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摸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9845002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摸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完整版】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摸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完整版】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摸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完整版】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摸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完整版】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摸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摸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摸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doc(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摸底联考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1武王伐商利用了商朝士卒的临战倒戈获得成功。周公将之总结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周朝贵族对周之所以取代商这一理论问题进展了深化的考虑,这一考虑带来的结果是 A提出了中央集权思想B形成了官僚政治理论C确立了宗法分封制度D出现了天人感应学说【答案】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天人感应学说2阐述“民水君舟的荀子曾在?王制?篇中说:“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这反映出荀子 A成为儒法思想的集大

2、成者B从民本角度阐述尊君思想C认为君民关系本质上相通D对君主专制反民本的批判【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得出君与民的关系如同舟与水的关系,认为君民关系本质上相通,故C正确;荀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不是儒法思想的集大成者,故A错误;此时君主专制还没有建立,故BD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荀子的思想【名师点睛】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表现: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主流思想中珍贵的历史遗产。春秋战国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争权夺位和争财夺地此起彼伏。在争斗中,民众的向背往往起决定性作用。1孔子的民本思想: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

3、任意刑杀。2孟子的民本思想:民贵君轻,痛恨暴政和战争。3荀子的民本思想:“君舟民水。3“吾周当西汉时,学术之中心,在于学校。魏晋以后,那么学校有名无实,教育之权,遂全移于私家之手。这一现象反映出 A儒学至尊的地位被取代B私学兴起于思想界的繁荣C专制集权统治遭到削弱D造纸术改进推动文化传播【答案】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魏晋时期专制集权制度遭到削弱考点:4有学者认为,战国至西汉初农民的桑麻纺织业、家畜饲养和同岂种植等多种经营的收入,可占农家消费总收入的40%以上。这种观点 A推翻了对古代抑商政策的同有认识B否认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根本特点C深化了对古代中国自然经济的理解D肯

4、定了战国至汉初私营纺织业的兴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察古代自然经济相关知识。材料中尽管提出了桑麻纺织、家畜饲养及园艺种植,但并未说明其在商业领域内的流通,无论是重商还是抑商政策均无从表达,故A项错误。材料中不能表达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根本特点的否认,故B项错误。传统意义而言,古代中国经济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精耕细作、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而此题中关于桑麻纺织、家畜饲养及园艺种植等比重的描绘,使得对古代经济的认识视野进一步拓宽,理解也随之深化,故C项正确。此题私营纺织业在家庭总收入中的比重及总量无从表达,其是否兴旺亦不可知。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此题正确答案为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

5、主要耕作方式自然经济的特点【名师点睛】小农经济的局限性:1分散性:属于一家一户的个体小消费。2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互相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3落后性:经营规模小,消费条件简陋,消费资料有限,长期不变的消费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4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特别是封建王朝政策的影响。5唐代三省制实现了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通过文书的起草、审核和执行的运作流程来实现权利的分割与制约。据此可知,唐代三省制 A成功实现了行政权利的分割B保障了皇权地位的至高无上.C有效地制约了皇帝滥用权利D进步了行政机构的办事效率【答案】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6观察

6、?中国古代丝织业中心分布变迁图?,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古代丝织业中心多数分布在丝绸之路的沿线B汉代丝织业中心由都城长安向全国各地辐射C唐宋时期的丝织业是开展最快的手工业部门D元至清朝苏州、南京等地也成为丝织业中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古代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而图片显示的古代丝织业中心东部、中部、西部都有,故A项错误;关中地区是指中国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平原,图片无法显示古代丝织业中心由关中地区辐射全国,故B项错误;图片反映的是丝织业中心分布,没有与其它手工业部门进展比拟,排除C;元明时期丝织业中心主要在东部地区,苏州、南京等地也成为丝织业

7、中心,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开展丝织业的开展【名师点睛】中国古代的手工业部门众多,手工业产品精巧,技术精湛,深受世界各个国家的欢送,成为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象征,尤其是丝绸,瓷器,青铜器等最具世界影响力。高考对其的考察主要涉及纺织,制瓷和金属铸造技术等手工业部门,考察形式多以选择题为主,准确识记是解答此类题型的关键。7明代中后期,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通过诗文、书面、民歌时曲、通俗小说,不少能工巧匠、名医名卜等那么通过技艺,获得了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经济收益。这反映了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B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C市民阶层队伍壮大D社会文化的高度繁荣【答案】B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

8、术和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明代的文学成就【名师点睛】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与社会存在的关系时期时代特征文艺成就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出现“百家争鸣场面孔子编订?诗经?教化德行,屈原创作?离骚?抒发情怀秦汉大一统场面形成汉赋以华美词藻描绘恢弘时代隋唐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制度最终形成唐诗繁荣宋元商品经济开展,市民阶层兴起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开展明清封建社会衰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开展反封建的小说、戏剧走向繁盛8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官员俸禄发放形式的变化,对此解读正确的选项是 A由田邑到实物的转变表达了商品经济的开展B由实物到货币的变化表达了政治制度的变革来源:学&科&网C俸禄制度的变革与赋税制度的变

9、革亲密相关来源:学。科。网Z。X。X。KD俸禄制度的变革表达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答案】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官员俸禄发放形式的变化特点 9皇室、贵族、官僚、地主都可以用绎济的或非经济的手段造成巨量的土地集中。但是,王朝更替,宦海风波,都会在短时间内引起所有权的大规模转移多产之家往往多妻妾多子孙,而再多的田产也经不起一析再析,几代之后,集中的土地又会化整为零,这主要说明了中国古代社会 A土地所有权在各阶层间的流动B小农经济不断受到冲击C土地兼并现象呈现减弱的趋势D土地占有权的非连续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的意思是:土地在不断集中的同时又不断地分散,由于王朝更替,宦海风波,都会

10、在短时间内引起所有权的大规模转移,反映了土地的集中的不稳定性和非连续性,故答案选D。A项“各阶层说法绝对;B项不是题干的主旨;题干没有没有反映土地兼并的强弱趋势,排除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土地兼并10雍正八年,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办理军机事务;雍正十三年,命裁军机处将军机事务移交总理事务王大臣处理。乾隆三年,裁撤总理事务王大臣,而后恢复军机处。参军机处的演变情况来看,以下表述最准确的是 A日益成为掣肘皇权的有力机构B在权利构建上发生了本质变化C和总理事务王大臣分权制衡D逐渐成为强化皇帝权利的利器【答案】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代军机处的设立【名师点睛】清朝军机

11、处是处理全国军政大权的中央机构,皇帝选派满汉大臣入军机处,只能“跪受笔录皇帝对军政大事的裁决,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军机处的设立,使清朝初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限制很大实权尽失,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开展的重要标志。11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尽管欧美列强之间矛盾重重,欧洲已经开场形成两大对立的军事侵略集团,但它们都不同程度地支持或纵容日本侵略中国,其主要目的是 A压制中国人民革命B扩大各自的在华利益C争取日本参加一战D共同来支配瓜分中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影响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利益。欧洲各国

12、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都支持或纵容日本侵略中国,应选择B。其它三项均不是主要目的。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对抗斗争甲午战争期间列强的态度12据不完全统计,到辛亥革命爆发前,全国已成市的城市自治公所超过850个,镇自治公所超过530个,乡自治公所在1970个以上。据此可以推论出此时期 A民主制度的建赢是社会开展趋势B辛亥革命得到地方政府支持C出现了一定规模的民主理论活动D国家政府重视地方自治运动【答案】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前后的民主理论活动13以下图是1916年至1918年中国工大罢工次数示意图。在此时期工人罢工逐渐形成工

13、人互相支援、同盟罢工的形式,并逐渐形成近代工会,提出资本家不能干预工会内部事务的要求。这说明 A工人阶级的民主意识在迅速进步B工人阶级逐步成为独立政治力量C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锋利D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工人运动开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察中国工人运动的开展。结合图表,可知1916年至1918年中国工人罢工次数不断增长,由材料可知此时段的工人罢工逐渐形成工人互相支援、同盟罢工的形式,并逐渐形成近代工会,要求资本家不能干预工会内部事务,表达的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逐渐强大,并且已经开场试图摆脱资产阶级的控制,开展成独立的政治力量。工人阶级的民主意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均非材料所表达的

14、主要内容,排除AC;材料中未涉及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运动的影响,排除D。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工人运动的开展14国民党“一大宣言中规定“国民党之主张,那么以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微,以均地力。由此推断国民党 A国民政府实行资本主义土地国有B认识到农民对革命的重要性C开场关心民生尤萁重视土地问题D开展了“平均地权的思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察考生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分析才能。根据材料可知,国民政府可购置私人土地给予佃户,由此可见当时国民政府成认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存在的合法性,并未实行土地国有制,故A项错误。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故B项错误。国民党一大召开于1925年,而孙中山早在1905年提出三民主义时,已经开场关心民生与重视土地问题,故C项错误。孙中山提出的民生主义中强调“平均地权与“土地国有。其主要内容为“当改进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归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进进步之增价,那么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材料中国民党“一大宣言提到的国民政府对土地的措施即是对孙中山“平均地权思想的开展,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此题正确答案为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党“一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