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集注本版式.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0244504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子道德经集注本版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老子道德经集注本版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老子道德经集注本版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老子道德经集注本版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老子道德经集注本版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子道德经集注本版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道德经集注本版式.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十一章 天下有始,以爲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複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習常。【王弼注本】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善始之,則善養畜之矣。故天下有始,則可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母,本也。子,末也。得本以知其末,不舍本以逐末也。塞其兌,閉其門,兌,事慾之所由生。門,事之所由從也。終身不勤。無事永逸,故終身不勤也。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不閉其源,而濟其事,故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 為治之功不在大,見大不明,見小乃明。守強不強,守柔乃強

2、也。用其光, 道以去民迷。復歸其明, 不明察也。無遺身殃,是為習常。 道之常也。 【河上公注本】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始,道也,道為天下萬物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子,一也。既知道已,當復知一也。既知其子,復守其母, 已知一,當復守道反無為也。沒身不殆。 不危殆也。塞其兌, 兌,目也。目不妄視。閉其門,門,口業也。使口不妄言。終身不勤。人當塞目不妄視,閉口不妄言,則終身不勤苦。開其兌, 開目視情欲也。濟其事, 濟,益也。益情欲也。終身不救。 禍亂成也。見小曰明, 萌芽未動,禍亂未見為小,昭然獨見為明。守柔曰 老子河上公註為:“日”強。 守柔弱,日以強大也。用其光, 用其目光於外,視時世之利

3、害。復歸其明, 復當反其光明於內,無使精神泄也。無遺身殃, 內視存神,不為漏失。是為 老子河上公註為:“謂”習常。 人能行此,是謂習修常道。【語譯】天下有这样一个道,是天下万物的根源,万物的开始。【評析】天下有始,以爲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複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習常。口的草,此处用的是引申义。扎草为狗,谓之“刍狗”。扎草为狗,用于祭祀,是先秦的民俗。把干草束扎成狗的形状,外面敷上泥,涂上彩,甚至穿上衣服,称为“刍灵”。祭祀求福的时候,恭恭敬敬地把它迎放在神位之上,人们在它下面俯

4、仰膜拜,视同神明。祭毕,又恭恭敬敬的送走。当这些使命都完成之后,刍狗就被随意委弃在路旁。路人从它的头上和脊背踩过,农妇将它捡去生火做饭。这就是刍狗的一生。“仁”,是儒家推崇的最高道德。“仁者爱人”,仁爱往往连用。“杀生成仁,舍生取义”,仁又往往和义联系在一起。中国表示对人的赞许就说:“这人很仁义”,如果说“这人不仁不义”可是非常严重的谴责了。天地是让人敬畏的,圣人是使人崇仰的,这里却用“不仁”形容之,岂不是说天地圣人都是“不仁不义”的?这实在大违常情。但是仔细想想,老子说这话却是符合实情的:春分时至,万木抽条,暖风一夜催得满树繁花簇雪,飘香四溢。草长莺飞,鱼凫嬉戏。这是天地有心安排的吗?非也,

5、阴消阳长,否极泰来,万物的生几自然发动,不得不生,不得不长。天地无所施为,有什么仁义可言呢?要说有的话,不过是“天无私覆,地无私载”。但这是天地的本性,原不在它本分之外。“无私”之名也不过是人为的添加罢了。秋声乍起,万象萧条,凉风生自天末山川转眼寂寥。催败零落,凄凄惨惨切切,俨若有司杀者刑罚于后。但是天地无心,焉有杀意?这原是物态转变,阳极生阴,成之熟之的时候。“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没有这一源始返终的运动,生命就不能蔽而新成。所谓无剥不复,来年的种子和生几都藏在这肃杀的貌相里呢!万物正如刍狗,生有其时,死有其势,乘时而化,顺物之情。好生恶死之情,唯独人才有之。庄子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

6、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庄子大宗师)又借着隐者子来的话说:“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今之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铘,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为大鈩,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庄子大宗师注:这里的“父母于子”是倒装句法,意思是子于父母)是故“春生不为仁,秋杀不为不仁”、“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此谓“天地不仁”。圣人也无所偏爱:“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

7、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五十六章)。效法天地的平等无私,一视同仁就成了“至仁无亲”。圣人之治天下,则“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四十九章),使百姓复其赤子之心,顺应天几,自养自如。这样“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十七章)圣人自己也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圣人招供说自己其实什么也没干,要把仁义的枷锁加在他身上,真是比窦娥还冤哪!为圣人起见,我们还是不要陷他于“仁义”之中,就赐以“不仁”吧!“以为刍狗”的方式还含有如其所是的对待事物的意思。“彼至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故合者不为骈,

8、而枝者不为岐;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意仁义其非人情乎!彼仁人何其多忧也?”(庄子骈拇)刍狗未用于祭祀前,原是干草;祭祀之后,仍不失其为干草。弃之,踩之,烧之,是还干草的本来面目。彼何增何减,何喜何忧?干草还其为干草,万物还其为万物各具之性相,百姓还其为百姓本有之聪明。桃红柳绿,眼横鼻直。万紫千红,何处不见春意;吃饭穿衣,处处显发见识。当年惠明和尚为夺传法衣钵追索慧能至大庾岭上,慧能在岭上对他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弃衣钵离六祖而去。生命的本来面目究竟如何?这真是

9、我们一生中不得不思索的事。憨山大师说得好:“天地之道,以无心而成物。圣人之道,以忘言而体玄也。天地圣人,皆有好生爱物之仁。而今言不仁者,谓天地虽是生育万物,不是有心要生。盖由一气当生,不得不生。故虽生而不有。譬如刍狗,本无用之物。而祭者当用,不得不用。虽用而本非有也。故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虽是爱养百姓,不是有心要爱。盖由同体当爱,不得不爱。虽爱而无心。譬如刍狗,虽虚假之物。而尸之者当重,不得不重。虽重而知终无用也。故曰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明憨山德清老子道德经解。后凡引憨山之言均出自此书,不再一一注出。又:憨山大师,名德清,俗姓蔡。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佛门龙象。少习儒业,十九出

10、家。曾隐居五台山八年,得自在禅定。晚年入曹溪,大振六祖法脉,时称禅宗中兴。世寿七十八岁。憨山一生融汇儒、释、道三教,以佛门的忠臣孝子自许。品行高洁,证量广大。所著老子道德经解一书,以佛家的唯识思想和大乘菩萨的悲怀解老,与儒道思想融为一炉。其见地多发前人所未发,为一代巨著。本札记于其法眼独具处,将不时引介。)“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橐籥”,古时指风箱。“屈”,严复说:“屈,音掘,竭也。虚而不屈,虚而不可竭也。”高明著帛书老子校注解析橐籥甚详:【吴澄云:“橐籥,冶铸所以吹风炽火之器也。为函以周罩于外者,橐也;为辖以鼓扇于内者,籥也。天地间犹橐籥者,橐象太虚,包含周遍之体;籥

11、象元气,氤氲流行之用。”吴说近是,但未全备。橐是用兽皮做的制风主体;籥是用竹管做成,上面有吸气和排气的孔眼,皮橐受压力鼓动,空气即可从籥管中吸入或排出。正如程大昌云:“橐冶韛也,籥其管也。橐吸气满而播诸炉,管受吸而嘘之,所以播也。”老子谓天地如同橐籥,体内本空虚无物,则愈动而风愈出,乃自然使之;谓天地本亦自然而成,无私无爱,虚静无为,故以为喻。诚如苏辙所云:“排之有橐与籥也,方其一动,气之所及无不靡也。不知者以为机巧极矣,然橐籥则何为哉!盖亦虚而不屈,是以动而愈出耳。天地之间其所以生杀万物,雕刻众形者,亦若是而已矣。见其动而愈出,不知其为虚中之报也。”老子用以喻天地无为,圣人不作也。】观于橐籥

12、之巧,所以体察天几;闻于橐籥之嘘,所以感受天籁;明于橐籥之动,所以悟“虚”之为用。这一章通行本即称为“虚用章”,虚用之教,在实用流行的时代里可真要说是大音希声了!憨山注说:“屈,枉己从人之意。动,犹感触也。谓橐籥二物,其体至虚而有用,未尝恃巧而好为。故用不为伸,不用则虚以自处,置之而亦不自以为屈,故曰虚而不屈。且人不用则已。若用之,则触动其几,任其造作而不休,故曰动而愈出。然道在天地则生生而不已。道在圣人,则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大道之妙如此。”这里憨山以“屈”为弯曲、委屈的意思。重在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事来则应,事去则舍之意。禅家有偈言:“心随万境转,转处时能幽;随流认得趣,无喜亦

13、无忧”。解虽高妙,稍觉落实,还有些绕。这层意思用现代汉语也不易译出来,可备一说。倒是触几而动,造作不休的思想很有活意。“多闻数穷,不如守中。”“多闻”,博学的意思。成玄英疏:“多闻,博赡也。”通行的王弼本和河上公本均作“多言”,帛书甲、乙本则均作“多闻”。高明帛书老子校注对此亦有详尽的考释:【“多闻”与“多言”意甚别,旧注各执己见,解说不一。今从帛书甲、乙本观察,作“多闻数穷”者是。先从道旨分析,老子主张虚静无为,无为无欲。他认为知识是一切纷争的源泉。六十五章云:“夫民之难治,以其知也。”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依老子看来最好是“使民无知无欲”,不学寡闻,如六十四章所云“学不学,而复众

14、人之所过。”“多闻”即多学,如论语季氏“友多闻”,邢昺疏:“多闻谓博学。”可见“多闻”同老子主张的“使民无知无欲”和“学不学”相抵触,故此经云“多闻数穷”,前后思想、脉络完全一致。再如,淮南子道应训用王寿焚书来说明此经,如云:“王寿负书而行,见徐冯于周。徐冯曰:事者应变而动,变生于时,故知时者无常行。书者言之所出也,言出于知者,知者不藏书。于是王寿焚书而舞之。故老子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王寿焚书故事也见于韩非子喻老篇,但引老子语则为故曰: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也。(第六十四章文)“多言数穷”与“学不学”意义全不相同,为何两书同举王寿焚书而引文意义相反呢?其中必有一误。但就“多闻数穷”分析,却与“

15、学不学”意义一致,如前文所举“多闻谓博学”,“多闻数穷”与“学不学”皆为弃学之同义语,故同举王寿焚书以作说明。从而足证道应训引文有误,本当作“多闻数穷”。还如本经训“博学多闻,而不免于惑。”即本老子此文。综合上述,说明帛书甲、乙本保存了老子原文,今本多误。】订文取高明之说。“数”,音朔,表示频度。“多闻数穷”犹言学得越多,困惑越多。“多闻数穷”正与上文“虚而不屈”遥遥呼应。“中”即“沖”字讹转。严灵峰说:“龙本中字作忠,忠疑盅字之讹。沖乃盅之假字,中字疑系沖字之阙坏,失去水旁;校者不察,遂改为中。盖守中乃儒家之言,非老氏本旨。第四章云:道沖而用之又不盈;四十二章云:沖气以为和;四十五章云:大盈若沖,其用不穷。窃以中当为沖,于义较长。”朱谦之则有另一种说法:“守中之中,说据章炳麟文始七:中,本册之类。故春官天府:凡官府乡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郑司农云:治中,谓治职簿书之要。秋官小司寇:以三刺断民狱讼之中,岁中则令群吏计蔽狱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