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业管理的“失范”——大众文化“三俗”化及其校园文化发展.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9799822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事业管理的“失范”——大众文化“三俗”化及其校园文化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文化事业管理的“失范”——大众文化“三俗”化及其校园文化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文化事业管理的“失范”——大众文化“三俗”化及其校园文化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化事业管理的“失范”——大众文化“三俗”化及其校园文化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文化事业管理的“失范”——大众文化“三俗”化及其校园文化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事业管理的“失范”——大众文化“三俗”化及其校园文化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事业管理的“失范”——大众文化“三俗”化及其校园文化发展.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事业管理的“失范”大众文化“三俗”化及其校园文化发展摘要: 随着市场化、全球化的发展,以往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逐渐被大众文化取代。在这种充分满足人们欲望的平民文化的冲击下,社会主流思想以及人们的行为都发生着剧烈的改变,这种变化也影响到了大学校园。本文着重探讨在大众文化“三俗”化及其校园文化发展。关键词 大众文化 校园媒体 隐忧 三俗文化 引言随着我国物质文明的发展,近年来,大众文化以其不可遏制的冲击力进入到了学校校园。而在校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敏感阶段,由于尚未建立起正确而稳定的价值观,最容易成为目前大众文化的受众,亦最容易在此起彼伏的大众文化的影响下,产生随波逐流的“羊群效应”。大众文化

2、的定位大众文化也可称之为流行文化,它是一个时代人们精神需求与心态的最直接的体现。大众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充斥于社会的大街小巷、角角落落。由于现代传媒的高度发达,大众文化已呈席卷天下之势,也冲击着校园的主流文化。一、 大众文化追求平等,抛弃权威性。二、大众文化 迎合读者低层口味,弱化指导性1俗文化与三俗文化?2 “三俗”文化的社会根源1. )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文化慢速发展的错位。2. )高等教育质量的部分下降。3. )媒体“受众为王”的观念。三、 校园媒体类形式由整变散,缺乏整体性四、 媒体与读者共同的心理不足,缺乏积极性五、大众文化中的“羊群效应”六、根除大众文化走向三俗文化的应对对策1)经济

3、发展应该正面作用于文化发展。2)高等教育的应更加“精细化”。3)改变媒体的受众观。4)放松控制,让优秀文化产品降临中国大地5)建立中国电视生态文化批评体系参考文献1 新华网.胡锦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 汉语大词典简编M.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8. 3 新华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黄小伟:我要反三俗经济观察网5杨恒均:与文化部长商榷如何“反三俗” 6 王岳川著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 王岳川著后殖民主义和新历史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 王岳川著发现东方,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王岳川著中国文化身份,中

4、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 张皓全球化语境中的生态批评。 10 可参陈敏豪著生态文化与文明前景1995,11徐恒醇著生态美学2000,12鲁枢元著生态文艺学2000,13李文波著大地诗学:生态文学研究绪论2000,14余谋昌著生态哲学2000,15雷毅著生态伦理学2000,16李自然著生态文化与人2002。大众文化的解释大众文化,是一种产生于20世纪城市工业社会、消费社会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并且以城市大众为对象的复制化、模式化、批量化、类像化、平面化、普及化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已经覆盖了我们的生活,为此有人发出疑问:没有大众文化的过去,人类是什么样子。可见大众文化对社会思想、人们的行

5、为产生影响之大。在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众文化就以锐不可挡之势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精神领域。青年人尤其特征显著,穿上宽大、不分性别的衣服,用奶瓶喝饮料,以男孩、女孩互相称呼,哼唱缠绵悱恻的爱情歌曲大学作为青年人的聚集地,所受影响更为明显。大众文化的广泛传播得益于媒体支持,两者共生、相互作用,因此在大学中校园媒体也率先受到了大众文化的冲击,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一、 大众文化追求平等,抛弃权威性。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审美追求、文化趣味都不尽相同,最大的差异在于大众文化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最为普遍的审美追求、文化趣味,它与权威性对立,以无差别、无区别、无对立、无界限、无悬殊为根本。校园媒体的记

6、者、编辑从日常生活中接收了这种文化,且不自觉地把平民性的观念带入新闻业务中。例如,很多办报的同学认为直属学校的校报、团报的机关报性质是箍在头上的“紧箍咒”,丧失了办报自由,忽略由机关报性质而树立起的权威性。自认为无法做到贴近大学生生活,宁可把精力放在其他自由度较大的版面上。为了应付审批,有些头版编辑在自己的版面中塞满报道学校会议、活动的动态消息,敷衍了事。编辑如此心态,记者更没有积极性,采访过程中总带有“这些不过是无用的形式”的主观色彩,往往是耐着性子,硬着头皮呆在会议现场,记录些与会领导姓名,讲话内容之类,回来后再按固定模式“某年某月某日某某会议召开”、“某领导说”、“据悉”编写发稿。这类缺

7、乏可读性和新闻价值的新闻,行文呆板、冗长、公式化,造成作为受众的大学生读者直接跳过头版的局面,丧失了版面价值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失去了重要的舆论阵地,削弱具有机关报性质的校园刊物发挥学生、学校间桥梁作用的能力。报纸不好看,提炼不出对两方都有价值的新闻,地位自然降低。二、 大众文化迎合读者低层口味,弱化指导性影视娱乐注重的是受众的舆论影响力,这是他实现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而校园媒体类报刊延续了这种功能,其作用在于加强校方和学生之间的联系,互相了解发展动态,关注指导大学生生活、学习,防止自杀、心理障碍、厌学等情况的发生,鼓励大学生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去。然而在大众文化的侵蚀下,市场上充斥着时尚杂志、汽车

8、杂志等不用什么精力就可以获得消遣和精神满足的报刊杂志且销售火爆,这无疑给在既要坚持机关性又要有可读性中挣扎的校园媒体类报刊提供了思路。不少校刊编辑、记者在面对影响力缺失的问题时,不从自身定位是否准确、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群体、版面设计是否有活力出发,而是借鉴市民报的发展经验,降低报道深度,内容由硬变软,话语由强变弱,最重要的是从关注读者应该知道什么转而关心读者想知道什么,弱化报刊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为了满足受众潜意识里的低层阅读趣味,填满好奇心,获得刺激,刊登一些内容轻松、不废脑子的文章。也就是说大众文化中演变为一种低级文化即三俗文化。如不知所云却震撼十足的标题下,即使是平淡无奇的内容,也同样被当

9、成成功的典范,因为它能吸引读者眼球。由于害怕稿件被“毙”,干脆写些华丽、无实际内容的文字,叙述、抒情见长,议论不足。有思想性的深度报道不多,综合报道拼凑的痕迹重,甚至出现故意拉长内容填充版面的情况。为了追求“看点”,涉足大学生生活的敏感问题如同居现象、校外租房、代考,但由于缺乏政治修养,看问题不深入、全面,新闻专业素质也不太成熟,往往把握不准导向。这种类型的报道要么挖掘不到问题的根本,浮于表面,要么本意为批判,实际效果却变成隐性鼓励,给学校的学生工作带来负面影响,自己的报纸也会搞到勒令停刊的地步。人物专访中违规挖掘受访对象的个人隐私,津津乐道。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问题的发生往往掩盖在办报者好

10、的主观意愿下。一张报纸,办报者都会希望有更多的人来读,在办报辛苦的背后,这种成就感是支持大学生办报的一个重要动力。想办得好看,借鉴并非不对,但是学生报刊的指导性不可忽视。片面迎合读者潜在的不求深入、喜欢热闹的阅读旨趣,将会丧失报刊应有的严肃性,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刊物是没有生命力的。所以当下,中国从政府高层到媒体再到民间,都在“反三俗”。文化部部长蔡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连抛六问,高调阐释官方对于“反三俗”的立场,提出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对庸俗、低俗和媚俗的不良风气不能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善于发现、提倡反映主流价值、弘扬主旋律的作品。 “三俗”最早是著名相声演员姜昆提出的,即指低俗,

11、庸俗和媚俗。“反三俗”的动因就在于一个官方认同的判断:近年来,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借助电视、手机短信、互联网等平台,大举侵入人们的生活,严重影响了当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如热点人物芙蓉姐姐、凤姐,到一些电视相亲节目宣扬的拜金主义,再到新版电视剧 红楼梦的“黛玉裸死”,都被当做是反的对象。 三俗要反,这一点毋庸置疑,因为它的确能破坏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让民众对真善美的判断迷失。但是反三俗之前,我们必须厘清一个概念:什么才是三俗?很明显,我们对这个概念还是模棱两可,我们在批评一个低俗的同时,又在追捧另一个类型的低俗。 如我们批评芙蓉姐姐、凤姐低俗的同时,演员小沈阳却借助国家电视台迅速走红,这位东北二人

12、转演员被美国新闻周刊称为“最低俗的中国人”;我们批评郭德纲的三笑之才子佳人堪称媚俗之代表,但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又能胜出多少呢?1俗文化与三俗文化?“俗”文化在起源时,并不是像现在这样带着浓烈的贬义色彩。“俗”与“雅”相对,从这两个字所出的最早的语境来看,二者并没有明显的褒贬之分,最重要的区分是指在类别上。经过各个时代的演变,可以说“俗”字是有两重含义的。1指因习惯而成的某种生活方式时,如“民俗”、“风俗”时,是中性的;2当指低劣的、低级趣味的行为或者文化时就是贬义的。而今我们要反对的“三俗”具体指什么呢?1在当今的文化语境下的理解是:粉饰太平、人云亦云,没有真正的艺术鉴赏力为庸俗;2单纯地追

13、求感官刺激、把文化都切割成快餐来消费便是低俗;3文化没有独立的人文精神、应有的批判意识为媚俗。如某些永远歌舞升平的晚会,充斥粗制滥造的影像制品,不关心百姓疾苦只为某些利益集团服务的“有偿新闻”,过度消费娱乐新闻或恶意炒作凡此种种,皆为“三俗”的范畴,皆为我们必须剔除的毫无所益反有所害的文化。所以,“俗”文化与“三俗”各自所指的内容并非完全一样,这对我们正确地开展反“三俗”活动是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的。 2 “三俗”文化的社会根源 我们反对“三俗”文化的旗帜是鲜明的,“三俗”文化的大量涌现也绝非一日之寒,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产生的,有它特殊的社会土壤。仔细探求它产生的社会根源,是对其采取相应措施

14、的前提条件。笔者将其粗略地分为三个方面:1).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文化慢速发展的错位。市场经济带来了强大的物质繁荣,经济总量日渐强大,但文化发展却与之错位。当我们不能科学地对待来的如此快速物质财富,理想和信仰便出现缺失,追求商业利益成为一切“三俗”文化坚持的法则。这样的大社会环境,为“三俗”的产生提供了土壤。人们不再苛责文化产品里是否有对人类社会、理想信念的严肃探讨,更乐意关注这东西品是不是够轻松搞笑、低俗恶搞。另一边,很多从事文艺创作的人视域狭隘,恐惧政治,常常服务于某一特定的利益集团,以图利益均沾。他们对涉及民生等重大问题的题材往往避而远之,作品浮夸。失去群众基础的作品,自然不会有蓬勃的生命力

15、,只能在“三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这场空前的经济浪潮中,经济基础本身可以服务于上层建筑,但二者却没有并驾齐驱。经济对文化的带动和促进并没有找到合理科学的路径,经济在一路狂飙,真正有价值的文化产品却失语。这个因素成了众多因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2).高等教育质量的部分下降。我国的高等教育从一开始的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跨越式发展取得的成果固然令人瞩目,但膨胀式的发展必然导致无法做到求细求精。机械化的照本宣科式的教育和批量式的教学使师者无法对学生进行细致、正确的审美启蒙和引导,使得许多学生丧失基本的审美、判断的能力,艺术作品的深度和美感被肤浅的表层感受所取代。这相当于为“三俗”文化间接培养了主体和市场。我们如果再不加强高等教育“精耕自作”,那么“三俗”流毒便依然会倔强的存在着。3).媒体“受众为王”的观念。当受众与商品挂钩、商品与广告挂钩、广告与电视挂钩,“收视率为王”、“受众为王”便产生了。尽管“收视率是万恶之源”一再遭人唾弃,但依靠广告收入为生的纸媒需要发行量、电视需要收视率、网络点击率,电影需要票房,恶性循环无可避免。这时候“三俗”再一次登堂入室,找到生存空间。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大量的拙劣的植入式广告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在这个中央级、全民性、有着良好悠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