康保险等,数据搜集和整顿起步更晚,符合测算规定时间序列基础数据局限性,影响了精算精确性。其五是投资环境变化较大,增长了保险定价风险。1996年以来利率波动性增大,保险企业投资渠道逐渐放宽,不仅可以投资银行协议存款和国债等低风险金融产品,还可以投资企业债和证券投资基金等高风险产品,客观上增大了产品定价预定利率设计难度,使保险定价风险加大。其六是通过产品设计和定价从源头防备风险意识微弱,忽视产品开发

12、基础工作。6、营销风险逐渐减少。目前我国寿险个人代理制迅猛发展,个人代理人来自社会不一样部门,不一样行业,金融从业经验较少,综合素质不高。保险监管机关组织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成果显示,虽然在综合素质相对较高浙江地区,自1996年以来平均合格率仅为61,其他地区更低,这势必带来误导、欺诈客户以及违规操作等营销风险。同步,在展业过程中,由于急功近利和缺乏必要业务知识等原因,积极将一部分高危险人群被保险人列入低危险人群投保范围,出现了较大营销风险。部分寿险企业为招揽客户,不惜违规提高手续费、增长佣金支出,且不顾保险经营原则和大数法则,减少费率原则,扩大保险责任范围,亦加大了营销风险。防备化解寿险经营风

13、险方略1、政府监管机构应完善监管内容,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系统性监管模式。借鉴国际监管经验,结合我国监管现实状况,需要从如下四个方面人手,逐渐形成保险企业自我监控为主、监管机构外部监管为辅监管模式。一是监管内容应加入风险管理监控规定,尽快建立风险预警体系。二是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由监管部门督促建立委任精算师制度、寿险企业外部稽核制度以及寿险企业信用评级制度。三是监管方式应增长动态风险管理方式,在风险未到达预警值时就能找到化解风险措施。四是加强信息披露规定,增强寿险企业经营透明度。为实行有效监管,加强风险控制,需要监管部门改善信息披露制度,着重研究处理披露什么、向谁披露和怎样披露

14、等基本问题。五是强调建立保险企业自身风险防备约束机制,不仅需要监管机构实行有效外部监管,更为重要是保险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科学有效内部运行控制机制,形成自下而上风险防备机制,提高保险企业防备经营风险积极性、积极性和发明性。六是对跨国保险企业逐渐实行全球统一监管。伴随我国国际化进程加紧,国内大型保险企业将迅速发展成为国际化跨国企业,越来越多国外跨国企业也将在我国开业,需要对其实行全球统一监管。!-empirenews.page-2、行业协会应充足发挥自律和保护职能,加强风险控制,增进行业健康发展。 6月,我国已建立全国统一寿险业协会,但未将风险控制纳入行业自律范围,此后,可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逐渐

15、在行业协会中增长风险控制内容,增强行业自律和保护力度。详细可从如下几方面人手:一是协会应充足发挥其沟通信息,增进交流职能,通过设置寿险工作委员会和精算工作委员会等,防备保险风险和资产负债匹配风险。二是协会应充足发挥其约束和监督经营行为职能,减少操作风险。行业协会可规定各个组员将在运做过程中操作风险风险点、风险危害和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多方交流和探讨,集中分析国内外操作风险案例特点和防备措施,形成防备操作风险自律公约,并监督各企业详细执行状况,切实减少操作风险。三是协会应充足发挥其自律职能,减低营销风险。保险行业协会签订了行业自律公约,反对保险业务员欺诈、误导客户及有损职业道德行为,这些在一定程度上

16、减少了各保险企业乃至行业营销风险。3、寿险企业应尽快建立适合自身特点风险管理体系。通过详尽对比分析跨国银行和跨国保险企业风险管理模式和特点,我国寿险企业风险管理可从如下三方面人手,使风险管理逐渐发展成为寿险企业经营管理关键,切实发挥风险管理防备和减少经营风险作用。一是风险管理应具有较高地位。国外许多大型金融机构和保险企业通过数年实践,深刻认识到只有赋予风险管理足够高地位,才能充足发挥其职能作用,否则风险管理形同虚设。目前诸多大型保险企业已经将风险管理提高到企业发展战略高度。在人员组织方面,由企业董事会及类似人员构成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负责风险管理事宜,在权限方面,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对企业董事会负责,必要时可以对企业重大决策行使否决权;在职能定位方面,风险管理委员会侧重于企业整体业务风险揭示与防备,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和平常经营提供重要决策支持与根据。二是风险管理应具有健全组织体系,以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