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县民政事业“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载县民政事业“十四五”规划.docx(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万载县民政事业“十四五”规划一、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1.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突出聚焦脱贫攻坚,特殊群体,群众关切和更好履行基层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为主线,紧紧围绕万载县十四五规划和服务社会发展总目标,履行民政工作新定位、新使命,在十四五规划上,以加强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完善社会救助机制,全面推进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格局,不断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2.基本思路适应新形势,创新谋发展,以建队伍、提效能、促公正、惠民生、强措施、优服务
2、作为基本思路。基本任务是推进民政工作的各项体系建设,保障基本民生福祉;攻坚方向是整合各级各类资源,分步实施民政重点项目建设;管理方式是继续推动民政机构和民政窗口创建文明,优质服务单位,提升民政公共服务水平;主要手段是规范民政政策法规,健全党风廉政建设机制,依法行政,廉洁从政,建设高效民政。二、规划原则1.科学发展的原则,规划万载民政工作基础,联系实施十三五规划发展的实际,综合上级民政部门的总要求,充分征询基层民政机构和社会各界的意见,按新时代的要求,科学规划十四五发展规划目标,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一致。2.法治民政原则。加强民政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法律教育、提升法律素养、强
3、化法治思维、努力建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想,保证民政工作在法治,依规依纪的轨道内高效有序运行。3.切合实际的原则。规划目标的制定,靠的是能否在预期内能否实现,为此,一定要根据未来五年的预期发展情况,特质基础,经济发展情况来设计确定五年内能达到的工作目标。4.公众共享的原则。民政工作面对的是群体对象,我们的规划要考虑是惠及广大的困难群众,也就是我们所有的服务对象,让他们绝大部分人能享受到制度、规则、项目所带来的红利。三、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一)推进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体系建设1.履行民政职能决胜脱贫攻坚。加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
4、体思路,落实重点民生实事,着力构建资源融合、城乡统筹、分类施策的结汇合救助体系,实现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温暖救助,智慧救助。到2022年,分层分类的救助制度体系基本建立,体制机制高效顺畅,救助帮扶精准便捷,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兜底保障功能有效发挥,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到2035年,社会救助制度体系稳定成熟,社会救助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对困难老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困境儿童、特困人员等特殊贫困群体制定特惠政策,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家庭无经济收入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家庭有一定经济收入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一段时间内有可能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等三类
5、对象实施分类保障,提高保障标准。切实巩固脱贫成果,建立低保渐退机制,对脱贫后又返贫的贫困人口,再次纳入救助范围。2.扎实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强化政府组织领导机制,健全各级社会救助管理和经办机构,为社会救助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员、经费、设备和办公条件。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加强基层经办能力建设,激励社会组织、慈善力量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救助工作。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严格落实价格临时补贴测算标准,适度扩大联动机制保障范围。健全司法救助金动态调整机制,不断提升社会救助水平。加强各级社会救助设施平台建设,推进“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窗口或社会救助经办服务中心建设。3.推进救助方
6、式改革。推进“党建+社会救助”,将社会救助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社会治理有机结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制度。积极发展服务型救助,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对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探视巡访和照料护理、康复训练、心理疏导、能力提升等专业服务。4.强化临时救助功能。健全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对急难型临时救助,实施“先行救助”,事后补充相关材料,有条件的地方可直接委托社区(村)直接实施临时救助。放宽户籍地、居住地申请限制,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临时救助。对支出型临时救助,采取“跟进救助”“一次审批、分阶段救助”等方式,增加救助时效性。5.完善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完善
7、特困人员供养城乡统筹制度,将享受失能补助的农村特困对象纳入城镇“三无”人员保障范畴,享受同等待遇。建立特困人员供养标准高于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的1.3倍正常增长机制。(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行政区划发展建设1.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基层各项民主管理制度,贯彻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做好第十一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提升村民自治能力和水平,全县所有行政村的村务公开更加规范化,实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2.加强乡村治理规范化建设。优化乡村机构设置,开展乡村减负增效,不断增强乡村自治能力。至2022年,基本建成线上线下互动互促,高效便捷,成熟定型,治理能力更为精准的秀美乡村。3.加强乡镇政府服务
8、能力建设。深化乡镇政府服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打造服务型乡镇政府。到2022年,使全县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方式更加便捷,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形成职能科学、运转有序、保障有力、服务高效、人民满意的乡镇政府服务管理体系机制。4.加强城市社区规范化管理建设。建成成熟定型,治理能力更为精准全面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优化社区机构设置,构建社区党委为核心,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和社区社会组织为支撑的组织体系,加快“智慧社区”建设。5.行政区划界线规范管理。一是落实抓好万载县撤县设区事项。按照行政区划管理条例行政区划管理条例实施办法有关规定,申请变更行政区
9、划向上级人民政府提交的材料应当包括:(一)申请书;(二)与行政区划变更有关的历史、地理、民族、经济、人口、资源环境、行政区域面积和隶属关系的基本情况;(三)风险评估报告;(四)专家论证报告;(五)征求社会公众等意见的情况;(六)变更前的行政区划图和变更方案示意图;(七)国务院民政部门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二是加快马步、鹅峰两乡撤乡设街道。(一)设立街道要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符合我县城镇化发展阶段性特点和城市发展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优化布局、集约高效的原则,有利于更好优化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有利于理顺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治理体
10、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设立街道应综合考虑我县国土空间规划、城市功能分区、面积人口规模、历史文化传承等因素,确保同一县街道办事处面积和规模相当,布局结构合理,不得形成飞地。6.地名法规宣传,规范命名程序管理。加强政府、部门单位的沟通和协作,在地名管理的条例、实施细则、管理办法、标准化建设规范上须做好宣传工作,让相关部门单位清楚地名管理条例的红线,不是他们想当能的自由行使地名命名权、更名权。让广大群众知道地名是不能随意更改。为进一步规范地名管理,净化地名环境,按照(赣民字201916号)及宜春市(宜民字201918号)两文件要求,出台万载县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实施方案。(三)推进养老服
11、务体系建设1.补齐公办养老机构服务设施短板。提升县福利院照料护理服务能力,实现有意愿的城乡特困失能人员全面在县级福利院集中照护。将乡镇敬老院改造提升纳入攻坚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完成10所农村敬老院的提升改造,力争90%以上的敬老院达到三级标准,达到四级标准的4家。积极推行敬老院消防安全“三推广”(推广微型消防站、智能型独立感烟报警器、简易喷淋装置),推动解决重大安全隐患,到2022年底前,全面消除敬老院安全隐患。2.推进“互联网+”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县建设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为老年人开展健康检查、健康干预、健康教育等服务,建立完善的健康和养老需
12、求档案。应用共享智能康复辅具、适老化设备设施、健康监测穿戴设备、健康养老移动应用软件(APP)等,推进老年人紧急求助、精准定位、健康监测、安全管理等智能产品的创新和应用,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智能养老需求。3.完善城乡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立健全新建小区配置养老服务设施与住房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的长效机制。到2022年,县城养老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完成6个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全县建成120个农村“党建+乐龄中心(幸福食堂)”站点,覆盖65%以上的村(居)。建立健全农村困难老人探视巡查制度,实现困难老人基本生活有保障、日常和生病期间有人照料。4.推动养
13、老服务社会化改革。支持社会力量成为养老服务主体。通过购买服务、公建民营、民办公助、股权合作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管理运营养老服务设施,优化审批程序,强化政策扶持,培育和打造品牌化、连锁化、专业化、规模化的龙头社会组织或企业,使社会力量成为养老服务主体。力争引进专业化、连锁化企业不少于1家,城区养老服务设施60%以上交由社会力量运营。5.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推进城乡适老化改造,按照居住宜老、设施为老、活动便老、服务助老的要求,积极推进适宜养老住区建设示范工作,结合老小区改造做好老旧小区内坡道、电梯、健身器材、照明系统以及路牌标示系统的适老化改造和部分老年人家庭的无障碍改造。新建小区开展老年人安全
14、通行道路、出入建筑物、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等公共设施无障碍设计与建设。十四五期间,新建公共设施全部按照无障碍设计规范和涉老设施参照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规范执行,已建公共设施、涉老设施按上述规范进行改造。6.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和志愿者培训,每年至少举办一期居家和社区养老护理员、养老管理服务人员专业培训,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到90%以上。建立全县为老服务志愿队伍,每个社区建有为老志愿服务小组,广泛招募为老服务志愿者,开展养老助老志愿服务积“福”活动。按志愿服务条例规范志愿为老服务行为,进行志愿登记注册、培训、签约、记录,让为老志愿服务扎根社区基层。(四)推进社会工作和未成年
15、人保护及慈善事业发展体系建设1.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落实社工人才待遇政策,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发展升级万载农村社会工作全国品牌,提升社工队伍素质,积极探索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建立社会工作人才考核评估、职业晋升和薪酬保障社工人才推荐、提拔、重用机制。按照关于民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社工岗位设置,推行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职业资格聘任制度,规范岗位管理,十四五期末,新增具有职称资格的社工100名。进一步完善工作体制机制,提升社会工作水平。从政府购买向政府购买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转化;积极探索民间运作模式,建立社会工作督导机制。通过政策扶持,培育本土化民间社工机构,解决政府投入
16、不足的问题。在社会救助、居家养老、戒除网瘾、信访劝导等领域设计项目进行招标运作,以此推动社会工作朝着专业化、职业化方向稳步迈进。2.加大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力度,提升留守儿童关爱水平。巩固提升全国未成年人保护试点工作成果,探索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增强工作实效。总结试点工作经验成果,积极探索资金投入、风险评估、监护干预、社工介入等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发现、报告、评估、干预、转介“五位一体”的部门合作以及社会参与联动反应机制,形成以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监护干预工作为核心的长效保障机制。3.做大慈善事业发展规模,惠及更多的需求群体。不断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积极筹办慈善协会,逐步完善慈善捐赠机制,全县慈善捐赠规模每年以新增10%的比例扩大,使慈善捐赠事业成为社会福利和社会养老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福利彩票发行销售工作,十四五期间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1000万元以上,为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五)推进社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