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美国双语教育政策比较.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9752590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与美国双语教育政策比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与美国双语教育政策比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与美国双语教育政策比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与美国双语教育政策比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与美国双语教育政策比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与美国双语教育政策比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与美国双语教育政策比较.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与美国双语教育政策比较摘要:语言政策是民族政策中至关重要的一点,一国双语教育政策反映着一国政府对待少数民族文化的态度。本文以纵向中国与美国双语教育政策历史回溯为切入点,后通过横向比较两国双语教育政策,指出美国双语教育政策对我国的启示。关键词:中国 美国 双语教育政策 启示中美两国都是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民族双语教育一直以来都在两个国家存在着。作为意识形态一部分的两国双语教育政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存在着极大的相似性。但毕竟由于文化观念的不同,两国政策又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差异。在全球化背景下,只有奉行国际上流行的多元主义文化政策才有利于多民族多语言国家的团结与发展。不可否认的是,美国的双语

2、教育在政策的实际操作和法律制度的完善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值得我国借鉴。一、美国双语教育政策历史回溯双语教育自美国独立以来就以各种形式存在着,1968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双语教育法标志着联邦政府在语言政策上开始采取官方行动。从此,双语教育开始走上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美国的双语教育政策的演变大致可划分为三时期,即萌芽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前)、创设时期(6080年代)和改革时期(80年代至今)。但在每一个时期里,美国各州的双语教育政策和实践有很大的不同。(一)美国双语教育政策的萌芽时期(60年代以前)美国是一个由土著居民和移民构成的国家。欧洲人发现北美大陆时,这里的土著居民已经有100万人,所说的语

3、言约有250至1000种。 余强.国外双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40.在独立宣言发表之前,北美大陆至少存在着西班牙语、英语、德语、法语、荷兰语、瑞典语和俄语等七种语言。18、19世纪的美国,虽然没有官方语言政策和双语教育计划的存在,但种种迹象表明,双语现象即便得不到鼓励,至少也是能被官方容忍的。这一时期双语教育的典范当属在俄亥俄州、宾西法尼亚、密苏里、明尼苏达、维斯康星和达科他州的一些德语社区里开办的德语学校。20世纪的前20年,美国社会对双语教育的态度发生了转变,由宽容变为限制。主要是由于外来移民和一战的临近,1919年,教育部的“美国化”办公室采用了一项

4、决议,要求各州必须规定所有公立、私立学校一律采用英语教学。到1923年,全美已有34个州颁布了类似法令。这种对双语教育的限制性措施一直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并且作为一场政治性运动继续进行,至今仍是美国政治生活的主题。(二)美国双语教育政策的创设时期(60至80年代)二战后,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及学术等各种因素汇聚到一起,催生了第一部双语教育法。从此,联邦政府开始正式干预双语教育事务,并使双语教育走上法制化,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又迫使联邦政府多次对双语教育法进行修改。1、1968双语教育法1957年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引发了美国政界和民众对本国教育质量、科学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一系列

5、问题的思考。民权运动、双语教育的成功典范及教育界人士的斗争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双语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68年林登约翰逊政府签署的双语教育法正式将双语教育列入了联邦教育政策的范围,从此双语教育计划在公立学校的实行有了法律的依据。2、1974双语教育修正案1974年法案明确规定了双语教育的最终目标:为英语会话能力有限儿童提供一种有效的学习英语的方法,那就是母语教学,以便使儿童达到英语熟练的程度。事实上,尽管修正案承认母语教学能够在少数民族儿童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它毕竟不会使双语教育成为一种充实性计划,因为母语的使用毕竟是有限的。同样,它也不会致力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因

6、为使用母语的目的并不是要保护它们,而是要它们起桥梁的作用,以使儿童尽快地掌握英语。换句话说,双语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做到英语熟练。3、1978双语教育修正案1978年修正案的最大成绩是将计划的对象从“英语会话能力有限”扩大到了“英语水平有限”,这就使那些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有困难的学生也符合了要求,扩大了该政策的服务对象,增强了该政策的实用性。26新的法案更加强调双语教育的目标:“让英语水平有限的学生获得学习英语的技能”。国会再次明确让英语儿童加入这一计划是为了更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但为了防止因双语教育而造成种族隔离,必须限制操英语儿童的参与数量,只允许最高达到计划人数的40%。(三)美国双语教育政策

7、的改革时期(80年代至今)1、80年代美国双语教育的政策性扼制(1)1984双语教育修正案代表保守派的里根(Ronald Reagan)政府对双语教育充满了敌意。保守派认为语言的多样性会对国家的统一造成威胁,而“唯英语”立法(English-only legislation)是必要的,因为它能够防止国家分裂。1981年3月3日纽约时报曾引用里根总统的话:“双语计划公开地让少数民族保持它们自己的语言,这是极端错误的,也是不符合美国人理念的。不让他们学到足够的英语,他们最终会被排斥在劳动力市场之外”。28里根认为对母语的保持就意味着对英语的否定,双语计划被认为是忽视英语的计划,为了保护英语民族语言

8、的独尊地位,在其上台后不久,便和他的国会盟军们发起了一场反对双语教育的斗争。(2)1988双语教育修正案1985年,威廉班纳特,一个激进的双语教育反对者出任里根政府教育部长,他极力推行保守主义路线。在他任职期间,班纳特开发了一个双语教育弹性发展计划。首先,班纳特领导下的教育部制定了新的规则:在增加双语计划弹性设计的同时逐渐消除非英语语言教学。根据这些新规定,任何减少母语教学的学区都可获得联邦资助。其次,他减少了所承诺的资金数额。最后,1985年11月,他邀请了400多个学区重新商谈如何使英语水平有限学生课程长期存在,不言而喻,那就是长期实行英语教学。这些举措都极大地削弱了联邦双语教育的强制性条

9、款。2、90年代美国双语教育的政策性复兴(1)1994双语教育修正案(1994 Amendment to the Bilingual Education Act)1994年克林顿政府对双语教育法进行了新的修改,在所列的条款中,支持者们欣然地看到了政府对双语教育的极大支持克林顿政府承诺1995年对公立学校双语教育的拨款资助将达到80亿美元。这次修改还扩大了双语教育的目标,不仅包括英语学习,还包括对一种以上语言的熟悉和对多元文化的理解。(2)英语习得法(Englishonly Bill for ELLs and immigrant children)20012002年,又有多个州在他们的立法中引进

10、了反双语教育或“唯英语”教学的动议。这些州有科罗拉多、马萨诸塞、纽约、俄克拉何马、俄勒冈、爱荷华等。可以说,反对者们终于在2001年又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这一年,布什总统就职,共和党又重新控制了上议院和众议院,不过次年由于一名共和党议员的背叛使得上议院又被民主党掌握,这些政治上的变动极大的影响着新的双语教育法的形成。布什总统上台伊始,就表达了自己对取消双语教育计划、实行唯英语教学的决心,决定将双语教育的年限改为3年并建议确立学业目标以促使孩子们在三年时间里熟练掌握英语。二、我国双语教育政策历史回溯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有很长的历史,早在秦汉时代,就出现了少数民族使用汉语的双语现象。新中国成立后,我

11、国双语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有了政策与法规的保障,开始走上正确发展的道路。建国后我国双语教育的政策演变情况从历史的角度可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初创时期(1949-1957),动荡时期(1958-1976)和政策的确立时期(1980至今),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政策和实践。(一)双语教育政策的初创时期(1949-1957)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2年颁布的我国第一部宪法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1952年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自治实施纲要明确规定了少数民族使用自己语言接受教育的权利。1951年经政务院批准的关于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

12、议的报告中指出:“凡有现行通用文字的民族,如蒙古、朝鲜、维吾尔、藏族等少数民族,小学和中学的各科课程必须用本民族语言教学。”建国后党和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迎来了我国双语教育的初步发展时期。建国初期,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情况大概分成以下几种:(1)有自己的民族文字,且通行面较广,建国前已有双语教育基础的。(2)无民族文字,或虽有但使用面较窄的,民族文字的有无成为影响我国双语教育的重要因素,创制少数民族文字成为这些民族继承和发展本民族文化教育的当务之急。因此,在创制少数民族文字的过程中,这些民族的双语教育进入了初期阶段。(二)双语教育政策的动荡时期(1958-1976)这一阶段我国双语教育

13、遭受了严重挫折。从1957年起,由于在方针、政策上出现了严重的“左”倾错误,导致对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语言特点产生了错误认识,认为社会主义时期是少数民族语言开始走向融合、消亡的时期,于是引发了“民族融合风”。在民族语言与汉语关系上大讲“民族文字无用论”、“直接过渡”,认为少数民族可以直接过渡到使用汉语文。1958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民族语文科学研讨会制定了严重脱离当时实际情况的政策。因此正在实行的民族文字停止试行,已经制定并准备试行的民族文字不再试行,一些老文字的使用范围也受到了限制。撤销了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和民族语文工作机构,学校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也或者被削弱或者被取消。 戴庆厦,滕星

14、.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概论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54.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初,双语教育又重现一线生机,如1963年云南省召开全省民族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在民族小学中继续加强民族语文教学的意见。于是云南个别地方出现了一直坚持民族语和汉语双语教育的典型。但随着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双语教育从建国初期的“黄金时代”走入了低谷。这段时期全国的学校教育陷于瘫痪,整个民族语言工作处于停滞状态。“由于在多数不懂汉语的民族中采取直接向汉语过渡的办法,不管具体情况,都用汉语来授课,以创制的文字也废弃不用,其结果,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变得极为缓慢,严重阻碍了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拉大了

15、同汉族之间经济、文化的差异。(三)双语教育政策的确立时期(1980至今)1976年,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双语教育开始走上了复兴之路。尤其是80年代以后,双语教育又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我国政府与各少数民族自治政府都制定了相应的法令法规及政策。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37条规定:“招收少数民族为主的学校,有条件的应当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小学高年级或者中学设汉文课程,推广全国通用的普

16、通话。”我国义务教育法也明确规定:“在以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或班级,可以用本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并使用全国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没有本民族文字的,直接使用全国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用本民族语言辅助教学。”这些法律法规都明确要求在民族学校中进行双语教育。目前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53个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实施“双语教学”的民族中小学校约有2万余个,在校学生约600万人。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建设是民族语言教学的基础。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建设也有很大发展。总之,建国60年以来,国家和地方自治政府在各民族自治地方实施民族语言文字平等和双语教育方面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和各类政策,为顺利推行民族语言文字平等意识和双语教育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上的保障。三、中美两国双语教育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