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0317492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doc(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第一部分 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的基础篇第一章:创新能力是驱动创新的关键第二章: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评价第三章: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培养第二部分 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的素质篇 第四章:审视创新的战略视野第五章:驱动创新的市场情结第六章:开发创造的心智第三部分 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的技能篇第七章:激发创新能力的方法第八章:重视技术学习能力的培养第九章:创新成果的保护和运用第十章:创新能力培养的标杆第一部分 导 读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更是财富积累的途径第一章 创新能力是驱动创新的关键第一节 创新驱动的时代一、时代需要自主创新能力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知识

2、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及机构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各组织机构为了获组织取竞争优势,都在致力于打造和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创新是培育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进一步显著提高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促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使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进步的源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应该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对于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的中小企业,市场准入和融资环境,是关系其生存发展的核心问题,成为制约企业生存和企业科技创新活力的瓶颈,目前融资环境严重遏制了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地方政府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政策。

3、“既要从理论上,也要从法规上创新。”创新为可持续发展注入能量 国家之间和地区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竞争竞争的核心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只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集中力量主攻核心技术,在关键领域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在国际间的科技竞争、产业分工和全球经济格局中占据战略制高点,才能形成持久的竞争力,牢牢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自主创新的关键在于突破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离不开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制度创新把握科技创新的方向管理创新实践科技创新的成果市场创新实现科技创新的收益专业技术人员是推进所有创新的生力军二、创新对获取竞争优势的贡献 1.创新可以提升新产品开发能力,获取市场竞争优势

4、 靠技术创新保证市场竞争优势2.创新可以提升工艺能力,打造先进的制造优势工艺是将产品设计图样和技术要求物化为实际产品的方法和过程。工艺创新是采用现代科学知识,创造新的工艺原理、方法、手段和生产模式,提高制造能力和效益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重视产品创新而忽视工艺创新的倾向和行为,不仅在我国,即使在发达国家中也普遍存在。这是一种同市场经济发展状况相联系的现象。企业为了使自己的产品早日进入市场取得较大经济利益,必然首先把资源投向产品创新,尤其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更是如此。然而,过分注重产品创新而忽视工艺创新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首先是产品市场周期缩短,很多新产品上市后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因质量、性能、价

5、格等问题被淘汰了,没有取得应有的效益。不断地转换产品也使企业成本增加。其次,最主要的负面影响是产品质量滑坡,能耗物耗居高不下,使企业效益滑坡。由于忽视工艺创新,某些进口商品一旦实行了进口替代,即国产化之后,质量明显下降,产品竞争能力降低,有的很快就退出了市场。因此工艺创新在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3.创新可以提升服务能力,赢得持续竞争优势 4.创新可以提升组织适应环境变化的动态能力,构筑战略发展优势变化的动态能力,构筑战略发展优势第二节 创新的内涵一、创新的概念 1.创新概念的经济学解释 创新这一概念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首先系统地定义的,其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创新是指企业家

6、对于生产要素“进行新的组合”从而获得超额利润的过程。2.创新概念的管理学解释创新是指从新思想产生,到研究、发展、试制、生产制造直至首次商业化的全过程,是发明、发展和商业化的聚合,在这一复杂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短缺,都不能形成最终的市场价值,任何一个环节的低效连接,都会导致创新的滞后。3.创新与创造的区别两者密切相关,在某些情况下,互相包容,互相替用,但又有区别。创造的本质内涵是:“首创性”、“独特性”,创新也具有这样的内涵但创新的标志是技术进步,而创造的标志是专利和首创权;创新还具有价值性、实践性,此外创新还强调商业化的首次运用。3.创新与创造的区别 两者密切相关,在某些情况下,互相包容,互

7、相替用,但又有区别。创造的本质内涵是:“首创性”、“独特性”,创新也具有这样的内涵但创新的标志是技术进步,而创造的标志是专利和首创权;创新还具有价值性、实践性,此外创新还强调商业化的首次运用。二、创新的类型1.技术创新 2.市场创新 3.管理创新 4.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改进现有或创造新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重大的技术创新会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的根本性转变。 分类: 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 突破型创新与渐进性创新 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产品创新:改善或创造产品,进一步满足顾客需求或开辟新的市场。如一款新的手机、电脑。工艺创新:改善或变革产品的生产技术及流

8、程,包括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变革。如早期福特公司采用的流水作业生产方式以及现代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都是的工艺创新。 突破型创新与渐进性创新产品用途及其应用原理有显著变化者可称为突破型创新。突破型创新往往与技术上的重大突破相联系。渐进的产品创新是指在技术原理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基于市场需要对现有产品所做的功能上的扩展和技术上的改进。比如手机附带收音机、照相机功能。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原始创新是指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创新成果。原始性创新意味着在研究开发方面,特别是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领域取得独有的发现或发明。原始性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是最能体现

9、智慧的创新,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的重要体现。 集成创新是指通过对各种现有技术的有效集成,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者新兴产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学习、分析、借鉴,进行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发展中国家通过向发达国家直接引进先进技术,尤其是通过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式获得国外先进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实现自主创新,不仅大大缩短了创新时间,而且降低了创新风险。市场创新人们一般把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和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归纳为市场创新。事实上,市场创新,完整地说,企业市场创新是指企业从微观的角度促进市场构

10、成的变动和市场机制的创造以及伴随新产品的开发对新市场的开拓、占领,从而满足新需求的行为。市场创新不同于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属于较为广义的创新范畴。在现实生活中,创新一词常被人们理解为某项技术上的发明创造,这种把“创新”仅限于技术范畴的狭隘理解,妨碍了人们运用“创新”这一锐利武器。因此,我们应该拓宽创新的视野,将创新理解为一个远远超出“技术”范畴的、综合性的经济概念。如在销售过程中的一种“创新”分期付款方式的发明,就是经济意义的创新。分期付款,也就是用未来的收人购买现在的商品。这种购买方式,使目前暂元购买力的人有了购买力;使看似“没有购买力”的商品有了巨大的购买力。它加速了商品的实现过程,促进了

11、商品经济的发展,并实现了经济类型由“供给导向型”向“需求导向型”的重大变革,极大地改变了人类整个经济的面貌。因而,分期付款这一“创新”意义重大。探究了问题的原因,通过采用与众不同的营销方法,这位建筑商不仅销售了他的“基本住宅”,而且在短短的5年中,将原来经营范围仅限于一个大城市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一个业务遍及7个大城市的大公司,并且在每一个城市它都是数一数二的。从1978年至1982年,是建筑业的萧条期,美国的一些较大的建筑商在整整一个季节里连一所房子也没有售出去。然而,前面介绍的这位住宅建筑商却仍然继续得到了发展。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指组织形成一创造性思想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产品、服务或作业方法的

12、过程。也即, 管理创新富有创造力的组织能够不断地将创造性思想转变为某种有用的结果。当管理者说到要将组织变革成更富有创造性的时候,他们通常指的就是要激发创新。管理创新是指企业把新的管理要素(如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管理手段、新的管理模式等)或要素组合引入企业管理系统以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指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规范体系来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变革的创新。所有创新活动都有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持续激励,通过制度创新得以固化,并以制度化的方式持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这是制度创新的积极意义所在。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管

13、理等制度的革新,是支配人们行为和相互关系的规则的变更,是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相互关系的变更,其直接结果是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使不断创造新的知识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及社会财富源源不断的涌现,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同时,良好的制度环境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而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创新型的政府,只有创新型政府,才会形成创新型的制度、创新型的文化。目前科技创新存在和面临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等等诸多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中央和地方政府能否以改革的精神拿出创新型的新思路,同时政府从经济活动的主角转为公共服务提供者,努力创造优质、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进一步完善自主创新的综合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

14、性,制定和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切实执行好已出台的政策,激发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三、创新的模式1.线性模型 线性创新模式是对创新过程的一种描述观点。它认为,创新过程是一个基础科学应用科学设计试制制造销售的单向的、逐次渐进的过程。 这种模型又有两种不同形式: 技术驱动型和市场拉动型线性模型的两种不同形式:技术推动型研究开发生产营销客户市场拉动型营销研究开发生产客户过去很长时期里,这种简单的线性模式在人们对创新过程的认识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后来人们对发达国家和东亚国家发展历史的研究表明,某个国家由公开发表论文的数量所体现出来的科研潜力与其创新能力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例如日本

15、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成功地实现现代化和工业化,与它们国内新创造的知识即在基础研究中的“创新”并无直接联系,从而证明创新的线性模式与实际创新过程不相符合。由于创新线性模式忽视了创新过程的开放性、创新各阶段之间的复杂联系及反馈等因素,后来它逐渐被更加全面的创新系统方法所取代。2.同步耦合模型同步耦合模型表明企业内部三大基本职能的相互耦合作用促进了创新的产生,同时创新的起点不能预知。3.相互作用模型 相互作用模型是同步耦合模型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他将线性模型融合进来。相互作用模型认为创新来源于市场、科学基础与组织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整个模型中贯穿一条逻辑主线:创新过程由一些列边界清晰的功能组成,同时这些功能又相互作用。模型的中心是组织4大职能:研究与发展、制造准备与设计、市场制造以及市场营销。 四、创新过程一般分为3个阶段:发明阶段:也即获得设想实施阶段:也即将设想在公司内进行转化市场渗透阶段:也即将新产品、新设想、新材 料等首次商业化运作的过程。第三节 创新能力的内涵一、创新能力的概念 创新能力是指创新主体在创造性的变革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整合,即从产生新思想到产生新事物再到将新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