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园环保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0182757 上传时间:2024-03-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校园环保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校园环保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校园环保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校园环保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校园环保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校园环保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校园环保工作总结.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校园环保工作总结小学校园环保工作总结(一) 一、根本状况 我校是一所联办小学,绿化面积3000平方米。现有6个教学班。校园环境美丽,绿树成荫,鲜花不断,四季有景。学校教学设施较为齐全,建有计算机、自然、美术、音乐、舞蹈,自开展课程改革试验以来,学校屡次担当镇级课题讨论,并获得多项讨论成果。 二、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环境训练是全面实施素养训练,培育现代化建立的合格人才的根底工程,为保证我校环境训练工作的实施,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教育主任为副组长,教育处、总务处、少先大队部、保健人员组成的环境训练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学校环境训练工作。从校园文化建立、课内教学、课外训练、校园治理、宣传训练、

2、资料整理等方面入手,广泛开展环境训练活动,全面提高广阔师生的环境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标准。 三、加强宣传,重视环境训练 我校始终着力重视环境训练,不仅把环境训练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而且要求环境、品社、品生、语文、科学、数学等学科的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渗透贴近生活、内容丰富的环境训练内容。学校按规定做到三落实,即做到教材落实、教师落实、时间落实,每学期不少于4节。此外,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还紧紧抓住“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平台,把有关环境训练的内容和要求溶入到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试验方案之中,并要求各班都要乐观开展相关专题的实践活动,让广阔学生体验社会、体验生活,在活动中增加了

3、学生的环保意识。 1、教学渗透 学校重视在学科中渗透关于环境训练的渗透,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将环境训练纳入适宜的教学环节,我们的阅历是:第一、结合原有课程内容,在适当的环节留意有意识的添加环境训练。其次、环境训练的渗透做到“合情合理”,不随便插入或生搬硬套,要做到既渗透自然,又不能影响教学效果。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课中我很干净、走进大自然、安康生活每一天、让我们的教室更清洁、金色的秋天、我生活的地方、让家园更美妙等对低年级学生进展喜爱学校、熟识学校环境训练,使学生开心地学习,开心地与教师和同学交往。 三、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中我爱我们的学校、家乡的山山水水等让学生了解学校,萌发仆人翁意识;了

4、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变化与进展,萌发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五、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田野到车间我们去环球旅行、等 让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分析,明白没有工人、农夫等一般的劳动者,我们就没有衣服,没有粮食,没法生活,让学生会敬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敬重和观赏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制造成果。 2、活动渗透 (1)乐观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生物多样性爱护日 等纪念日,大规模进展宣传,组织活动。通过红领巾播送站有打算的播送,加深师生对环境问题的新熟悉。 (2)定期出环境板报、宣栏传,并制有永久性宣传牌,让学生入学校后随时能看到有关环护学问,能使学

5、生环保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 3、环保训练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 (1)定期与不定期的利用周一升旗仪式宣传环保学问及各种环保建议。 (2)相关纪念日组织各班开展黑板报评比活动,如“珍惜每一滴水,节省每一度电”、“变废为宝”、“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 4、乐观组织师生参与各级各类环保训练的竞赛 本学期,乐观组织学生参与科学梦想绘画、环保征文的竞赛活动, 共有三名学生获一、二 、三等奖。 本学期,我校充分利用红领巾播送站、橱窗、板报等舆论阵地,乐观宣传环境爱护学问和环境爱护的法律法规;邀请学校法制副校长及有关人员来校开展宣讲活动,不断增加广阔师生的环境意识。广阔师生充分熟悉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6、”、“地球是人们共同的家园”,人们应当提倡绿色文明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等等。在学校环境训练中,我校还结合“靓丽工程”评比,培育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礼仪、卫生习惯,并明确要求: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把环境训练真正落实到师生行动中,扎根在师生的头脑里。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立,营造一流的育人环境 我校是一所现代化的义务训练窗口学校,为发挥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训练作用,学校全力打造人文环境,提高办学品位,以校园文化建立为突破口,美化校园,优化育人环境。本学期,学校在经费较为紧急的状况下,乐观筹措资金,投资上万元搞校园绿化、美化、净化,修建花园、花池、装修过道走廊,橱窗,制作标语

7、匾牌。如今学校设施较为齐全,校内宣传橱窗、名人画像、宣传标语、告诫标牌等无不表达出我校环境育人的良好气氛。 五、乐观开展环保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养成环保好习惯 实践证明,环境训练必需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受训练、长学问、养行为。我校以“环保从我做起”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每年的3月x日前后我们都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植树活动,组织学生栽植盆景美化教室,组织学生植树绿化、美化校园。此外各中队以自然、社会等为根本学科,成立了相应的环保小组,并定期开展环保活动,或清理学校社区卫生死角或走上社会、走进社区开展 “让家乡的水更绿,天更蓝” 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学校注意让学生自主治理,在让学生熟

8、识常规治理要求的根底上,组织学生清扫卫生,每天早晨少先队组织中队监视检查学生的日常行为、卫生习惯、守纪状况,每周三、五全面检查各班清洁区卫生并做好记录,作为学期评比优秀班级的依据,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清洁工人的辛苦,从而促使学生产生自觉遵守行为标准的意识。 总之,在上级训练、环保等部门的指导下,全校师生乐观行动起来,努力把学校的环境训练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努力把学校创办成“绿色学校”,今后学校还将一如既往的开展各式各样的环保训练工作与活动,争取在以往根底上做到更大的提高,让我校的环境训练和环境建立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小学校园环保工作总结(二) 环境爱护是我国的一项根本国策,是实现可持续进展战略

9、和科教兴国的重要内容。在现代训练思想的引导下,我校以提高学生的环境爱护意识和现代文明素养为目标,以普及环境科学学问,帮忙学生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意识为动身点,把环境训练作为实施素养训练的重要内容,帮忙学生从小养成自觉的环保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并使环保训练渐渐从校园向社会辐射。 本学年,特作如下总结:本学年,我校连续重视环境训练工作,把环境训练列为学校的重要议事内容,完成了以下详细工作 1、 连续加强对学校环境进展改造:增加花草树木品种,扩大绿化掩盖率,加强对花坛草坪的环境爱护。校园屋顶花园作为学生的学习园地,发挥特别作用,为迎接世博增加了一抹颜色。 2、 各学科渗透环境训练。

10、各学科教学中充分利用现行教材中的环保学问对学生进展训练,加强学科渗透。 3、 注意结合舆论宣传,营造环境训练气氛。学校充分利用校园橱窗、黑板报等舆论阵地,营造环境训练气氛。每班设有生物角,美化班级环境。 4、 通过主题班会、晨会、外出宣传、各课训练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展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训练。 5、完善治理制度,增加师生的环保意识,养成节省能源、保持环境干净的良好习惯。 学校明确要求:教室不开无人灯、顺手关灯、不准乱扔纸屑等各类杂物,并且每月严格实施班级考核制度,确保措施落实到位。 本学年,我校在环境训练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今后我们将连续努力,加大环保工作力度,树立“绿色家园,从我做起”的

11、理念,做到人人营造绿色、人人宣传绿色、人人爱护绿色、人人拥有绿色,爱护和美化我们的家园。 小学校园环保工作总结(三) 一、成立卫生整治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负责办公室、功能室)、xx(负责教室)、xx(负责校舍修缮)、xx(负责食堂卫生安全)。 组员:各班班主任、科任,功能室负责人。 二、查找环境卫生存在的问题 发觉校园楼梯口天花板有较多蜘蛛丝;班级及功能室柜子上灰层较多;各班卫生工具没有做标记,学生存在乱拿乱放现象。 三、整改阶段 1.给劳开工具做标志。依据每个班的实际状况配备相应的劳开工具并标上班级或功能室的标志,保证劳开工具不乱拿乱放,用后定点摆放。 2.设立卫生监视岗。卫

12、生监视员的成立,机动性和敏捷性大大加强,每天随时随地有人清理责任区和教室卫生,转变以往上级领导临时检查时还要突击搞卫生的忙乱局面。现在每天的工作标准都是临检状态,学校无一片纸屑,真正做到保持。同时,劝导队员每天对各班卫生状况巡查记录,全部的检查记录当天反应,隔天各班针对问题整改解决问题。 3.校园卫生坚持一天三扫,两次检查,不定时抽查。劝导队员依据评分标准每天两次检查,负责教师不定时抽查,对检查结果作好记录,并在教师会上反应。 四、搞好工作,重在宣传 校园环境卫生是一个学校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各班以“垃圾不落地,校园更漂亮”为主题布置黑板报,切实提高学生校园环境爱护意识,使得活动可持续进展。让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准时清扫,准时清理,做到无卫生死角,高标准、严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