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0316494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年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3年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3年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3年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社会化养老效劳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开展老龄效劳事业和产业,在老有所养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探索破解人口老龄化的新途径,加快我市社会化养老效劳体系建设,最近,我们对xx市养老效劳业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结合各地的做法和经验,就进一步推进社会化养老效劳体系建设提出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xx市社会化养老效劳体系建设现状 一人口老龄化趋势凸显。截止目前,xx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已达25877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1.8%;80周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到达3829人,占全市老年人口总数的14.8%;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4425人,占老年

2、人口的17.1%。xx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且老年人口数量正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预计到2023年,xx市老年人口将到达36000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6%。随着城市化的推进,青壮年人口流动性增强,老年人口呈现出基数大、开展速度快,老龄化伴随空巢化的特征,因丧偶等原因独居的高龄老人比重也相当高。据统计,xx市现有空巢老人2460人,xx县区三无老人12023人。人口老龄化势必引起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照料功能不断弱化,社会化养老效劳需求激增。据调查,xx市xx县区约85%的老人有享受居家养老效劳的意愿,约15%的老人想入住老年公寓,所有老年人都希望

3、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在养老观念上,正在由养儿防老向国家养老转变;在养老形式上,正在由家庭化向社会化、普惠化、均等化转变。 二养老效劳机构得到改善和开展。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开展养老效劳业,制定出台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使xx市养老效劳机构管理体制和根底设施建设水平有了较大改善和提高。从2023年开始,xx市先后投入建设资金1921万元,对全市农村敬老院进行新建和改扩建,总建筑面积达14332平方米,新建床位812个,极大地改善了五保老人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202023年,根据省民政厅、省编办关于全省社会福利效劳中心依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将全市农村敬老

4、院统一更名为农村社会福利效劳中心,并纳入依照事业单位管理行列,完成了由敬老院到社会福利效劳中心的过渡,理顺了农村养老效劳机构管理体制,进一步增强了公办福利机构承载能力,提高了五保老人入住率。目前,全市公办收养性养老机构已达12个,养老床位202300余张;民办养老机构3所,床位280余张。 三社区居家养老效劳逐步启动。从202023年起,xx市加大了社区养老效劳设施建设力度,共建设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效劳站2023所,建设日间照料中心12个,日间照料床位50张。为了提高养老效劳水平,为社区居家养老效劳站统一配备了、电视、 、床、桌椅及老年人文化、娱乐用品,并为每所社区居家养老效劳站配备了3名专职工

5、作人员。社区居家养老效劳站免费对外开放,xx县区老年人均可来此休闲娱乐,丰富了城市老年人的业余生活。日间照料中心以社区效劳中心为依托,由社区为高龄、失能老人提供简单的生活照料效劳。由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等方面的效劳,集中了传统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两方面的优点,让老年人在自己生活的社区就可以享受到方便的社区福利效劳,既减轻了老年人及家庭的经济负担,弥补家庭养老的缺乏,又节省了养老福利资金的投入。全市社区效劳的工作标准、效劳标准、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工作也在逐步探索。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xx市社会化养老效劳体系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养老效劳设施规模较小,效劳水平较低,与当地人

6、口老龄化步伐日益加快、社会养老需求不断攀升的客观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一是宣传力度不够,认识不到位。从目前情况看,养老政策的宣传还不够主动,居民群众对社会化养老的有关政策知之甚少,很多人不知道社区有居家养老效劳站和日间照料中心。有些部门对社会化养老的重要性、迫切性以及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认识缺乏,致使社会化养老仍处于自发的、无序的开展状态。市里虽然成立了各部门参与的老龄工作领导机构,但各部门往往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很难形成合力,开展社会养老效劳仍是民政部门热,其他部门冷。由于没有形成必要的舆论气氛,导致居民群众参与社会养老的积极性不够,参与率不高。 二是社区养老效劳开展缓慢,资金投入缺

7、乏。虽然建立了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效劳站和日间照料中心,但能够得到上门护理效劳的老年人比例很小,所提供的效劳仅限于生活照料层面,鲜能给予老人精神慰藉,而且从业人员严重缺乏,更少有专业培训,总体效劳水平较低,只靠社区干部和志愿者难以更好地承当为老年人效劳的需求。由于财政困难,政府在养老效劳业开展方面投入太少。为困难老人养老效劳补贴政策,以及居家养老效劳护理人员公益性岗位补贴政策尚未出台;缺乏对居家养老、日间照料、紧急援助、社区效劳和机构效劳等养老效劳的制度和标准。由于投入资金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养老事业的开展。 三是农村养老效劳体系缺失,民办养老机构开展滞后。一方面,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导致

8、赡养脱离,空巢老人现象严重,生活照料缺失问题普遍存在。而农村养老效劳机构开展相对落后,农村社会福利效劳中心主要面向五保老人。xx市11个农村社会福利效劳中心普遍存在设施简陋、功能单一问题,还停留在救助式的供养和运行模式上,效劳内容仅限于吃、住等简单的生活照料效劳,生产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难以开展,生活气息沉闷。另一方面,民办养老机构开展相对滞后,xx市目前仅有3所小型民办养老机构,卫生条件相对较差,其养老效劳水平及效劳功能较低,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及生活需求。由于对优惠政策理解不深、对养老市场了解不透、对福利事业关注不够等原因,民间资本进入社会化养老效劳事业的速度缓慢。“民办公

9、助的政策没有真正落实,民营养老效劳机构的开展步履艰难。仅靠政府的有限投入,很难使社会化养老事业有快速的开展。 四是管理机制不健全,养老队伍素质偏低。全市社会养老机构在管理机制上、制度建设上、效劳标准上还存在一定差距,效劳标准、行业标准和市场监管等亟待加强。社会养老的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养老管理人员和效劳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导致管理能力弱化,效劳水平低下。目前,xx市社会养老机构多半管理及效劳人员是聘用的下岗人员或家庭中的闲置人员,特别是民办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多数是从社会上随意招收的,文化水平和效劳素质参差不齐,缺乏根本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尤其是专业人才十分匮乏。由于养老护理工作待遇低、保障差、不稳

10、定,加上观念上的原因,社会上很多人不愿意干这种“侍候人的事,从而导致养老从业人员偏少,很难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社会养老需求。养老效劳公益岗位开发不够。据调查,xx市养老效劳类公益性岗位仅占全市公益性岗位总数的3.3%,而且这局部公益性岗位人员也未全部充实进养老队伍,导致养老效劳人员严重缺乏,影响了养老效劳业的开展和养老效劳质量的提高。 分页阅读第1页: 一、xx市社会化养老效劳体系建设现状第2页: 三、推进社会化养老效劳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三、推进社会化养老效劳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社会化养老工作要持续、快速、健康开展,必须走政府、社会、家庭相结合的养老保障道路。要从实际出发,按照“政

11、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原那么,逐步建立起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开展水平相协调,以居家养老为根底、社区效劳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化养老效劳体系,让老年人安度晚年,共享美好生活。 一强化思想认识,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养老政策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各种敬老爱老主题教育活动,切实提高社会各界对加快推进养老效劳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为老效劳的社会荣誉感和责任感,努力营造一个社会关心支持、个人积极参与的良好气氛。同时,还要做好居家老人的宣传教育工作,逐步改变老年人传统的生活观念和消极的消费观念,增进老年人对社会的认同感和信任感,消除顾虑和偏见,鼓励更多的老年人主动融入社区大

12、家庭,乐于接受效劳。推进社会化养老效劳体系建设,不仅要发挥民政部门的主体作用,更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需要调动全社会参与养老效劳的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二整合社区效劳资源,大力开展居家养老效劳。居家养老效劳涵盖生活照料、家政效劳、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以上门效劳为主要形式。居家养老符合大多数老年人的习惯和愿望,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居家养老作为主要的养老形式是大多数人的现实选择。对身体状况较好、生活根本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家庭效劳、老年食堂、法律援助等效劳;对生活不能自理的高龄、独居、失能等老年人,提供家务劳动、家庭保健、送饭上门、紧急呼叫和平安援助等效劳。探索建立居家养

13、老补贴制度,对居家养老的失能老人给予专项补贴,鼓励他们配置必要的康复辅具,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社区居家养老效劳站和日间照料中心应配备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吃、住、玩的固定设施和接送工具,养老效劳人员能够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洗衣、做饭、保洁、购物、护理、求医买药、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效劳。加快居家养老效劳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全面掌握辖区内老年人的根本情况、健康状况和效劳需求,以有效对接老年人效劳需求和供应。 三继续推进机构养老设施建设,夯实社会化养老效劳根底。发挥农村社会福利效劳中心在农村养老效劳中的核心作用,在保证五保老人入住的根底上,改造一批具备收养条件和规模的农村社会福利效劳中心,提高对社会

14、老人的收养能力;对个别入住率低、运营困难的农村社会福利效劳中心进行合理整合,空余床位用于收养社会老人。以农村养老效劳大院为根底,建设日间照料和短期托养的养老床位,逐步向区域性养老效劳中心转变,向留守老年人及其他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短期托养、配餐等效劳。就xx市而言,当前急需按照花园式、宾馆化标准,开发建设一所集养、护、医为一体的城市福利效劳中心,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同时,在保障根本需求、效劳的根底上,积极探索推行集星级效劳、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留鸟式多元化养老效劳,采取“南飞过冬、北漂避暑的方式,使入住老年人像留鸟一样,随着季节气候变化选择不同的地方养老,让老

15、年人在游玩中健康快乐地享受生活,颐养天年。 四加大投入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坚持政府在养老效劳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大对公办养老机构的投入力度,在列入财政预算的根底上,建立动态保障机制,为养老效劳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在坚持政府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推进市场化运作,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那么,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置效劳等形式,鼓励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联营、参股等方式兴办养老效劳业,充分调动社会养老投资者的积极性,加快推进养老效劳社会化的开展。同时,鼓励社会慈善力量对福利性、非营利性养老效劳机构进行捐赠,拓宽民间资本的投入渠道。 五完善优惠政策,扶持民营养

16、老机构开展。要优先将养老效劳机构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城镇居民小区开发无论是xx县区建设还是旧区改造,都要预留足够的社区老年人活动和日间照料效劳场所;在已建成的居民小区,可采取置换、租赁等方式,保证社区养老效劳场所需求。要加大“民办公助的扶持力度,研究制定鼓励民间资本投向社会养老效劳机构建设的优惠政策,从土地使用、贷款贴息、根底设施配套以及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扶持,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养老效劳机构及各类老年文化体育场所和设施,吸引各商家加盟社区效劳网络,鼓励民间资本向养老效劳业聚集,促进民办养老机构的快速开展。 六加强标准化管理,切实提高养老效劳水平。制定完善养老行业管理效劳标准,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规定,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能,全面实行养老效劳人员持证上岗,强化平安防范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