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落惊风雨(五).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9631427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笔落惊风雨(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笔落惊风雨(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笔落惊风雨(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笔落惊风雨(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笔落惊风雨(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笔落惊风雨(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笔落惊风雨(五).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三 笔落惊风雨(五)主 讲:仲 梅学习目标:1通过文本研习,对唐宋诗文“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感染力有深刻的体验和感受,对中国古代文学巅峰时期的诗文成就有更深的认识和领悟。2借助文本研习,对诗文的艺术表现手法、语言风格、艺术评价、情感内涵以及一些基本的欣赏方法有较为准确的理解和把握。3调动已有的阅读经验和审美经验,通过吟咏对古代诗文进行鉴赏,从而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提高文学素养。4至少选择一位唐宋作家的作品作深度探究,并能把自己的探究成果与同学交流。 解析重点:板块一:蜀道难登高琵琶行板块二:虞美人雨霖铃声声慢板块三:滕王阁序秋声赋设计方案:1专题学习前,通读所有文本,疏通字

2、词障碍。2专题学习前,可自行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诗词的文体常识,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3回忆、巩固诗词鉴赏的技巧。 4结合作品的阅读理解中提出的问题作延展性阅读,加深对作品主旨的理解。内容板块一板块二板块三积累运用课型讲读课讲读课讲读课专题活动课课时5352方式积累、领悟积累、领悟积累、领悟写作、检测板块三研读:秋声赋研读一、引入。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2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二、背景资料。1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庐陵(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谥文忠。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次婉丽,承袭南唐余风。2秋声赋是欧阳修继醉翁亭记后的又一名篇;骈散结合,铺陈渲染,词采

4、讲究,是宋代文赋的典范。秋声赋作于嘉祐四年(1059),欧阳修时年53岁。3欧阳修在嘉祐四年春天辞去了开封府尹的职务,专心著述。这时的欧阳修,在政治上早已经历了多次贬官,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正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秋声赋里,作者以“无形”的秋声作为描写和议论的对象,采用赋的形式抒写秋感,极尽渲染铺张之能事,实际上融入了作者对宦海沉浮、人生苦短深沉的感慨。4关于赋。赋,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虽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其远不及诗词、散文、小说那样脍炙人口。但在古代,特别在汉唐时诗与赋往往并举连称,从曹丕的“诗赋欲丽”和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可

5、窥端倪。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在汉唐时期,有只作赋而不写诗的文人,却几乎没有只作诗而不写赋的才子。建安以后乃至整个六朝时期,对赋的推崇甚至于诗。史记中称屈原的作品为赋,汉书也称屈原等人的作品为赋。后人因推尊史记汉书,所以便把屈原等人作品称为之赋。“赋”字用为文体的第一人应推司马迁。在汉文帝时“诗”已设立博士,成为经学。在这种背景下,称屈原的作品为诗是极不合适的。但屈原的作品又往往只可诵读而不能歌唱,若用“歌”称也名不正言不顺。于是,司马迁就选择“辞”与“赋”这两个名称。不过,他还是倾向于把屈原的作品以“辞”来命名,这是由于屈原的作品富于文采之故。而把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作品称

6、为“赋”。真正把自己作品称为赋的作家第一人是司马相如。而后,到西汉末年,文人们就常以“赋”命名自己的作品了。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边缘文体。在两者之间,赋又更近于诗体。从汉至唐初这段时期,赋近于诗而远于文,从主题上看,楚辞体作品主题较为单一,多为“悲士不遇”。而其形式也比较固定,都是仿效屈原作品体式,像屈原那样抒写自己的不幸与愁思。屈原的招魂全篇的铺张夸饰,对汉大赋的影响不言而喻。赋自诞生之日便带有浓厚的文人气息,这就是受楚辞影响极深的原因。骚体赋,多采用楚辞的“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也常继用了楚辞的“引类譬喻”手法。赋与诗的盘根错节,互相影响从“赋”字的形成就已开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更出现了

7、诗、赋合流的现象。但诗与赋必竟是两种文体,一般来说,诗大多为情而造文,而赋却常常为文而造情。诗以抒发情感为重,赋则以叙事状物为主。清人刘熙载说:“赋别于诗者,诗辞情少而声情多,赋声情少而辞情多。”汉赋的体式上大致有三种,即骚体赋、四言诗体赋和散体赋(或称大赋)。从赋的结构、语言方面看,散体、七体、设论体、及唐代文体赋又都比较接近于散文,有的完全可归于散文的范畴。赋的似诗似文的特征,与现代文学中的散文诗有些相像。它主要有三个特点:(1)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2)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3)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排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征。骈文受赋的影响很大,骈比起于东汉,成熟于南北

8、朝。在文章中广泛用赋的骈比形式,是汉代文人的常习,以至于有些以赋名篇的文章都被人视作骈文,像南朝刘宋的鲍照的芜城赋、谢惠连的雪赋及谢庄的月赋等。三、内容解析。第一段:写作者夜读时听到秋声,从而展开了对秋声的描绘。 译:欧阳先生我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一听,惊道:“奇怪啊!”这声音初听时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夹杂着萧萧飒飒的风声,忽然变得汹涌澎湃,像是江河夜间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碰到物体上发出金属相互撞击的铿锵之声,又像奔赴战场的军队正衔枚疾进,听不到到任何号令声,只有人马行进的声音。于是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童子说:“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

9、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声,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析:文章开头,作者简捷直入地描画了一幅生动的图景。这简捷的开头,实际上并不简单,灯下夜读,是一幅静态的画面,也可以说,作者正处于一中凝神的状态中。声音的出现是以动破静,引起了作者的注意,不禁去倾听它,同时也惹动了文思。这样由伏到起,在动静的对比中,文势便蓄成了,有了这种文势,下面的文字便仿佛是泉水涌出,自然流泻。接下来,是作者对秋声的一连串比喻,把难以捉摸的东西变得具体可感。作者通过由“初”到“忽”,再到“触于物”,写出了秋声由远而近、由小到大、凭虚而来撞击物体的动态过程,突出了秋声变化的急剧和来势的猛烈。这样也就回答了作者闻声惊惧和感

10、叹的原因。第二段:对秋声的描绘和对秋气的议论。 译:我叹道:“唉,可悲啊!这就是秋声呀,它为什么而来呢?秋天的情景是:它的色调凄凄惨淡,烟霭飘散,云气密集;它的形貌爽朗清新,天空高远,日色晶明;它的气候清冷萧瑟,悲风凛冽,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冷落苍凉,川流寂静,山林空旷。所以它发出的声音才凄凄切切,呼喊号叫,愤然而作。夏天,绿草彼此争盛,丰美繁茂;树木葱茏青翠,令人心旷神怡。一旦秋风吹过,草就要变色,树就要落叶。它们之所以零落衰败是因为秋之气的余威。秋天是刑官执法的季节,它在时令上属阴;秋天又是征伐的季节,它在五行中属金。这就是常说的天地之义气,它常常以肃杀为意志。自然对于万物,是要它们在春天生

11、长,在秋天结实。所以秋天在音乐的五声中又属商声,商声是西方之声,夷则是七月的曲律之名。商,也就是伤的意思,万物衰老了,都会悲伤。夷,是杀戮的意思,凡万物过了繁盛期,都会走向衰败。 析:首先,作者概括了平日观察所得,运用赋的骈偶句式和铺张渲染的传统手法,抓住烟云、天日、寒气、山川等景物,分别就秋的色、容、气、意,描绘出了秋状的四幅具有不同特征的鲜明图画。而对秋状的描绘,正是为了烘托秋声的“凄凄切切,呼号愤发”。然后,是对秋气的议论。“丰草”四句,作者把草木在夏天和秋季作对比,通过对比,指出草木之所以摧败凋零,是秋气施加强大威力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议论又进一步展开。“夫秋,刑官也”到这一段结束,作

12、者吸收前人种种说法,又运用骈偶句把秋与管制、阴阳、五行、音律等配属起来,甚至用“伤”解释“商”,用“戮”解释“夷”,极力铺张,突出秋对万物的强大摧残力量,说明万物盛衰的自然之理。这是宇宙生成的哲学思考,写出了秋声中永恒的悲伤,为下文进入本文主题起了铺垫作用。第三段:揭示全篇主旨,作者由感慨自然而慨叹人生,百感交集,黯然伤神。 译:“唉,草木是无情之物,秋天来了,也会衰败零落。人为动物,在万物中又最有灵性。无穷无尽的忧虑煎熬他的心绪,无数琐碎烦恼的事来劳累他的身体;费心劳神,必然会损耗精力。更何况常常思考自己的力量所做不到的事情,忧虑自己的智慧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自然会使他滋润丰满的容貌变得苍老枯

13、槁,乌黑光亮的须发变得花白斑驳。为什么却要以自己并非金石的肌体去像草木那样争一时的荣盛呢?应当仔细考虑究竟是谁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多磨难,又何必去怨恨这秋声呢?”析:这一段,作者在极力渲染秋气对自然界植物摧残的基础上,着力指出,对于人来说,人事忧劳的伤害,比秋气对植物的摧残更为严重。第四段:全篇结束,作者从沉思冥想中清醒过来,重新面对静夜,只有秋虫和鸣,衬托着作者悲凉的心境。 译:书童没有应答,低头沉沉睡去,只听得四壁虫鸣唧唧,像在附和我的叹息。 析:结尾处虽短,但秋虫的和鸣,更衬出作者的感慨与孤独。戛然而止的结尾,给文章增添了不少的感染力,在秋虫唧唧中,读者似乎也要同声一叹了。四、研读思考。 思

14、考1:文章题为“秋声赋”,你能从文中找出具体描写“秋声”的语句吗? 明确:文章第一段“初淅沥以萧飒”至“但闻人马之行声” 思考2:清人吴楚材、吴调侯在古文观止中评价秋声赋说:“秋声,无形者也,却写得形色宛然,变态百出。”请谈谈欧阳修是如何将无形的秋声写得具体可感的。 明确:文章中有两段文字写秋声。第一段通过“听”写秋声,作者运用一连串的比喻,把秋声比作“波涛夜惊”“风雨骤至”“”“金铁皆鸣”和“衔枚疾走”的人马声,通过这些恰当的比喻把难以捉摸的东西变得具体可感。另外,作者巧妙地利用“听”的过程写秋声,由“初”到“忽”,再到“触于物”,写出了秋声由远而近、由小到大,突出了秋声变化的急剧和来势的猛

15、烈。第二段,分别就秋的色、容、气、意描绘出秋状的四幅具有不同特征的鲜明画面,从而烘托秋声的“凄凄切切,号呼愤发”。当然,文章最后的秋虫声也可以认为是秋声。总之,作者运用诸种手段把无形的秋声描绘得具体可感,十分形象。思考3:对于这篇文章的主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这是一篇典型的悲秋之作,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所说的“这是一篇以悲秋为主题的赋体散文,抒发了作者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的郁闷心情。”另一种认为“同以往的许多悲秋之作相比,本文既无失意的惆怅,又无身世的感伤,体现了作者豁达超然的情怀。”你是如何理解的? 明确:引导学生联系背景资料来谈,紧扣作者的人生际遇。从题材上讲,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永恒题材,但欧阳修选择了新的角度人手,虽然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但却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五、艺术技巧概括。1写秋以立意新颖著称,从题材上讲,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永恒题材,但欧阳修选择了新的角度人手,虽然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但却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创新。2更应该提到的,应是秋声赋在文体上的贡献。注重骈偶铺排以及声律的赋到了宋代以后,由于内容的空乏和形式上的矫揉造作,已经走向没落。欧阳修深明其中之弊,当他的散文革新取得了成功之后,回过头来又为“赋体打开了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