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习题 答案.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0178923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本习题 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课本习题 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课本习题 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课本习题 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课本习题 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本习题 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本习题 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习题11.(1) N2(g)+3H2(g)=2NH3(g) H=-92.2 kJ/mol (2) N2(g)+2O2(g)=2NO2(g) H=+68 kJ/mol (3) N2H4(l)+O2(g)=N2(g)+2H2O(1) H=-622 kJ/mol (4) C8H18(l)+O2(g)=8CO2(g)+9H2O(1) H=-5518 kJ/mol2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则要放出能量。当反应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若生成物释放的能

2、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小,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3. (1) CO(g)+H2O(g)=CO2(g)+H2(g) H=-41 kJ/mol (2) CO2(g)+H2(g)=CO(g)+H2O(g) H =+41 kJ/mo(二)补充习题1A (BC)CC1.2燃烧热 能源(一)1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根据燃烧热的数据选择燃料。如甲烷、乙烷、丙烷、甲醇、乙醇、氢气的燃烧热值均很高,它们都是良好的燃料。2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因此现在就应该寻求应对措施。措施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农牧业废料、高产作物(如甘蔗、高梁、甘薯、玉米等)、速生树

3、木(如赤杨、刺槐、桉树等),经过发酵或高温热分解就可以制造甲醇或乙醇。由于上述制造甲醇、乙醇的原料是生物质,可以再生,因此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是应对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措施。3氢气是最轻的燃料,而且单位质量的燃烧热值最高,因此它是优异的火箭燃料,再加上无污染,氢气自然也是别的运输工具的优秀燃料。在当前,用氢气作燃料尚有困难,一是氢气易燃、易爆,极易泄漏,不便于贮存、运输;二是制造氢气尚需电力或别的化石燃料,成本高。如果用太阳能和水廉价地制取氢气的技术能够突破,则氢气能源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4甲烷是一种优质的燃料,它存在于天然气之中。但探明的天然气矿藏有限,这是人们所担心的。现已发现海底存在大量

4、水合甲烷,其储量约是已探明的化石燃料的2倍。如果找到了适用的开采技术,将大大缓解能源危机。二、DCB 4. C4H10(g)+O2(g)=4CO2(g)+5H2O(1) H=-2 900 kJ/mol5. CH4 CH4(g)+2O2(g)=CO2(g)+2H2O(l) H=-890.3 kJ/mol。1.3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习题讲解1C(s)+O2(g)=CO2(g) H=-393.5 kJ/mol 2.5mol C完全燃烧,Q=2.5mol (-393.5kJ/mol)=-983.8 kJ。2H2 (g)的燃烧热H=-285.8 kJ/mol,欲使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得到1 000 kJ

5、的热量,需要H2 1 000 kJ/285.8 kJ/mol=3.5 mol3设S的燃烧热为H S(s)+O2(g)=SO2(g) 32 g/mol H 4g -37 kJ H=32 g/mol(-37 kJ)/4 g=-296 kJ/mol4解法一: 将题中(1)式反写,得: CO( g)=C(石墨)+O2(g) -H1=111 kJ /mol 将题中(2)式反写,得: H2O(g)=H2(g)+O2(g) -H2=242 kJ/mol 将上列两式与题中(3)式相加,得: CO(g)=C(石墨)+O2(g) -H1=111kJ/mol H2O(g)=H2(g)+O2(g) -H2=242 k

6、J/mol C(石墨)+O2(g)=CO2(g) H3=-394 kJ/mol CO(g)+H2O(g)=CO2(g)+H2(g) H=-41 kJ/mol 解法二: 据题意可知由题中反应(3)减反应(1)和(2)可得一氧化碳与水作用转化为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因此有:H=H3-(H1+H2)=-394 kJ/mol+(111kJ/mol+242 kJ/mol)=-41 kJ/mol。答:一氧化碳与水作用转化为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反应热为-41 kJ/mol。(二)补充习题1A2C3H2(g)+O2(g)=H2O(g) H=-241.8 kJ/mol;-285.8;-285.8。提示:可将反应

7、H2(g)+O2(g)=H2O(1)看成两步:H2(g)+O2(g)=H2O(g)和H2O(g)=H2O(1),4. 2N2H4(g)+2NO2(g)=3N2(g)+4H2O(g) H= -1135.7kJ/mol。5解:由于CO燃烧只生成CO2,故18 g液态水均由CH4燃烧产生,若生成18 g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x,用去CH4的量为y,则有:CH4(g)+2O2(g)=CO2(g)+2H2O(1) H=-890 kJ/mol。1 mol 218g 890 kJ/mol ymol 18 g x x=445 kJ/mol 故由CO燃烧放出的热量为:515KJ-445 kJ=70KJ。 y=0.5

8、 mol n(CO) =0.75 mol-0.5 mol=0.25 mol则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O2(g)=2CO2(g) H=-560 kJ/mol。2.1化学反应速率12.1:3:2。2(1)A; (2)C; (3)B。(4)A(二)补充习题C2.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习题讲解1(1)加快。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使反应速率增大。 (2)没有加快。通入N2后,容器内的气体物质的量增加,容器承受的压强增大,但反应物的浓度(或其分压)没有增大,反应速率不能增大。 (3)降低。由于加入了N2,要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就必须使容器的容积加大,造成H2和I2蒸气的浓度减小,所以,

9、反应速率减小 (4)不变。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增大一倍,容器的容积增大一倍,反应物的浓度没有变化,所以,反应速率不变 (5)加快。提高温度,反应物分子具有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运动速率加快,单位时间内的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2A。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成千上万倍地提高反应速率,使得缓慢发生的反应2CO+2NON2+2CO2迅速进行。给导出的汽车尾气再加压、升温的想法不合乎实际。(二)补充习题1A、C;2。C2.3化学平衡(一)【解】(1)依题意可知,平衡时c(H2) =0. 008 0 mol/L,消耗c(H2) =0.

10、 002 0 mol/L,生成c(HI)=0. 004 0 mol/L: H2 + I2 2HI 起始时各物质浓度/molL-1 0. 010 0.0l0 0 平衡时各物质浓度/molL-1 0. 008 0 0.008 0 0.004 0K=0. 25答:平衡常数为0. 25。(2)依题意可知,c(H2)=0. 020 mol/L,c(I2) =0. 020 mol/L。设H2的消耗浓度为x。则: H2+ I2 2HI平衡时物质浓度/molL-1 0. 020-x 0.020-x 2x因为K不随浓度发生变化,K=0. 25 解得x=0. 004 0 mol/L,平衡时c(H2) =c(I2)

11、 =0. 016 mol/L,c(HI) =0. 008 0 mol/L。 答:c(H2) =c(I2) =0. 016 mol/L,c(HI)=0. 008 0 mol/L。 【例2】【解】设x为达到平衡时CO转化为CO2的物质的量,V为容器容积。 CO(g)+H2O(g) CO2(g)+H2(g)起始浓度 0 0平衡浓度 K=1.0,x2=(2.0-x)(10-x),x=1.66CO转化为CO2的转化率为:1.66/2.0=83%答:CO转化为CO2的转化率为83%。(二) 1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 2K=,K =116 3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百分含量,浓

12、度、温度、压强(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有变化的反应),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不能使4(1)该反应是可逆反应,1mol N2和3mol H2不能完全化合生成2 mol NH3,所以,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小于92.4 kJ;(2)适当降低温度,增大压强。5。A6。CD7。C8。C 9设:CO的消耗浓度为x。K=9.4,直接开方,舍去负值,= 3. 066,解得:x=0. 00754。CO的转化率为:00754、0.01=75. 4%。(三)补充习题1.0. 013;1.0;,;吸热,温度升高时,平衡向右移动 【简析】要学会分组对比,(1)和(2)反应温度相同,虽然达到平衡浓度所需时间不同,但平衡

13、浓度相同,只有起始浓度相等才行。为什么(2)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短,该反应是一个气体咒-0的反应,可以理解为(2)反应时的压强较高或是加入了催化剂。(2)、(3)反应温度相同,平衡浓度(3)(2),只有(3)的起始浓度大才行。(1)和(4)起始浓度相同,但(4)的反应温度高、平衡浓度低,只有吸热反应才行。2.C简析】本题是一个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它的特殊条件是:“容积可变的容器”“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在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的情况下,把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均减半”或“均加倍”,容器的容积必须减半或加倍。反应混合物的浓度没有发生变化,对一个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改变条件后,反应混合物的浓

14、度不发生变化,平衡是不移动的。题目给的条件是A、B、C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若把A、B、C三种物质各增加1 mol拆分为A、B、C,依次为1 mol、0.5 mol、1 mol,使之符合2:1:2,在“容积可变的容器”“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的条件下,各物质的浓度仍然不变,多余了0.5 mol B,就可以判断为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各减少1 mol,思路与之相似,应向左移动。 3.1弱电解质的电离(一)11加入的物质氯化铵氨气氢氧化钠平衡移动方向逆反应方向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2红3(1)错。导电能力的强弱取决于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因此强、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与二者的浓度及强电解质的溶解性有关。(2)错。酸与碱反应生成盐,所需碱的量只与酸的物质的量有关,盐酸和醋酸都是一元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中含有相同物质的量的H+。(3)错。一水合氨是弱碱,在水溶液中是部分电离的,其电离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