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质疑中感悟——《桃花心木》教学例谈.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0030180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质疑中感悟——《桃花心木》教学例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从质疑中感悟——《桃花心木》教学例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从质疑中感悟——《桃花心木》教学例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质疑中感悟——《桃花心木》教学例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质疑中感悟——《桃花心木》教学例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质疑中感悟桃花心木教学例谈案例: 师:同学们,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自己读读课文的有关章节,读后想一想:作者和你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共同学习,讨论,交流。) 生:作者在老家的林场里看到的桃花心木有几丈高,而种树人种的却只及膝盖,所以觉得很奇怪。同样,我也想知道这么小的树苗怎么会长到那么大的树呢? 生:种树人会不会种树啊?他怎么隔三差五的来浇水,来管理。 生:种树人可能凭心情种树吧,就像我种花似的,想起来就给它“喝”个饱,想不起来半个月都干着。生:怪不得那树苗会枯萎,因为他太不负责了。但是,我和作者一样想,种树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苗回枯萎的?师:同学们提出的这些疑问很有

2、道理,种庄稼、种蔬菜都得细心照料,管理,而种树人却是如此的随意,这里面一定有原因。我们还是让种树人来来为我们解疑吧? (生读种树人的话,谈谈自己的认识。) 生:哦,原来种树人是在模仿老天下雨啊,怪不得没个准的。 生:我想种树人说的话挺有道理的,种树不是种庄稼,蔬菜,是要自己找水源的,所以它能长成参天大树。 生:如果给树苗的照顾太多了,那只会害了它。 师:听了种树人的一席话,原来种树有这样的道理啊。你们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吗? (生在小组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然后在班上交流) 生:我读过虎皮鹦鹉的故事,说鹦鹉在人的照料下生活得很好,可是它逃回大自然后却不会找食物,结果死了。其中的道

3、理和种树一样。 生:这也让我想起来前些时候报纸上刊登的一条新闻,一名大学生因生活不能自理,被迫自动退学。我想这就是个“自己没有找到水源的”例子吧。 生:怪不得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只有学会自己生活自理,在生活中磨练自己,有所作为。 生:我要学桃花心木一样,学会自己生存,才能经得起以后的“狂风暴雨”。 生:我要回家对爸妈读读这篇课文,让他们把生活的水源还给我,让我也能做一棵“参天大树”。 【评析】 疑问是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在阅读中产生了疑问,就能积极的去解决疑问,并且在解疑的过程中有所感受。教者则应着重引导学生在解疑中谈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的看法。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在阅读中,对课文的

4、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的问题。教者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提出疑问,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感悟人生的哲理。首先,教者引导学生通过对种树人的种树过程中,种树人的与一般种植作物的不同做法进行质疑,读懂课文的内容。学生读了种树人种树的有关章节后,和作者产生了共鸣,提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将自己的疑惑在班上进行了交流。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来了,学习就变成了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会对种树人的话产生了兴趣,急切的想知道“为什么”。这就是教育的契机,教者正是抓住了这一有利的教育契机,引导学生在种树人的话语中寻

5、找答案。其次,教者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对自己的疑问进行解答,揭示种树人育苗的道理。学生一下子对种树人的做法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在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于是就有:诸如“我想种树人说的话挺有道理的”、“如果给树苗的照顾太多了,那只会害了它”的感性认识。解疑的过程正是教材与个人感悟的沟通的过程,抓住了学生对自己疑问的解答,也就抓住了学生的学习的原动力,使他们对教材这一客体有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如果方法运用得当,学生就会在解疑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也就乐意去感知教材,感悟其中的道理。最后,教者因势利导,将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了一起,鼓励他们敢于说出自己的感受、想法,在共同的讨论、交流中,得出结论:这有经过磨练,才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于是,类似“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自己没有找到水源的”、“我要学桃花心木一样,学会自己生存,才能经得起以后的狂风暴雨”这样的说法也就很平常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