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银行集团客户关联交易与信用风险相关性实证分析.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0247571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银行集团客户关联交易与信用风险相关性实证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银行集团客户关联交易与信用风险相关性实证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银行集团客户关联交易与信用风险相关性实证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银行集团客户关联交易与信用风险相关性实证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银行集团客户关联交易与信用风险相关性实证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银行集团客户关联交易与信用风险相关性实证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银行集团客户关联交易与信用风险相关性实证分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银行集团客户关联交易与信用风险相关性实证分析论文关键词:集团客户关联交易企业价值信用风险论文摘要: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了我国的集团客户关联交易主要是一种非效率型交易,具有增大信用风险的倾向。提出以企业价值为基础的关联交易信用风险考察方法,认为银行集团客户关联交易信用风险的最终形成取决于它对企业价值的改变,进而改变了贷款企业的履约能力。关于关联交易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作用,学术界还没有得出一致结论。许多研究者认为,集团关联公司间的交易能帮助成员企业降低交易成本,分散经营风险,解决生产中的产权和契约问题,并通过规模经济与协同效应实现集团整体效益的最大化。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集团控制的代理问题也会导致关联

2、交易的非效率性。在股权结构普遍比较集中的集团企业内,集团控制的代理问题主要存在于控制性股东(控股公司)与小股东及外部债权人之间。体现为控制性股东有权且存在挪用或侵占公司资源的倾向。Shleifer和Vishny(1997)、LaP0na等人(1999)研究发现,控制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由于存在利益冲突,在缺乏外部控制威胁,或者外部股东类型比较多元化的情况下,控制性股东可能以其他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为代价来追求自身利益,通过追求自利目标而不是企业价值目标来实现自身福利最大化。而基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样本所取得的实证研究结果也是各不相同。如Elizabeth et a1.(2004)通过对112家上市公

3、司2000年至2001年期间的关联交易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关联交易与经行业调整后的收益间呈负相关关系。Mark et a1.(2004)通过对列入标准普尔1500指数的1261家公司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了关联交易的双面性,一些简单类型的关联交易与股东回报呈负相关,而另一些复杂型的关联交易则出现正相关。此外,Yah-Leung Cheung(2004)研究发现香港的企业集团关联方股权转让与小股东利益受损有明显的相关性;而Buysschaet et a1.(2004)通过对比利时的企业集团内关联方间股权转让的分析,没有发现任何损害小股东利益的行为。企业价值是衡量客户信用风险高低的重要尺度,集团客户

4、关联交易引起信用风险的变化就在于它改变了客户的企业价值。而集团客户的关联交易既可能是一种效率交易,通过协同效应、规模效应、降低交易成本等带来企业价值的提升;同时,也可能是一种非效率交易,由于其交易主体间的特定关系,且公司控股股东与众多中小股东及外部债权人间存在有利益冲突,所以控股股东可借关联交易的方式转移财富、操纵盈余、逃废债务等,从而降低企业价值。因此,尽管目前大家普遍把关联交易视为受控制性股东操控的黑幕交易,但是从理性的经济学角度思考,应该存在以下两个相互对立的假设。假设1效率交易假设。关联交易是集团客户提高经营效率的需要,与企业价值间是一种正相关关系。因而关联交易有利于降低集团客户信用风

5、险。假设2非效率交易假设。关联交易是集团客户控制性股东利用其控制与影响转移资产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交易,与企业价值间是一种负相关关系。故关联交易有增大集团客户信用风险的倾向。一、样本创建、变量定义与模型设计(一)样本选择与说明样本采用深沪二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分析,样本期间为2002-2003年。因为本文分析的是集团控制企业,并非独立公司,因此在选择样本时,必须满足该上市公司属于某企业集团。同时采取哈佛大学拉波塔(La porta,R)教授等人(1999)的定义,公司存在金字塔结构时,为控制性股东至少通过一家公司控制另一公司。当存在交叉持股时,该公司有一个控股公司;并且该公司也持有控股

6、公司的股权,或控股公司为属于其所控制的范围。本样本包括135家公司两年期间的270个观察数据,行业覆盖全面。(二)变量定义本研究的变量主要包括因变量、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三部分。1.因变量企业价值(fim value)的主要代表指标是托宾Q,它等于公司市值除以重置成本,被广泛用于衡量公司治理、所有权结构及其他方面对公司业绩的影响(Morck et a1.,1988;McConnell and )。在计算时,本文中由于缺乏重置成本的数据,改以资产账面价值来替代,同时,考虑到中国的上市公司有相当数量的非流通股份,如果把非流通股份当作流通股看待显然会高估其价值,因此计算时应做出调整,本文认为用净资产代

7、替非流通股价值是比较合理的。因此有下式:托宾Q=(流通股股份股票价格非流通股股份每股净资产公司负债)总资产 解释变量在此解释变量即关联交易,它涉及到关联交易的种类和衡量问题。我们把关联交易分成二大类分别进行分析,类是不包括关联担保的所有其他关联交易,称之为一般关联交易,一类是与银行直接相关的关联担保,最后对两类关联交易进行加总进行分析。 控制变量一些公司特定的变量可能会影响到企业价值,包括公司规模、主营业务利润率、行业、和成长性等,对此都加以控制。公司规模与企业价值有直接的关系,公司越大可能规模经济效应越显着,比较容易获得外界资源,提高公司绩效,有学者证实中国上市公司绩效与公司规模成正相关(许

8、小年,王燕,1999)。本文用资产总额的对数作为公司规模的控制变量。主营业务利润率反映主营业务收入带来净利润的能力,是企业价值增长的主要源泉,主营业务利润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这个指标越高,说明企业每销售出一元的产品所能创造的净利润越高。行业结构的不同,公司盈利水平会有很大的差异,本文按中国证监会制订的中国上市公司分类指引为依据,将公司所处行业进行划分控制。成长性高的公司由于投资机会多,往往投入大量的资源以换取未来的高回报;此外,引入成长性变量也可部分消除会计方面的操纵。国外学者一般采用研发费用和营销费用衡量公司成长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因为我国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和营销费用数据不易获得,本

9、文采用主营收入增长率作为公司成长性的控制变量。所有变量中的财务数据主要借助CSMAR数据库、公司关联交易数据主要借助某证券公司研发数据库获取。(三)模型建立通过建立下面模型,分析RFF是否与市场价值相关。表残差。如果RPT是一种有利益冲突的非效率交易,我们可预期RPT和企业价值间是一种负相关;反之,如果,RPT是一种富有效率的交易,我们可预期它们之间具有正相关性。二、实证结果分析(一)描述性统计根据反应关联交易的基本统计情况,可以看出,一般关联交易、关联担保、总的关联交易均值分别为次、次和次,在所有样本中,有73的公司披露过关联交易,其中有的公司披露了一般关联交易,有的公司披露了关联担保。在2

10、70个样本数据中,披露一般性关联交易的最大次数为11次,关联担保方面最多的公司一年披露了66次,几乎每个月要发生5至6次关联担保。约80的样本公司关联交易披露不超过6次,但也有的公司达16次以上。而且我们在样本数据收集的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许多公司的关联交易披露时间远远滞后于发生的时间,有的甚至于是在该项交易发生一、二年以后,迫于主管部门的查处才得以披露,这说明在关联交易信息的披露方面尚有待规范的情况下,实际发生的关联交易次数可能要远高于我们收集到的数据。(二)回归结果分析分别用相关数据代入模型(I)进行回归分析,对所得结果进行整理后得到实证结果。首先从回归方程的统计检验看,在分别代入RP

11、TAC、RPTA、RVFC后三个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判定系数调整的R2分别为、,说明所建模型对样本数据的拟合程度较好。而从F值看,也都达到1的显着性效果,说明回归方程通过显着性检验。可以看出,托宾Q与各项关联交易RPTAC、RPTA、RVFC均呈负相关关系,除一般关联交易外,与关联担保、总的关联交易指标的负相关性都达5的显着水平。可以认为,关联交易通过对集团客户关联交易的回归分析,我们检测了关联交易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证实了集团客户关联交易主要是一种非效率交易,具有增大信用风险的倾向。具体结论第一,对关联交易的描述性统计显示,关联交易在集团客户中是广泛存在的,而且关联担保尤其盛行;第二,企业价值与关联交易呈负相关,这个结果对一般关联交易和关联担保都是支持的,但与关联担保的负相关性更强些。这些证据表明,集团控制的代理问题与控制性股东的利润最大化动机使得控制性股东有动力通过机会主义的关联交易行为侵占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不论这种关联交易直接针对的主体是中小股东还是债权人,其结果都是损害企业价值,影响集团客户未来的还款能力,从而使银行承受的信用风险更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