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阶段自评报告表王小英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0120184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阶段自评报告表王小英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四阶段自评报告表王小英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四阶段自评报告表王小英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阶段自评报告表王小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阶段自评报告表王小英(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评报告表参考模板选择自己一节常态课,从如何关注学生“乐学、会学、学会”等进行自评基本信息学 科语文年 级八教学形式新授教 师王小英单 位济源市沁园中学课题名称背影“乐学”情感价值导向评析要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是否设法使抱有“抵触、被动”的学生向积极方向转变1. 是否设法使只喜欢课,不喜欢老师的学生,喜欢老师1. 是否设法使学生投入、入迷、(主动、自主、有创造性)地学习教师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什么节日吗?对,是父亲节。有一位同学,他在父亲节那天打算送给他爸爸一张电子贺卡,想在贺卡上写一句能够表达心意话语。原本他想写“老爸,祝你节日快乐”,可又觉得缺乏新意。用

2、什么言语表达最合适呢?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父母给了我们真挚无私的爱。这种感情有时体现在在父母的只言片语中,有时是隐含在父母的神情语气里,有时是通过某个动作流露出来的,有时是通过某种身体形态表现的。在诸多的细节当中,抓住令人难忘的瞬间,通过朴实而真诚的文字表现出来,不正是对父母最好的爱的回应呢?这方面,朱自清先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范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纪实散文背影,看看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能不能得到一些启示,帮助那位同学在他的贺卡上写上一句满意的话语。自评:通过父亲节送贺卡这件事情,既能引起学生重温自己与父亲的情谊,为学习课文作感情铺垫,又能引起学生争强好胜的心,令学生积极主动的地为他人出谋

3、划策,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会学”过程导向评析要点:指导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1. 是否指导学科思想方法的学习(所教学科特有的思想方法的指导)2. 是否指导跨学科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自定计划、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质疑问难、系统小结、课外复习等)3. 是否进行了思维方式方法的指导(归纳、演绎、推理、形象化等)(二)整体感知播放配乐朗读,然后让学生进行跳读和速读,并完成一到四步任务。即让学生整体感知全文,了解全文梗概,把握文章的明线是四次背影,并且能复述文章内容。自评:在听配乐朗读之时要求学生认真揣摩朗读的语音、语调,并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脉络

4、,体会文章的巧妙构思,为品读课文做好铺垫。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完成四步任务,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培养学生提炼、筛选信息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三)品读赏析学生细读、精读。完成五到八步任务。要求学生理解掌握新词,引导学赏析“买桔背影”。引导学生从父亲的穿着、动作等方面进入深入分析,体会其中隐含的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并提示学生借鉴细节描写这种人物刻画法。分析作者四次流泪的深层原因,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儿子对父亲的爱。最后体会父爱子,子爱父,父子情深的中心思想。在对局部进行重点赏析后引导学生回到整体,讨论文章的写作特色。自评:这个环节遵循由浅到深的阅读规律

5、,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课文内容。水到渠成地解决了重点、难点问题。在个环节中,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研解决问题,教师适时地点拨引导。采用小组讨论或自由讨论的方式,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体现课堂的开放性、民主性和人文性。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四)研究讨论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1 有人认为文中父亲违反交通规则,而且形象也不够潇洒,所以应该把这篇课文中从教材中删除,对此你有何看法?2 作者为什么要以“背影”为题,改成我的父亲或其他的好不好?自评: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师选取适当切入点,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促进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通过以

6、上问题的讨论,可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领会文章的写作独视角,学习截取法这种写作方法,更进一步体会父子间的真情至爱。(五)扩展迁移思考问题: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是否得到一些启示,想出为父亲的贺卡写上什么话?2 回忆一下父亲对你们的爱,然后跟同学分享一个你跟父亲的亲情小故事。自评:既巩固本课学习要点,又培养训练了思维的创造性。从课文到学生自身,通过分享亲情故事升华父与子之间的情谊,继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实现育人目标。“学会”认知导向评析要点:了解、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知识:是否帮助学生了解(知道)、识记(再认、再现)、理解(含义、实质、本质特征)事物、概念、原理等技能:2. 是否帮助学生掌握了相关技能,使学生会操作、会制作、会应用等改进措施本节课深入实施和贯彻新课程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或自由讨论的方式,又加之教师的适时点拨,培养了学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体现课堂的开放性、民主性和人文性。同时又让学生通过课文,体会了父子的情深,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实现育人目标。导师评议:单位: 姓名: 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