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配分开管理思考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0062984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营配分开管理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电力营配分开管理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电力营配分开管理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电力营配分开管理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力营配分开管理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营配分开管理思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电力营配分开管理思考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网企业的营销工作只有创新管理、深化改革,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按照十六大精神,结合黑河电业局的实际,我们坚持以创新为动力,改革过去营销工作的管理体制,实行营业和配电工作分开管理,实现了全面质量管理和控制,促进了营配工作健康发展。 一、供电局营配合一管理的弊端 通过长期工作实践,尤其是近两年对供电局实行内部二级模拟法人利润承包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营配合一管理存

2、在着以下弊端: 、在供电局设置配电岗位,使非生产人员增多,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黑河局的北供、五供、龙供、药供四个供电局,每个供电局都设有配电副局长、配电专工、安全员、资料员、保管员(每一个供电局这些岗位是不可缺少的)。四个供电局配电的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从事非生产工作共有2人,占配电总人数58人的41%。另外,工器具、交通工具、备品备件、办公室、仓库等,都需要相应配备四套,日常利用率不高,加大了成本开资。 2、营配合一不利于管理,安全基础不牢,满足不了城市建设及供电可靠性的要求。由于黑河局南部四个供电局的供电区域范围较小,配电设备比较集中,而配电工作人员分散,有的供电局只有5人可以从事配电工作

3、,无法完成正常线路停电检修和事故抢修。有时造成一项作业任务需要多次停电,检修成本消耗较大,检修质量也很难保证,设备运行维护不到位,设备存在的缺陷不能及时处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实现环网供电、开展状态检修和带电作业。电网管理过于分散,不利于城市电网统一规划和发展,不利于带电作业的开展。各供电局与带电工区的衔接过程繁琐,相互没有制约,供电局为减少用户的工程费用,有时可带电作业的工作项目也不按带电作业进行。实行营配分离,将原各供电局的配电工作分离出来,与原带电作业工区重组,成立配电公司,带电作业等所有的生产工作都在配电公司内部运行,配电公司可针对各项工程的工作任务,

4、召集各专业技术人员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使带电作业全面的开展到配电工作中去,减少线路停电次数,提高供电可靠性。 、没有突出营销工作在供电企业中核心业务的地位。当前,营销工作作为核心业务已经成为供电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利润、供电量、线损、单价、电费收缴、优质服务等各项指标都压在供电局,特别是供电局一把手的肩上。在营配合一的管理模式下,供电局长做为基层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还必需耗费大量的精力兼顾生产工作和第三产业上,不能集中精力抓营销工作,削弱了核心业务的管理。 4、营配合一管理模式不符合专业化管理的需要,责任不好界定。以前黑河局营配合一管理模式,只是在供电局长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性质完全不

5、同的两个专业的工作,各自执行自己的规章制度。供电局长在行政上同时接受电业局营业局长和生产局长的领导,在业务上分别接受用电营业部和生技处的指导。供电局内部营业与配电之间的联系由供电局长来平衡。配电不承担线损指标,高低压线损全部由营业承担。用户增容接电或临时用电接电,不通过配电,增容较少的是由内线人员接电,造成低压配电网管理混乱,违章用电、穿串供电、供电半径超长的现象比较严重。线损管理在现行体制下,也不好建立相互制约机制,配电变台电度表由营业管理,把10千伏配电网损失和低压台区损失混在一起,配电与营业责任不好界定。进行台区承包,实行经济责任制考核,有一定难度。 二、实行营配分离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1

6、、有利于突出营销工作的核心地位; 2、有利于加强配电工作的管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有利于规范多经企业管理和加强廉政建设; 4、有利于电网统一规划、合理调度,增供扩销; 、有利于建立激励、监督、约束机制,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6、有利于减人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营配分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成果 黑河局为适应新形势下电力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突出营销工作的核心地位,强化供电局对主营业务的管理,针对原来营配合一管理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供电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于年初制定并实施了营配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将营业(抄表、售电、核算、用电检查、报装接电)工作和配电生产(检修维护、运行、修理

7、)工作分离开来,在北安成立了配电公司,和供电局分别承担配电生产管理和营销管理工作。实践表明,营配分离管理体制是切实可行的,是科学合理的,实现了既定目标。 一是突出了营销业务,减轻了主营业务领导干部的负担。供电局长从抓效益、抓工程(多种经营)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好营销工作。供电局的干部职工所面对的工作就是营销,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增强了增供扩销、电费收缴等核心业务工作的整体合力,开创了营销工作的新局面。二是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营销机制、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无论是营业还是配电,由于营配界定清晰,责权明确,减少了层次,强化细化了专业管理和量化考核,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钻研业务、干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三是深化了多经体制改革,规范了多种经营管理,将富余人员充实到多经,发展壮大了多经产业。四是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达到了减人、分流、增效的目的。五是建立了以加强资金管理为核心的监督约束机制。由于供电局基本上没有工程等其它收入,资金走向清晰,在电费收缴等工作上彻底杜绝了拆东墙补西墙的不良行为,确保了营销各项指标完成的真实性,有利于加强干部队伍党风、行风廉政建设。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