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古代文化常识.docx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0059373 上传时间:2024-03-16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13.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专题复习:古代文化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高考专题复习:古代文化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高考专题复习:古代文化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高考专题复习:古代文化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高考专题复习:古代文化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专题复习:古代文化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专题复习:古代文化常识.docx(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传统节日11.元旦12.人日13.上元14.社日15.花朝zho16.上巳s17.寒食28.清明29.端午210.乞巧211.下九212.中元213.寒衣314.下元315.中秋316.重阳317.冬至318.腊日319.除夕3二、古代刑罚4三、古代服饰51.头衣52.体衣53.足衣64.补子65.顶戴8四、音乐文娱81.音乐82.文娱8五、汉字演变101.汉字的形体演化10(1)甲骨文10(2)金文10(3)大篆10(4)小篆10(5)隶书10(6)草书10(7)行书10(8)楷书102.汉字的构成使用11六、古代天文111.二十八宿112.四象113.其他124.月亮别称13七、

2、古代地理131.地区名132.政区名143.城市名154.山川关隘名155.其他15八、名胜古迹161.四大名桥162.四大名楼163.苏州四大名园164.四大古建筑群165.古代四大工程16(1)万里长城16(2)都江堰16(3)灵渠16(4)京杭大运河166.道教四大名山167.佛教四大名山168.历史古都17九、古代历法171.二十四节气172.古人记年18(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18(2)帝王年号纪年18(3)干支纪年法18(4)年号干支兼用法183.古人纪月18(1)孟仲季记月18(2)花名记月194.古人纪日195.古人纪时19(1)地支纪时19(2)天色纪时19(3)五更报夜19

3、十、官职名称201.古代官制202.中央官职20(1)三公九卿20(2)三省六部21(3)其他213.地方官职21十一、官职变动221.授官222.升职223.降职234.免官235.辞官236.调职247.代职248.其他24十二、经济战争25十三、教育科举261.学校教师262.察举制273.九品中正制274.科举制275.其他28十四、宗法礼俗291.宗法292.礼俗30(1)政治礼仪30(2)生活礼仪31(3)婚庆礼俗32(4)丧葬礼俗33(5)座次尊卑34(6)忌讳34(7)避讳35十五、人物称谓351.直称姓名352.称字353.称号354.称谥号355.称斋名356.称官名367

4、.称官地368.称爵名369.称籍贯3610.称郡望3611.几项兼称3612.职业+人名3613.称百姓3614.按朋友关系称谓37十六、姓氏名字号371.姓372.氏383.名384.字385.号38十七、历史名人391.古代圣人392.四大名医393.诗人称号404.四大美女405.战国四公子406.初唐四杰407.楷书四大家418.北宋四大家41十八、谦称、敬称、贱称411.谦称41(1)王侯自称41(2)一般人自称41(3)自称家人422.敬称42(1)称君王42(2)称臣子43(3)称师长443.贱称45十九、谥号、庙号、年号、尊号、徽号451.谥号452.庙号463.年号464.

5、尊号475.徽号47二十、年龄称谓47二十一、文学常识491.中国古代小说发展阶段492.经史子集493.左传494.诗经495.乐府双璧50(1)汉乐府孔雀东南飞50(2)北朝民歌木兰诗506.史学双璧50(1)西汉司马迁史记50(2)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507.前四史508.唐诗宋词元曲51(1)唐诗51(2)宋词51(3)元曲519.四大古典名著5310.明代四大奇书5311.近代四大谴责小说54(1)晚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54(2)晚清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54(3)清末刘鹗老残游记54(4)清末民初曾朴孽海花5412.古代民间四大传说5413.其他54二十二、史书体例551.编年体55

6、2.纪传体553.国别体554.通史555.断代史55二十三、作品命名551.以姓名命名552.以字命名553.以号命名564.以谥号命名565.以帝王年号命名566.以地名命名567.以官名命名568.以书斋命名56二十四、其他561.四大名绣562.四大名花563.十大名花564.四大名茶565.十大名茶566.四大名酒577.四大菜系578.龙生九子57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一、传统节日1.元旦时间:正月初一。别称:元日、元正、新春、新正。习俗:贴春联和门神,除夕守岁,开门爆竹。诗句:宋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2.人日时间:正月初七。别

7、称:人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起源: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习俗:戴人胜(人形的饰物)。3.上元时间:农历正月十五。别称:元宵、元夕、元夜、灯节、天官节。起源:燃灯习俗、汉武帝祭祀说、纪念平吕说等。习俗: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耍龙灯、踩高跷。诗句: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4.社日时间: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w日。定义: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w日。间或有四时致祭者。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习俗:社日这

8、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诗句:宋陆游游山西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5.花朝zho时间:农历二月初二日(或二月十二日、二月十五日)。起源:为纪念百花生日的日子,俗称“花神节”“花朝节”。习俗: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诗句:明袁宏道满井游记: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6.上巳s时间: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故称上巳。曹魏以后,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起源:祭祀、祓除畔浴(指去灾病,上古女巫给去晦,唐宋时流行泡温泉,以前是在水边河边沐浴,用兰草洗身,用柳枝沾花瓣水点头身的仪式,为去灾祝福之意)。习

9、俗: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f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f禊x”,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shng、郊外游春等内容。诗句:唐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7.寒食时间:清明节前一二日。别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禁火节。起源: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

10、寄哀思。习俗: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拔河)、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诗句:唐韩翃hng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8.清明时间:农历三月上半月,阳历的每年4月5日或6日。别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起源: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习俗: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吃蒿饼、吃青团、吃馓sn子、蹴鞠、采食螺蛳。诗

11、句:唐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9.端午时间:农历五月初五。别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起源:本是南方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习俗:扒龙舟、挂艾草与菖蒲、喝雄黄酒、避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拴五色丝线辟邪、佩香囊、跳钟馗(一种民间舞蹈)、薰苍术祛病防疫、吃粽子与咸鸭蛋。诗句:宋苏轼浣溪沙端午: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10.乞巧时间:农历七月初七。别称:七夕节、七姐诞、七巧节。起源:民间传说此日夜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妇女们结彩缕,穿七孔针,陈酒

12、脯f瓜果于庭中,向织女星祈求智巧,称为“乞巧”。习俗:香桥会、拜七姐、斗巧。诗句:五代和凝宫词:阑珊星斗缀朱光,七夕宫嫔乞巧忙。11.下九时间:农历每月十九日。定义:汉代妇女欢聚的日子。诗句: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12.中元时间:农历七月十五。定义:是汉族人祭祀亡故亲人、缅怀祖先的日子。习俗:祭祖、上坟、点荷灯。13.寒衣时间:农历十月初一。别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鬼头日。定义: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扫烧献,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习俗:以扫墓、祭拜等形式为祖先送寒衣。14.下元时间:农历十月十五。别称:下元诞、下元水官节、完冬节。起源:下元节的

13、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水官根据考察,录奏天廷,为人解厄。习俗:修斋设醮jio(道士设立道场祈福消灾)、享祭祖先、祈愿神灵。15.中秋时间:农历八月十五。起源:天象崇拜,秋夕祭月。习俗:祭(拜)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16.重阳时间:农历九月初九。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为“重阳”。起源:天象崇拜,丰收祭天。习俗:登山秋游、登高望远、赏菊赋诗、摆敬老宴、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诗句: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7.冬至时间:农历十一月,每年公历12月21日23日之间。习俗:吃水饺、吃麻糍c。诗句:唐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18.腊日时间:农历十二月初八。腊是祭祀名,岁末祭众神叫腊(所以十二月叫腊月)。定义: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习俗:吃赤豆粥、祭拜祖先。诗句:唐杜甫腊日:腊日年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19.除夕时间:农历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