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0275249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如何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韩城市新城三小 党菊红 目前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其十分溺爱,有求必应,不少孩子更是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目无他人,养成了自私、孤僻的性格。但是在高科技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更需要合作,特别需要培养合作意识。所以,我在教品德与社会时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他们把合作意识体现在与人合作的行为之中。那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请看案例。【案例1】让我们在集体中成长是品德与生活中的一课,对于刚入学不久的孩子来说,“集体”这个词还有些陌生。学生不知道什么是集体,在集体中自己该做些什么,于是,我先告诉他们什么是集体。为了让他们明白这个道理,

2、我安排了一次活动:谁让我们的教室更美丽?首先,让所有的同学来打扫、布置教室,使教室更美丽。有的孩子扫地,有的孩子擦玻璃,有的孩子从家里搬来他养的花,还有的同学画了美丽的画贴在墙上。孩子们是用心灵去布置教室,使这个“家”焕然一新。坐在干净、美丽的教室里,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是谁让我们的教室更美丽?”经过讨论,孩子一致回答是:“大家,让教室更美丽”。是的,我就是要让他们知道合作可以创造美丽。【案例2】我的一次作业是这样布置的:“调查一下你们的身边有多少孤寡老人无人赡养。”第二天,李宁同学交上来的作业让我十分吃惊。他不仅调查得十分详细,还做了记录,把那些孤寡老人姓名、年龄、地址都写在上面了,而且还

3、注明了原因,我吃惊的是因为我给时间那么少,他怎么会做得如此周全。当我看完之后,才明白,在作业的背后写着“合作人:李宁,关微。”原来,李宁、关微两名同学在放学后,自主合作,才能很漂亮地完成作业。我当时就表扬了他们的合作意识与精神。渐渐地,他们的合作形成了习惯。【案例3】刚入学时我们班上有个被大家称为“娇娃娃”的学生,因为从不与大家一起玩,从不与别人多说话,下课就自己在那里吃零食,吃完就自己玩自己的东西,久而久之同学们都疏远了她。由于她朗读很好,一有机会,我就让她与人合作主持班级活动。她这方面的素质的确很好,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也有人主动与她玩了,她也开始与人交流了。我抓住机会对她及时地进行了表

4、扬、鼓励、肯定了她努力的结果,并让她继续努力。果然没有让我失望,从此她信心大增,对小组学习能主动参与,有问题主动去与人合作解决,而且表现很出色。从以上三个案例看出,教师要想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设置情境,创造机会。在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中,都经常提到合作学习,在“教学建议”部分写大量有“合作交流”、“共同完成”等字样。但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学生因缺乏合作意识,往往“合”而不“作”。有的学生宁愿自己苦背课文,也不愿意与人合作;有的学生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却没有人主动帮助他;常常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一个组,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一个组;还有的学生自己发言时,希望别人认真倾听,而别人

5、发言时,自己却在干别的这都说明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愿望。因此,即使是在进行“合作学习”也只是在“走形式”,而不是真正的“合作学习”。有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必须先设置情境,创造让学生能体验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依靠集体的合作才能取得成功的机会,在案例1中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谁让我们的教室更美丽”的活动中,为学生创造了这样一个机会,在培养合作意识上迈开了第一步。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可以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这种环境可以促使小组成员之间更加有效地合作学习。在作业的布置上我也不会放弃机会。例如布置课外作业:“与你的小伙伴一起宣传文明礼貌用语”,而且要求写出书面

6、记录。这样长期地为学生创造合作的机会,就能培养学生不依靠老师,主动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2及时肯定,正确引导。案例2告诉我们:对于小学生来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这样他们就会坚信自己是对的。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及时评价。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肯定的手势,这都会给他们带来鼓励和信心,使他们的学习热情更旺盛,合作意识更强烈。这种意识渐渐地变成一种习惯, 不需要教师再去提醒,是主动的去与他人合作。案例2也告诉我们,当一件新生事物出现的时候,多数人由于暂时不理解,往往采取观望的态度。事实在那里明摆着,而且别人也想“咱们的条件都差不

7、多,即然你能行,我也能行”。所以,在引导学生实行合作的初期,教师要注意树立好的典型,并及时进行宣传和鼓励,以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在案例2中,教师发现了一个完成社会调查任务调查任务的好典型,就及时当众进行表扬,这就促进了大家合作意识的提升。3教给方法,培养能力。当学生产生了合作意识之后,是否就能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了呢?实践证明:未必。学生之间发展是不平衡的,当有些学生正在全力投入、热情自主地进行讨论交流时,有的学生却是干着急插不上嘴;有的小组合作得很融洽、很热烈,而有的小组却合作得不协调,这是为什么呢?很重要的一点是:当学生解决了“愿不愿合作”之后,还有一个“会不会合作”的问题。这时我就教给学生

8、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提高合作能力。如怎样组织讨论、怎样倾听他人的发言和提出问题等,我还引导学生学会给小组成员分配任务,有专门的“主持人”、“记录员”、“检查员”,每人都必须发表意见、与人交流。在小组成员分配上也是“长短互补”的,让优秀的学生带动成绩差、胆子小的学生。要求小组讨论交流时,每个成员必须在独立思考后再与别人交流等。案例3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合作”的过程。实践证明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尝到了合作的甜头时,又会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是一种比掌握知识更重要的能力,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所以教师应努力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让他们从小就学习合作、交流和沟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