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学习演讲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9716500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德学习演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师德学习演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师德学习演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师德学习演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德学习演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师德心得同济小学 叶颖儿仙人掌上的刺与花,有的只看到刺,没看到花;有的刺和花都看到了,但因为讨厌刺,进而连花也不喜欢了。面对仙人掌刺丛中的花,首先应该去发现它,其次应该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待它,辩证地去看待刺和花。其实面对缺点较多的学生,教育者也应该像赏花一样,去发现后进生身上可贵的闪光点,进而去放大其闪光点。切不可以偏概全,只看到孩子的不足,而看不到孩子的闪光处。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老师不仅要去欣赏其闪光点,还应该加倍呵护这可贵的闪光点。另外,人生活在群体里,自然各有长短。学生在一个班集体中也一样。对个别学生教育要多鼓励,少批评;多指导,少冷落。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个别学生

2、转化的关键在于使其起树立自信心。作为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因为自尊才能自信,自信才能自强。首先要走近他,喜欢他,成为他的朋友。同时要引导周围的同学一起关心他。然后要发掘闪光点,放大闪光点,让激励唤起自信,进而培植闪光点。教育中要注意谈话艺术。其次,要重视个别学生的第一点进步,哪怕是很微小的,也不能放过。最后要抓住反复点,促其飞跃。欣赏“每一个”学生,是学生发展性教育的前提。这则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有两点:一是罗老师善于捕捉教育契机,成功地应用德育原则,使赏花这一小小插曲,成为罗老师教育全体同学,转化个别生的乐章中鲜活的一页;二是个别学生身上存在着潜在的闪光点,有时它对教育者也会产生教育作用。

3、个别学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艰苦的系统工程,能否找准教育的切入口是转化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中曾记载:“教也者,长其善而救其失者也”,这是我国历史上许多教育家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的概括,也是德育的一条行之有效的原则。学生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和长期处于对他低评价的环境中,自信丧失,缺乏成就感。而成就感是促使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机。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其“善”,即闪光点,同时救其“失”。案例中的李刚号称“调皮大王”,他在赏花时表现出了可贵的思维的独立性,他有主见,也不乏判断力。罗老师发现并挖掘了他的闪光点。可以看出,罗老师的肯定和赞赏让李刚产生了成就感。罗老师抓住这一教

4、育契机,不仅给李刚以鼓舞和自信,而且对全班同学如何看待他人上了生动一课,这为转化李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罗老师还成功地运用了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另一方面,罗老师“赏花与育人不也同样吗?”的灵感来自李刚的启发,可见学生的闪光点不仅可以成为促使他进步,发展的源动力,有时也给教育者以启迪,正所谓“教学相长”。我经历的最糟糕的事发生在一年级。每天放学后,我还得呆在学校。我记不得那一年的其他事,只知道,因为发烧,妈妈每周至少一次来学校接我。到家,我就感觉舒服多了,高烧也退了。初一时,数学老师对人很不公平。在她的课上,如果我们一群人在说话,她就会责怪我。分散学生时,她通常会把我安排在最后

5、。在我心目中,与其他孩子相比,她对我不公平。大多数学生能觉察出老师对他们的看法。他们一直关注着、监视着老师的一举一动,寻找证据,判断老师是否喜欢自己。当学生总结出老师讨厌自己时,就会分散注意力,从学习与接受教育转移到情感与动机。总之,学生能识别老师是否公平对待每个人。 专家型的教师知道,公平是教师的首要品质。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同,也应被公平地对待。细心的老师会经常反省自己的行为,确保不故意惩罚学生或不公平地对待学生。无私的老师坚持公平对待所有的学生,包括那些他们不喜欢的学生。教师的心应该充满对每个学生的爱,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学生的爱,促使老师去亲近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内

6、心世界;对学生的爱,促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老师的教导,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为教育获得成功创造有利的条件。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提高教育感化力,增强教育实效,教师一定要热爱学生,以情育情。在充满师爱的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感情撞击产生的情感效应会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向心力、凝聚力,学生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被“爱”中学会“爱”,在教师潜移默化的感化下,自觉地向教师所期望的方向转化。孩子们刚进学校,一切都是那么陌生、新奇,他们往往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不习惯小学纪律的约束,再加上他们调皮好动的特点,往往会违反一些纪律,做错一些事情。我不急躁、不厌烦,亲切地对他们说:“

7、我是你们的老师,也是你们的朋友,我和你们天天在一起学习、生活,你们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我一定会尽力帮助你们的。”我来到孩子们中间,和他们一起活动,帮助孩子们尽快熟悉学校环境、耐心地帮助孩子们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具体地指导他们排队、早操、课前准备、课堂常规、打饭、午睡、打扫卫生、课外活动对一些较调皮好动的学生,我不厌其烦地和他们谈心、讲道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我不把他们当成“包袱”,而是满腔热情地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我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补课,上课时注意照顾他们,激励他们增强自信,努力学习。对于他们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我都及时表扬他们,进而鼓起

8、他们的学习信心,激发他们克服学习困难的勇气,让他们对学习充满希望。对待班上的学生,我像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疼爱他们。想办法为他们排忧解难。叶慧煜同学起初不习惯学校生活,整天闹情绪,老是爱哭,甚至连饭也吃不下。我下午从家里回学校上班,想起她,就特地到面包店为她买面包。让她吃完面包后再跟她谈话。话虽不多,但是已经让她体会到老师对他的一片真挚的感情。十月的一天,学校组织一年级学生到中山公园秋游。小煜的家人放心不下,她的婆婆还专门到公园看她。我见到以后,对她婆婆说:“我已安排了两位同学与小煜组成小组,学校也多派老师下班,加强管理和照顾。让小煜在集体中得到锻炼,你放心好了。”通过了这次秋游活动,小煜又一次

9、感受到老师与同学对她的爱。一件又一件的小事,使小煜慢慢地适应了学校的集体生活,感受到这个新的环境是一个充满友善的地方,产生积极而肯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在被关爱中爱上了班集体,爱上了同学与老师,她变得活泼开朗了。黎文发同学刚进入学校读书,整天想家,一下课就跑到办公室嚷着要打电话找妈妈。我看在眼里,心中很快就有了主意。课余时间,我吩咐几个学生与小发一起活动做游戏,还经常和小发谈心。开学第三周,小发就逐渐习惯了学校生活。 在充满爱的班集体中,全班同学都很快地适应了新的环境,投入到小学生的新生活中去。他们深深地感受到生活在班级和学校集体中的温暖和幸福,精神焕发,朝气蓬勃,积极学习,争取进步。在老师和同学的努力下,这个班集体的学习成绩优良,全体学生在思想上也有了较大提高,大家积极做好事,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和爱越真挚,学生就能激发爱的激情,教育成效就越明显。让我们向祖国的花朵献上一份爱心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