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独立阅读(心得)---李维荣.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0316810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独立阅读(心得)---李维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培养独立阅读(心得)---李维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培养独立阅读(心得)---李维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独立阅读(心得)---李维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独立阅读(心得)---李维荣.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独立阅读,注重情感体验2011国培学习心得 永宁职教中心 李维荣2011年度国培已经顺利结束了。在两个多月的学习培训中,感到收获颇丰,当然也有一些小小的遗憾。通过培训,首先对语文与人生的认识提高了。以前只认识到语文是一种工具,一种进行进一步学习和工作的工具。而通过培训,认识到阅读不仅使人获得经验,阅读过程还会丰富、改造自我,从而改变一个人的精神。再次,认识到语文写作活动的特点、写作的功能的介绍讲述了写作过程是智慧和情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互为用、和谐发展的过程。探讨了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对人拥有智慧的人生的意义。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虽然广播、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兴起淡化了人们的阅读意识

2、,但传统纸质阅读仍然是我们获取知识,培养情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可或缺的途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总目标之一。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课怎样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阅读习惯是否属于语文阅读教学的工具性内容;阅读教学中应该落实的语文工具性目标有哪些;阅读教学中应该落实的语文人文性目标有哪些;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改进阅读教学;阅读教学中应落实的工具性目标、人文性目标以及两者的统一;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与三维目标的关系等都是我们语文教师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在培训学习过程中,通过与老师、同学的探讨,认识到“墙壁

3、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道风景线,学校校园文化的好与差,直接影响学校的精神面貌。校园文化是除了教材、教师之外的“第三位老师”。而墙壁作为学校建筑是展示校园文化的最显性部分,受到很多学校的普遍关注。因此,苏霍姆林斯基的“让每一面墙都说话”,成为了很多学校的一种时尚追求。墙壁文化是一种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长期受到熏陶,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内化成为一种素养。彰显智慧的墙壁文化,能与学生“互动”,走进学生心灵,放射出温馨的育人光芒,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墙壁文化”是给学生感受文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以“墙壁文化”或者是开展板报评比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文学或文化无处不在 。除了

4、墙壁文化,还要有校园之声,要有自己的校刊,从声音到文字,唤起学生的热情。 “墙壁文化”是最直接的视觉文化。墙壁文化是一种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长期受到熏陶,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内化成为一种素养。彰显智慧的墙壁文化,能与学生“互动”,走进学生心灵,放射出温馨的育人光芒,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墙壁文化切实可行 。在培训学习过程中,还认识到通过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学活动,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文学氛围,并积极培养与发展校园文学社团,让中学校园文学社团成为社员文学梦想起飞、性情恣情发展的宝地。最好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一份校刊,刊发社员自己的作品,这样可以起到以一带十,遍地开花的效果

5、。 开展校园文学的益处1、 让学生懂得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不深,通过观察思考,能够激起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引发对人生的思考。这时,学生也会明白学语文的重要。 2、有助于课内所学知识、能力的巩固。 学生在文学创作中会把课内所学的知识、能力综合运用到写作中,从写作中品尝到自己驾驭语文的乐趣。 3、能使校内语言更文明。 校园文学同样是一种语言沟通,尽管多数为书面语言,但也能在校园内形成一股风气,清新、隽丽的语言会取代俗言、秽语使校内的语言得到净化。进而让学生在心灵上贮存一片净土。 校园文化,折射了我们心灵的阳光,每一缕都是我们灵魂的体现。由此可以看出,校园文化是一种融学术性、知识性、团体性、趣味性、褒贬性和个性为一体的活动,它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青春热情和张扬的个性,对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校园文化可以推动语文学习的生动开展。校园文化意义深远 。给学生创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老师要给学生创造条件,如:板报,是很好的校园文化交流园地。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学到了知识。校园文化的开展,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 板报也是校园文化的一道风景线。总之,这次培训虽然时间短暂,但收获还是颇丰的。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