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9621697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 页数:116 大小:40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doc(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1第一节 发展基础1第二节 发展环境6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9第一节 指导思想9第二节 基本原则9第三节 发展目标10第三章 激活发展动力潜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14第一节 切实扩大有效投资15第二节 强化消费需求拉动16第三节 有效提升外贸竞争力18第四章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发展支撑能力18第一节 完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18第二节 提升能源开发利用水平21第三节 统筹农业水利设施建设22第四节 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24第五节 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25第五章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三产融合发展26第一节

2、 增强绿色工业竞争力26第二节 做强做优特色现代农业36第三节 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42第四节 加快发展“互联网+”经济52第六章 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54第一节 全面推进武夷新区建设54第二节 推动延平新城产城融合发展58第三节 优化新型城镇化布局形态59第四节 建设绿色宜居宜业城市61第五节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63第七章 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色南平升级版65第一节 扎实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66第二节 加大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66第三节 强化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67第四节 促进资源集约和节约利用69第五节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71第八章 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开创跨越发展新局面7

3、3第一节 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73第二节 提升全方位开放合作水平76第三节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81第四节 着力打造人才资源强市84第九章 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夺取脱贫攻坚胜利86第一节 完善扶贫脱贫工作机制86第二节 大力实施七大扶贫工程87第三节 加大重点地区扶持力度91第十章 统筹推进共建共享,全面增进民生福祉91第一节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91第二节 提升人民健康水平94第三节 推动更高质量就业96第四节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97第五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98第六节 改善居民居住条件101第七节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102第十一章 推进法治南平建设,提升社会治理能力106第一节 推进法治南平建设106

4、第二节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108第三节 构建社会信用体系109第四节 强化公共安全保障110第五节 巩固军政军民团结111第十二章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112第一节 完善规划实施机制112第二节 强化政策扶持引导113第三节 健全监测考评体系114I前 言在党中央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指引下,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科学编制实施“十三五”规划,对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南平,具有重大意义。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

5、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南平市委关于制定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战略部署,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使之成为全市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遵循。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全面总结“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成就,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战略机遇,紧密对接国家、福建省发展战略,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充分发挥绿色生态优势,着力补齐自身短板,全面激发发展活力,努力开创“十三五”发展新局面。第一节 发展基础“十二五”时期,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攻

6、坚克难,积极推进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全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基本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绿色发展效益逐步显现,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十二五”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39.5亿元,年均增长10.6%,是改革开放以来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最小的时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11万元,年均增长11.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翻番,2015年达到86.43亿元,年均增长1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3.85亿元,年均增长14.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802.5亿元,年均增长25.7%。绩效考评连续居全省前列,全市综合实力不

7、断增强。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突出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重点推进“5+3”产业 5大主导工业:食品加工、机电制造、竹产加工、新型轻纺、生物产业;3大新兴产业:旅游养生、现代物流、文化创意和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三次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21.9:41.9:36.2调整为2015年的21.6:43.2:35.2。加快实施千亿五百亿产值行动计划,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700亿元,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达到2926万人次和372亿元,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加快市本级三大产业园区及各县(市、区)专业园区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加速集聚。交

8、通建设取得突破,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武邵、龙浦、宁武、松建、延顺、京台、邵光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县县通高速,全市高速公路累计通车里程达到933公里,位居全省第一。合福高铁南平段、向莆铁路南平连接线建成通车,南三龙、衢宁铁路开工建设,南平进入“高铁时代”,铁路累计营运里程达到733公里。武夷山机场改造工程竣工,新机场选址正式获批。闽江内河航运前期工作取得突破。主干电网加快形成,邵武火电厂扩建项目开工建设,松溪信义光伏电站建成投产。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体系不断完善,城乡承载能力稳步提升。新区新城建设提速,美丽南平取得成效。通过调整行政区划,实现建阳撤市建区,中心城区发展空

9、间进一步拓展。贯彻落实省政府支持武夷新区加快绿色发展政策,武夷新区全面加快建设,新区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及城市功能配套逐步完善,各类发展要素加快集聚;延平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同步推进,延平新城产业启动区平台建设全面完工。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邵武、光泽新型城镇化试点扎实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5%。持续实施共建美丽南平“百千万”工程和“六个一”项目,加快打造美丽乡村,城乡面貌明显改观。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发展活力不断激发。率先在全省设区市公布市级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与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积极推进林权和土地流转改革,成立林权、土地流转抵押平台。加快国有资产整合,组建了武夷集团等9家国有企业。

10、建立美丽乡村万人保洁、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统一打造武夷品牌、竹林生态保护开发、“民生110”网格化管理、农村社会治理“1+3”等长效机制。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等改革顺利完成,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步推进,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全面推开。创新旅游发展机制,成功举办“一元门票游大武夷”、“低碳旅游”等活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成功召开第三届“万里茶道”与城市发展中蒙俄市长圆桌会议。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4.16亿美元,年均增长18%。生态保护成效显著,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先后成功申报了全国低碳城市试点、国家节能减

11、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水生态文明试点市。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实施,武夷山市成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9个县(市)均通过省级生态县验收,邵武市、武夷山市、光泽县、松溪县通过国家级生态县技术评估。万人保洁“南平经验”成为全省典型。全市森林覆盖率76.46%,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全省前列。公共服务日益健全,社会民生稳步改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累计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2.27万人,城镇参加基本养

12、老保险人数达到34.85万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提高到99.75。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2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64元,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0.7%和12.5%。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综合考评连续全省第一,成为全省司法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市,社会更加安定和谐。专栏1:“十二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分类指标名称单位“十二五”规划目标“十二五”预测完成2015年总量十二五年均增长或提高2015年总量十二五年均增长或提高经济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亿元1400以上12%以上1339.510.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元4.75以上11.3%以上5.1111.9%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亿元123

13、14.9%以上124.2815.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7714.9%以上86.4317.7%全社会工业总产值亿元230021%178916.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220023%1700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35018%以上1802.52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48014%以上503.8514.7%外贸出口总额亿美元18.315%11.267.1%实际利用外资(可比口径)亿美元8.810%14.1618%旅游接待人数万人数230012%292617.8%旅游总收入亿元31015%37219%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14:48.5:37.521.6:43.2:35.2城镇化率%

14、57.51.5个百分点54.50.9个百分点社会发展年末总人口*万人2958262.5城镇登记失业率%4.2以内4.2以内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五年累计12以上12.27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万人32.3734.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920011%2612010.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140011%1226412.5%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5以上只统计人数,57.85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99.75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8596.09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万套完成省下达任务4.92万套,完成省上任务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张45.93千人医生数人1.851.99 科教发展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重%210.4个百分点18.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98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13.30.2413.40.24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01.75个百分点933个百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产业政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