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9865931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继续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 .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3.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5理解成语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课前准备 1整理本组课文收集的相关资料。 2.搜集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谈话导入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无限的延伸,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对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交流

2、一下吧。 自主准备 1.默读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投影出示: 内容: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 讲讲自己知道的热爱生命的故事;谈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 3.回忆本组学习的几篇课文,浏览搜集的资料,阅读教材中提供的三段文字。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确定交流的角度,想一想自己打算怎样说。 5.自己轻声练习讲述。 畅所欲言 1自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互相评议、指正。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个别指导。 .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要求讲话学生清楚流畅地表达,听者认真、安静地倾听。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进行评议、辩论。 总结评价 自我评价:自己在这节课中发言是否踊跃,表达是否清晰,态

3、度是否大方,思维是否敏捷, 与同学的交流、合作是否积极等。2.学生评价:你认为这节课谁的表现最佳?为什么? 3教师评价:总结本节课中学生突出的优点,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第二、三课时习作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老师认为大家的发言都很有见地。把你们所谈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画出习作要求。 2投影出示习作要求: 内容具体; 写出真实感受; 题目自定。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4、.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 誊写作文,制作墙报 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再抄写在作文本上。 2.整理习作和资料,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专题的板报。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 复习导入 .读词语卡中的词语。 .听写其中的词语。 我的发现 .同学们,学习完本组课文后,你发现一些句子有较深的含义吗?下面请同学们先来看看小林和

5、小东都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小林和小东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究理解句子较深含义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方法。如:仔细想、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揣摩感悟等方法。 3快速浏览本组课文,你还能发现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 日积月累 .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先指导学生读正确,然后说一说自己的理解或认识,之后请学生快速背诵。 2.教师补充出示一些名言,请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a.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b.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middot;托尔斯泰c.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d.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请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关于热爱生命的名言,共同进行赏评。 4.鼓励学生课下将自己最喜欢的生命格言制成书签。 成语故事 .自己读故事,感受句子的含义,画出不懂之处。2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故事的理解,互相质疑解难。3.全班交流,说一说这个成语故事蕴含的道理,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的体会。 4.练习讲述这个故事。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