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导向审计问题探讨1.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0191774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险导向审计问题探讨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风险导向审计问题探讨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风险导向审计问题探讨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风险导向审计问题探讨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风险导向审计问题探讨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险导向审计问题探讨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险导向审计问题探讨1.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险导向审计问题探讨 摘 要20世纪6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迅猛增长,社会经济多维化趋势显著。由此,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受到企业内部和外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70年代起审计诉讼案件频繁发生,审计人员的压力大大增加。以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性与有效性为导向的审计,显然已经不能适应高风险的社会经济环境的需要,于是从审计风险评估出发,综合分析被审单位各影响因素的风险导向审计的发展趋势,成为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20世纪80年代初,在高风险社会环境的背景下,美国审计界最先建立起了审计风险模型,标志着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银广夏、东方电子事件发生后,国内审计职业界开始反

2、思审计失败的原因,认为国外比较成熟的风险导向审计,可以有效避免审计失败问题的发生,呼吁国内推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以降低审计风险。全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等内容;第二部分是对风险导向审计的概述;第三部分阐述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主要原因;第四部分介绍风险导向审计的优缺点;第五部分通过研究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应用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我国风险导向审计存在问题的对策;第六部分通过前面的研究探讨风险导向审计的发展趋势;第七部分为结论。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原因分析;问题对策;发展趋势On the Risk-based Auditi

3、ngAbstractAbstract: Since1960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technology has greatly promoted the booming of the economy and has given rise to the trend of diversity of the social economy. As a result of this, the uncertainty of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creases enormously, which is affected by

4、 many aspects from inner and outer enterprises. From 1970s, auditing lawsuits have been frequent, the strain on auditors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heavy. Thus, the auditing of the institutional control system and the validity orientation obviously can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high-risk social economi

5、c environment. So, based on the appraise of audit risk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the affective factors of risk-based auditing has become a necessity for the change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t the beginning of 1980s, under the high-risk social environment, American audit

6、ing field firstly designed a risk-audit pattern, which signifies the risk-based auditing coming into existence. After the Yin Guangxia and The Oriental Electron events, our national auditing field began to reflect on the failure of auditing, holding that the relatively mature foreign risk-basted aud

7、iting could avoid the auditing failure effectively. So they appeal to carry out the pattern of risk-based auditing in order to prevent to audit risk.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other people, this paper mainly adopts standard research approach in probing into the issue.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

8、s the purposes, significance of the paper and the current research both home and abroad. The second part is the generalization of risk-based auditing .The third part states the main causes of the outcome of the risk-based auditing. The forth part i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audit. The

9、 fifth part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s if the risk-based auditing is carried out in our country and the ways to solve them.our country has through . The sixth part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through former exploration. The seventh the conclusion. The whol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10、 six parts.Keywords: risk-based auditing; cause analysis; problems and ways; tendency一、绪 论银广夏、东方电子事件发生后,国内审计职业界开始反思审计失败的原因,认为国外比较成熟的风险导向审计,可以有效避免审计失败问题的发生,呼吁国内推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以降低审计风险。所以,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理解以及应用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就显的十分重要。二、风险导向审计的概述(一)风险导向审计的界定风险导向审计也可称为“风险基础审计方法”。它要求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充分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判断、分析被审单位

11、的风险所在及其风险程度,通过审计风险模型,对风险进行量化,把审计资源集中于高风险的审计领域,针对不同风险因素状况、程度采取相应的实质性测试,将审计的剩余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达到降低检查风险,节约审计成本的目的,有助于审计人员确定财务报表各部分发生错弊的可能性,从而有利于分配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效果。(二)风险导向审计和传统审计的区别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和以制度基础审计等传统审计方法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1. 审计的基础不同制度基础审计以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而风险导向审计则以风险评估为基础,其不仅重视与内部控制系统直接相关的因素,而且也重视各种环境因素。2. 审计方法不同虽然两者都运用抽样审计

12、技术,但相对于制度导向审计来说,风险导向审计的抽样技术是更完全意义上的审计抽样。另外,风险导向审计更着重于运用分析性测试方法,而制度导向审计并不重视也没有充分利用分析性测试。3审计模式不同制度基础审计模式是以内部控制为核心。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内部控制评价的结果只是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之一,它还综合考虑了其他风险因素尤其是固有风险。4审计关注重点不同制度基础审计只是侧重于对被审计单位自身情况的研究。而风险导向审计考虑的因素比制度基础审计更为全面。它以审计风险的分析和控制为出发点,促使审计人员更加重视社会环境对审计的要求,使有限的审计资源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三、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原因风险导向审计产

13、生的原因有多个,其中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社会因素审计生存的基础是社会公众的利益需求。若不迎合这种需求,审计要么被淘汰出社会经济权责结构,要么继承生存但面临大量的指控。显然,审计职业界只能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审计期望差距的途径。这是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最重要原因。(二)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经济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审计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能在审计市场中生存和发展,只有降低审计成本。于是注册会计师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完善,使审计方法趋向与合理解决问题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三)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技术因素 制度基础审计的内在缺陷及解决方法是风险基础审计产生的技

14、术因素。风险导向审计的优越之处在于它把审计资源倾向于高风险的审计领域,通过降低检查风险,从而把审计风险降低到审计人员可以接受的水平,提高审计效率并可以节约审计成本,有利于审计职业的生存与发展。四、风险导向审计的利弊(一)风险导向审计的优点1有利于审计人员全面认识被审计单位审计过程是审计人员不断加深对被审计单位的认识过程。客观地讲,审计人员的认识过程应该是一个有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过程,风险审计模型合理地体现了这个过程。2兼顾审计效果和审计效率 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注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与评价,分析性测试在风险审计模式中均属于效率较高的审计手段,可以有效地

15、降低审计风险,并有效地减少效率较低的细节测试工作。3有助于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要求审计人员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不仅要考虑实际的或评估的审计风险以确保审计质量,也要考虑期望的或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以提高审计效率。4能更好、更全面地控制风险因素制度基础审计所关注的内部控制三要素为: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相比之下,风险导向型审计关注的控制制度为五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 许剑华.我国实施风险导向审计相关问题的探讨.商业会计2006(4)注册会计师借助内部控制的评估掌握应关注的风险所在,随之重点测试高风险领域以确定收集证据的数量和性质。(二)

16、风险导向审计的弊端1风险评估出错会导致审计失败或审计无效审计风险评估是风险导向审计的基础,贯穿审计的整个过程,在审计计划阶段、审计实施家段和审计报告阶段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评估结果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审计质量。2控制风险要素作为乘积因子的隐患由于控制风险作为该模型的一个乘积因子,这样就可能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埋下了一个很大的隐患。原因很简单,首先控制测试得到的是内部证据,既然是内部证据就可以被管理当局操纵。因此,把控制风险单独作为风险模型的一个乘积因子,就为审计失败埋下了一个很大的隐患。3不能用于财务报表整体理论上认为,审计风险模型不是对财务报表整体上使用的,因为这无助与作出审计证据的决策,也无法满足对财务报表审计整体审计风险的把握和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