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混凝土施工的防护措施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0112443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冬季混凝土施工的防护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冬季混凝土施工的防护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冬季混凝土施工的防护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冬季混凝土施工的防护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冬季混凝土施工的防护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冬季混凝土施工的防护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冬季混凝土施工的防护措施(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冬季混凝土施工的防护措施 北方广大地区有较长的寒冷季节,这些地区混凝土的冬季施工是必不可少的。从多年的施工实践及研究的结果认识到,当环境温度降至再不回升连续天以上时,只要采取适当的施工方法,避免新施工的混凝土不要早期受冻。使施工后的外露混凝土降至0以下,就会使工程有其它季节一样好的效果。 1冬季混凝土施工受冻问题分析 1.1温度与砼强度的关系 混凝土捣拌浇灌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和有高的温度,是由本身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泥水化作用的速度除与混凝土组合材料和配合比有关外,主要是随着温度的高低而变化。当温度升高时,水化作用加快,强度增长也快;而当温度降至0时,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游离水有一部分开始结冰,逐

2、渐由液相变为固相,这时水泥水化作用基本停止,强度也不再上升。温度继续下降,当混凝土中的水全部结成冰,由液相变为固相时,体积膨胀约9%,同时产生大约20kN/m的侧压力。这个应力值一般大于混凝土浇筑后内部形成的初期强度值,致使混凝土受到程度不同的早期破坏而降低强度。此外当水结成冰后会在骨料和钢筋表面产生颗粒较大的冰凌,这种冰凌会减弱水泥浆与骨料同钢筋的粘结力,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当气温回升冰融化后又会在混凝土内部留下众多的空隙和孔洞,降低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2砼应预防早期冻害 由此可见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水的形态变化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增长的关键因素。分析国内外关于水在混凝土中的形态的一

3、些资料可以看出,新浇灌的混凝土立刻冻结时,有8以上的水变成冰,液相不足2,水化反应极其微弱了;当混凝土经过24h的标准养护后再冻结,只有60%的水变成冰;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准的50%以上时,即使温度降至-4以下,而含水量也维持在60%以下,还有40%的水未转变为固相,水化作用也能继续进行。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混凝土在浇灌后有一段养护期,对加速水化作用极为重要,因而应预防早期冻害。当混凝土在受冻前只有h的养护期,强度损失会超过50%;在受冻前得到6h的养护期,强度损失不超过2。 混凝土在正温气候条件下继续养护,其强度增长幅度是不相同的。对于预养期长初期强度达到R的2835%的混凝土受冻后,

4、后期强度基本不受影响;而埘于预养期较短,强度达到R8的1517%时的混凝土受冻后,后期强度会受到一定影响,只能达到设计强度的5%。 只要混凝土在正温下养护一定时间,使混凝土有一段水化时间,就不怕冻害的影响。混凝土不致受冻害的最低临界强度国内外有许多研究成果,我国的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B50204-2)第7.1.2条明确规定: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构件为设计的3%,矿渣硅酸盐水泥为设计的4,但级及C8级以下的混凝土不得低于50kgf/m2。可见受冻临界强度与水泥品种和后期增长有一定关系。 2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法及措施2.1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施工方法从以上浅析认识到,在冬季混凝土施上

5、中,一般要解决和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如何确定混凝上最短最佳的养护龄期;二是如何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三是如何使冻后混凝土的后期强度能达到设计的需要。在实际施工中,在根据施工现场气温变化、工程结构部位和数量、工期要求期限、水泥品种、外加剂、保温材料性能和现场条件、供热来源等情况,采取合适的施工方法和组织措施。一般情况下,同样一个工程可以有多种方法和措施来保证工期和质量,但最佳方案必须满足工期短、造价低且质量有保证。 只要混凝土在正温下养护一定时间,使混凝土有一段水化时间,就不怕冻害的影响。混凝土不致受冻害的最低临界强度国内外有许多研究成果,我国的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第

6、7.12条明确规定: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构件为设计的3%,矿渣硅酸盐水泥为设计的40%,但8级及C级以下的混凝土不得低于0kgf/cm。可见受冻临界强度与水泥品种和后期增长有一定关系。 22目前条件下冬季施工采取的施工措施 2.2.调整最佳配合比 在气温0左右时施工,应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硅酸三钙含量不低于0%,细度达到4900/m2细目筛余量;5%的水泥。这种水泥水化热反应早,使早期强度提高快,一般三天的强度大约等于普通硅酸盐水泥7天的强度,效果较明显;尽量降低水灰比,实际上是减少游离水,增加水泥用量,增加幅度在50gfm3左右较合适,从而增加水化热量,减短龄期使强度增长快;掺入早

7、强剂和减水剂,提高早期强度,但掺量必须经过试验确定,计量以水泥重为依据,一般不超过水泥用量的%,少掺既无效果又浪费,多掺量反而会降低强度,另外增加含气量。混凝土中加入4的含气含量,可以截断渗水通道,使孔隙互相封闭形成连贯毛细孔,从而提高混凝土内密实性和耐久性。 .22采用蓄热法 主要适用于气温ge;-5且结构较厚大的现浇混凝土工程对原材料砂石和水进行加热,使混凝土在搅拌、运输和浇筑完成后.还储备有相当的热量,以使水化放热加快,并加强对混凝土的保温,以保持在温度降至0以前具有一定的抗冻能力。使用蓄热法应是结构体积厚大,外露面积越小,通过表面散热损失也会少,蓄有热量则较多。因此要注意内部少量降温,

8、且应注意保护外露及角边以防受冻。此法工艺简单,费用又少而可以有足够的养护期限。 2.3外加热法 适用于气温在以下环境施工,而构件并不厚大的工程。通过加热施工现场周围的空气,保持混凝土的环境温度,或者直接对构件加热,使混凝土处在正温下正常硬化。使用热源有火炉、蒸气、暖棚、电及红外线等工艺。 火炉加热在较小的工地上应用。方法简单但室温不会很高且较干燥,特别是炉子里明火和聚集烟放出的二氧化碳会使新浇混凝土表面易碳化,影响表面光洁,是一种较原始的方法。 蒸气加热是采用蒸气的温度和湿度养护混凝土。此法比较简单且易控制使得温度均匀,广泛应用在大型预制构件厂,一般小型工地施工不易办到。但需要专门锅炉设备和场

9、地。热损失大,费用高,工作环境也差。暖棚法即在现场搭设工棚,使构件或基础在棚内正常温度下施工。费用较高,因需建棚和加温,常用于一些重点项目。 电加热法是将钢筋作为电极,戏将电热器贴在混凝上表面,使电能变为热能,以提高混凝土温度。这种方法简单方便,热损失较少也容易控制。当构件较远时.电加热比蒸气加热要方便灵活,但耗电量大费用高。 2.2.4防冻法 目前生产的防冻剂可应用在-0及其以下气温中施工。它是采用降低冰点,使混凝上中的水在负温下仍处于液相状态,使水化作用能继续进行,从而改善孔结构,达到强度增长不受影响的目的。防冻法分为早强、负温防冻和结构法等,常用防冻剂是亚硝酸钠,它不但可以降低冰点,而且是极好的防锈剂,费用低,大小工地皆可使用。 2.综合法是同时采用任意的两种以上保温及防冻措施进行施工。应根据结构类型等特点,施工队伍素哽和当地能源状况来确定方案,有以蓄热为主辅以早期防冻的蓄热综合法,有以加热为主辅以防冻,也有以防冻为主辅以蓄热等。 3结束语 上述几种冬季施工措施都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其适用范围都受一定条件环境的制约,因此要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不问的冬季施工措施,保证冬季施工质量而不浪费2040的施工季节,使砼工程量有所提高,质量事故有所下降。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